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步升专利>正文

防盗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17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盗门包括:设于门框中的门体,门体由铰链与门框相连,门体的前、后面板连接成一体,门体与门框间设有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前面板的边沿呈“”状折弯,门框上设有与“”状折弯部相应的台阶,该“”状折弯处的前折边与前面板间的夹角为60~82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防盗门

技术介绍
目前,在防盗门
,防盗门前、后面板大多采用整体折弯压合连接,其折弯压合部呈直角翼形挡住门体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如中国专利97207501.1号便公开了一种“整体折弯压合防盗门”。其折弯压合部可将门体与门框之间的门缝遮挡。由于折弯压合部覆盖于门框边线外,折弯压合部仅有两层铁皮叠折而成,而折弯压合部又凸出于门框,使得撬棍可从折弯压合部与门框的缝隙中插入,其防撬性能不理想,且影响了防盗门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缺陷,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门缝小、防撬性能优良的防盗门。其包括设于门框中的门体,门体由铰链与门框相连,门体的前、后面板连接成一体,门体与门框间设有锁具;门体前面板的边沿呈“コ”状折弯,门框上设有与“コ”状折弯部相应的台阶,该“コ”状折弯处的前折边与前面板间的夹角为60~82度。由于前折边与前面板间的夹角为60~82度,保证了远离铰链端前折边的端角处与铰链轴心线的距离最大(对于整条远离铰链端前折边而言),而靠近铰链端前折边的端角处与铰链轴心线的距离最小(对于整条靠近铰链端前折边而言);从而保证了当两前折边端沿与门框间的缝隙很小时,不影响防盗门开启。由于门体前面板的边沿呈“コ”状折弯,其前折边有一定的厚度,提高了防盗门的防撬性能。本技术中,所述的“コ”状折弯处的前端面折弯角最好为75度。其保证了两前折边端沿与门框间的缝隙很小的同时,利于防盗门的制作。在后面板上与前面板连接处设有“Π”状折弯,门框上设有伸入“Π”状折弯中的凸筋,增加了防盗门的防撬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盗门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防盗门折弯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盗门包括设于门框1中的门体,门体由铰链2与门框相连,门体的前、后面板3、4连接在一体,门体与门框1间设有锁具5;门体前面板的边沿呈“コ”状折弯6,门框上设有与“コ”状折弯部相应的台阶7,该“コ”状折弯处的前折边8与前面板3间的夹角为75度。使得当两前折边端沿与门框间的缝隙很小时,不影响防盗门开启。由于前折边8有一定的厚度,提高了防盗门的防撬性能。在后面板上与前面板连接处设有“Π”状折弯9,门框上设有伸入“Π”状折弯中的凸筋10,增加了防盗门的防撬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门包括设于门框中的门体,门体由铰链与门框相连,门体的前、后面板连接成一体,门体与门框间设有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前面板的边沿呈“コ”状折弯,门框上设有与“コ”状折弯部相应的台阶,该“コ”状折弯处的前折边与前面板间的夹角为60~82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コ”状折弯处的前端面折弯角为7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在后面板上与前面板连接处设有“Π”状折弯,门框上设有伸入“Π”状折弯中的凸筋。专利摘要一种防盗门包括设于门框中的门体,门体由铰链与门框相连,门体的前、后面板连接成一体,门体与门框间设有锁具;门体前面板的边沿呈“コ”状折弯,门框上设有与“コ”状折弯部相应的台阶,该“コ”状折弯处的前折边与前面板间的夹角为60~82度。保证了远离铰链端前折边的端角处与铰链轴心线的距离最大,而靠近铰链端前折边的端角处与铰链轴心线的距离最小;从而保证了当两前折边端沿与门框间的缝隙很小时,不影响防盗门开启;提高了防盗门的防撬性能。文档编号E06B5/11GK2547852SQ0223859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徐步升 申请人:徐步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步升
申请(专利权)人:徐步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