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膜及偏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73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层叠膜,其依次具有由第1树脂形成的第1层、由第2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第3树脂形成的第3层;第2树脂具有比第1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第3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第1树脂和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第1树脂和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 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

Laminated film and polariz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laminated films, which in turn have the first layer formed by the first resin, the second layer formed by the second resin, and the third layer formed by the third resin; the second resin ha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lower than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first resin and lower than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third resin; the pressure measured by the first resin and the third resin in the case of forming a film with a thickness of 100 um. The trace modulus of elasticity is more than 2200 MPa, and the water vapor transmittance measured by JIS K7129 B (1992) is 5g/m for the first resin and the third resin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is 100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膜及偏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膜及具有该层叠膜的偏振片。
技术介绍
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用于保护该起偏器的光学膜。作为光学膜,提出了在中间层的两侧层叠有表面层的呈3层结构的层叠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通过光学膜为呈3层结构的层叠膜,从而能够使构成表面层的材料难以包含的添加剂(在专利文献1和2的示例中为紫外线吸收剂)包含在构成中间层的材料中。近年来,对于呈3层结构的层叠膜,需求通过增加中间层的添加剂的量从而提高添加剂发挥的功能。但是,中间层的添加剂的浓度的上限有限,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认识。因此,近年来,为了增加添加剂的量而使中间层变厚成为技术常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3175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034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存在这样的倾向,即,越是在构成中间层的材料中增加添加剂的量,则中间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会下降。因此,在层叠膜中,即使在中间层和表面层由包含相同聚合物的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中间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比表面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作为结果,如果要在中间层中确保一定程度的添加剂的量,则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中间层变厚,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表面层变薄,作为层叠膜整体的耐热性变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耐热性优异的层叠膜、以及具有该层叠膜的偏振片。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研究,特别对于如下的层叠膜进行了研究,该层叠膜具有由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低的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设置在其两面的由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高的树脂形成的第1层和第3层。具体而言,对于作为层叠膜的上述第1层和第3层而应采用的树脂、以及上述的第1层和第3层与上述第2层的厚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作为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这样的层叠膜中,通过作为构成上述第1层和第3层的树脂而采用具有特定的物性的树脂,并且使上述第1层的厚度与上述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厚度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由此能够解决第2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所引起的问题,提供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的层叠膜。本专利技术基于该见解而完成。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1]一种层叠膜,依次具有由第1树脂形成的第1层、由第2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第3树脂形成的第3层,上述第2树脂具有比上述第1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上述第3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上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上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上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K7129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上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K7129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并且上述层叠膜中,上述第1层的厚度与上述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厚度的比在1以上且4以下的范围内。[2]根据[1]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1树脂和上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冲击强度为3×10-2J以上。[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1树脂和上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以上。[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层叠膜的厚度为50μm以下。[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1树脂和上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包含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2树脂包含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波长380nm的光线透射率为3%以下。[8]一种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耐热性优异的层叠膜、以及具有该层叠膜的偏振片。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剖视图。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剖视图。图3为说明本申请的膜的冲击强度的测定方法的立体图。图4为说明本申请的膜的冲击强度的测定方法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实施方式及示例物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和例示物,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请求的范围以及与其同等的范围的范围内可任意地变更实施。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延迟表示面内延迟。此外,只要没有另外说明,某个膜的面内延迟为Re=(nx-ny)×d所示的值。在此,nx表示与上述膜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面内方向)中提供最大的折射率的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上述膜的面内方向中与nx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d表示上述膜的厚度。只要没有另外说明,测定波长为550nm。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膜的慢轴表示该膜的面内的慢轴。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1/4波片”和“偏振片”不仅为刚直的部件,也包含例如树脂制的膜这样具有可挠性的部件。在以下的说明中,“长条”的膜是指相对于宽度具有通常为5倍以上、优选为10倍以上的长度的膜,具体是指具有可卷绕成辊状而保管或运输的程度的长度的膜。长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相对于宽度为10万倍以下。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紫外线”表示波长为10nm以上且小于400nm的光,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可见光”表示波长为400nm以上且700nm以下的光。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具有多个膜的部件中的各膜的光学轴(偏振光透射轴、慢轴)与膜面内的规定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表示从厚度方向观察上述膜时的角度。[1.层叠膜的内容]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膜1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层叠膜10依次具有第1层11、第2层12、第3层13。由此,第2层12设置于第1层11与第3层13之间。在层叠膜10中,通常,第1层11与第2层12之间不隔着其它层而直接接触,第2层12与第3层13之间不隔着其它层而直接接触。由此,第2层12在层叠膜10中是以第1层11和第3层13为外侧层的中间层。由此,层叠膜10成为包含3层以上的层的结构。因此,构成第2层12的材料中能够包含构成第1层11的材料和构成第3层13的材料难以包含的添加剂。这是因为,作为外侧层的第1层11和第3层13能够抑制第2层12的材料包含的添加剂的渗出。例如,构成第2层12的材料可包含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添加剂。而且,在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添加剂的情况下,层叠膜10能够抑制紫外线的透射。如此,层叠膜10能够根据第2层12的材料包含的添加剂的种类而发挥该添加剂具有的功能。层叠膜10由树脂形成。具体而言,第1层11由第1树脂(A)形成,第2层12由第2树脂(B)形成,并且,第3层13由第3树脂(C)形成。第2树脂(B)具有比第1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第3树脂(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此处所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构成各层的树脂包含多个成分的情况下是指作为树脂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此,第2层12通常倾向于比第1层11耐热性差,倾向于比第3层13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膜,依次具有由第1树脂形成的第1层、由第2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第3树脂形成的第3层,所述第2树脂具有比所述第1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所述第3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所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所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 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所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 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并且所述层叠膜中,所述第1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所述第2层的厚度的比在1以上且4以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07 JP 2016-1354911.一种层叠膜,依次具有由第1树脂形成的第1层、由第2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第3树脂形成的第3层,所述第2树脂具有比所述第1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所述第3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所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所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K7129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所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K7129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并且所述层叠膜中,所述第1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恭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