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08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林业生产作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苗锥。苗锥包括锥柄、锥把、锥架和锥钉;沿锥架的厚度方向,锥架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锥把固定连接于第一面,锥柄连接于锥把远离锥架的一端;锥钉连接于第二面;锥钉有多个,多个锥钉沿第二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一个或者多个锥钉能够沿第二面的长度方向移动;锥钉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苗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苗锥无法调节开孔深度与开孔株距的技术问题。

Seedling co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roduction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 seedling cone. The seedling cone includes a taper handle, a taper handle, a taper holder and a taper nail;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taper holder, the taper holder includes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s; the taper holder is fixed on the first side, and the taper holder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far from the taper holder; the taper nail is connected at the second side; the taper nail has multiple taper nail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side, and one or more taper nails can m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side. Cone nails can expand along lengt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edling cone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seedling cone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adjust the hole depth and the hole sp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苗锥
本技术涉及农林业生产作业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苗锥。
技术介绍
扦插繁殖是林业生产中苗木繁殖的一种重要方法,扦插时直接用苗木插穗开孔的同时将其插入土壤或其它基质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苗木插穗,造成苗木插穗的成活率下降,加之有些土壤板结度高,苗木插穗无法直接插入土壤完成扦插流程,必须用辅助工具完成土壤的开孔工作,因此,苗锥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很大。苗锥又叫苗木扦插锥,在苗木扦插过程中作为引洞工具来减少插穗入土时与土壤摩擦而损坏。现有技术中,苗锥一般无法调节开孔深度与开孔株距,这造成苗圃出苗不整齐,影响移栽,严重影响了育苗的质量,实用性较低。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苗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苗锥无法调节开孔深度与开孔株距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苗锥,包括锥柄、锥把、锥架和锥钉;沿所述锥架的厚度方向,所述锥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锥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且所述锥柄连接于所述锥把远离所述锥架的一端;所述锥钉连接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锥钉的长度方向和所述锥把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锥钉有多个,多个所述锥钉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锥钉能够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锥钉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锥把通过连接管与所述锥架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锥把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锥钉包括钉管和钉体;所述钉管与所述锥架连接,所述钉体插设于所述钉管内,且能够沿所述钉管伸缩。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钉管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且所述第一调节孔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沿所述钉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钉体沿长度方向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钉体的所述第一端开设有孔腔,且所述孔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钉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调节孔开设于所述孔腔的侧壁,且所述第二调节孔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调节孔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连接有固定部;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孔腔内,且两个所述固定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调节孔相对应;当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相对应时,所述弹性件能够令所述固定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孔和所述第一调节孔,并突出于所述钉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弹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锥架内开设有腔体;所述锥架的第二面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钉管远离所述钉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均为长槽,且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平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锥架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钉管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锥架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操作者手持锥柄,令锥钉在基质上开孔引洞,同时,可以配合脚部踩踏锥架远离锥钉的一面,令锥钉垂直于地面向下伸入,直到锥架靠近锥钉的一面与地面接触,手持锥柄,慢慢拔出锥钉,完成开孔引洞。其中,通过锥钉沿长度方向伸缩,实现了调节锥钉的长度,从而实现调节开孔的深度;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锥钉沿第二面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开孔株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苗锥无法调节开孔深度与开孔株距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爆炸图;图4为图3所示的苗锥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钉体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钉体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显示有固定组件的状态);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钉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钉管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苗锥的钉管的剖视图。图标:100-锥柄;110-横管;120-竖管;121-第一连接孔;200-锥把;300-锥架;310-第三连接孔;400-锥钉;410-钉管;411-第一调节孔;412-凸起;413-定位槽;420-钉体;421-第二调节孔;422-孔腔;500-连接管;510-第二连接孔;610-连接杆;620-弹性件;630-固定部;710-第一滑槽;720-第二滑槽;730-第三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苗锥,包括锥柄100、锥把200、锥架300和锥钉400;沿所述锥架300的厚度方向,所述锥架300包括相对应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锥把20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且所述锥柄100连接于所述锥把200远离所述锥架300的一端;所述锥钉400连接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锥钉400的长度方向和所述锥把20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锥钉400有多个,多个所述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锥,其特征在于,包括锥柄、锥把、锥架和锥钉;沿所述锥架的厚度方向,所述锥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锥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且所述锥柄连接于所述锥把远离所述锥架的一端;所述锥钉连接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锥钉的长度方向和所述锥把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锥钉有多个,多个所述锥钉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锥钉能够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锥钉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锥,其特征在于,包括锥柄、锥把、锥架和锥钉;沿所述锥架的厚度方向,所述锥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锥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且所述锥柄连接于所述锥把远离所述锥架的一端;所述锥钉连接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锥钉的长度方向和所述锥把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锥钉有多个,多个所述锥钉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锥钉能够沿所述第二面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锥钉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把通过连接管与所述锥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把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钉包括钉管和钉体;所述钉管与所述锥架连接,所述钉体插设于所述钉管内,且能够沿所述钉管伸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苗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钉管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且所述第一调节孔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沿所述钉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钉体沿长度方向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通过固定组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苗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的所述第一端开设有孔腔,且所述孔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钉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调节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马力腾玉凤冯军仁郭爱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