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及路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53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由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及路由器。所述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在外壳上向内设置的管状柱体,及设置于天线一端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的内端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凸起,所述插接头自内端面沿轴向设置有豁口,所述凸起穿过所述管状柱体并卡设于所述管状柱体的内端面,所述插接头与所述管状柱体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外壳外置管状柱体影响整体美观和结构体积大的问题。

An Antenna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Rou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uters, and discloses an antenna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a router. The antenna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tubular cylinder set inward on the housing and a socket set at one end of the antenna. The outer wall circumferentially of the inner end of the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sion. The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long the axis from the inner end surface. The protrusion passes through the tubular cylinder and is clamped on the inner end surface of the tubular cylinder. The socket is fitted with the interference fit of the tubular cylinder. Clos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ubular cylinder outside the shell affects the overall beauty and the large structure volum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及路由器
本技术涉及路由器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及路由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带外置天线的网关或路由器,外置天线一般是安装在与网关或路由器配合的外壳上,在外壳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管状柱体,外置天线的一端插设于管状柱体内,并能够在管状柱体内转动。上述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因管状柱体在外壳外,所以会影响壳体外观的美观效果,也增加了空间尺寸。因此,需要设置一种路由器外壳,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及路由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外壳外设置管状柱体影响整体美观和结构体积大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在外壳上向内设置的管状柱体,及设置于天线一端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的内端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凸起,所述插接头自内端面沿轴向设置有豁口,所述凸起穿过所述管状柱体并卡设于所述管状柱体的内端面,所述插接头与所述管状柱体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插接头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管状柱体的内端面间隔预设距离。优选地,所述管状柱体的外端的周向预设角度范围内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插接头沿轴向向外壳内移动。优选地,所述豁口为两个,两个所述豁口相对于所述管状柱体的轴线对称,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凸起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豁口所在平面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管状柱体的端面之间,以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之间均设置有0.05-0.1mm的间隙。优选地,所述预设距离为8-9mm。优选地,所述管状柱体的内径比所述插接头的直径小0.35-0.4mm。优选地,所述预设角度为0-180°。优选地,所述管状柱体的最大壁厚不超过所述外壳壁厚的1/2,所述管状柱体的最小壁厚不小于0.9mm。本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器,包括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豁口使管状柱体产生变形,从而使凸起能够穿过管状柱体后卡设于管状柱体的内端面,防止天线向外拔出。同时,当插接头插入管状柱体后,插接头与管状柱体过盈配合,当天线旋转调整完成后,可以使天线保持在任一位置不动。此外,在外壳上向内设置管状凸起,从而安装天线,外壳的外观没有凸出的外形,可以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同时,相对于外凸的管状柱体结构,路由器的外壳尺寸可以较小,同时降低包装材料,因没有凸出管位的结构,模具尺寸也可以减小,从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路由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壳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外壳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外壳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图5的A-A向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图6的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外壳;2、管状柱体;21、环形槽;3、天线;4、插接头;41、豁口;42、凸起;4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线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凸的管状柱体结构导致路由器的整体结构体积大,外观效果不好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在外壳1上向内设置有管状柱体2,管状柱体2为管状圆柱体,及设置于天线3上的插接头4,插接头4的内端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凸起42,插接头4自内端面沿轴向设置有豁口41,凸起42穿过管状柱体2并卡设于管状柱体2的内端面,插接头4与管状柱体2过盈配合。优选地,豁口41为两个,两个豁口41相对于管状柱体2的轴线对称,本实施例中两个豁口41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豁口41将管状柱体2平均分为两个圆弧形结构,分别为上半圆弧和下半圆弧。上述的水平是指路由器在正常使用平面放置时的状态,即图1中的状态。上述插接头4由塑料注塑成型,具有较好的弹性。凸起42的外径大于管状柱体2的内径,插接头4在插入管状柱体2内时,需要通过豁口41使插接头4产生变形,从而使插接头4的凸起42穿过管状柱体2,之后插接头4的两个半圆弧形结构弹开,凸起42卡设于管状柱体2的内端面,防止插接头4沿轴向被拉出。此外为防止插接头4沿轴向向外壳1内移动,在插接头4上还设置有限位块43。在管状柱体2的外端周向预设角度范围内设置有环形槽21,限位块43设置于环形槽21内,优选地,环形槽21设置在周向180°的范围内,为半圆形凹槽,环形槽21的内径与管状柱体2的内径相同,环形槽21与凸起42分别设置于两个豁口41所在平面的两侧。即凸起42设置于上半圆弧对应的内端的位置,环形凹槽位于下半圆弧对应的外端的位置。如图3-图7所示,因限位块43位于环形槽21内,说明限位块43和凸起42分别位于两个豁口41所在平面的两侧。进一步优选地,上述限位块43的中心位于环形槽21的中心位置,即处于竖直平面上。此处的竖直平面是指与上述水平面垂直的面。一般情况下,外置天线3左右旋转共180°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而且,如果天线3能连续旋转360°,内部连接线会出现扭断的情况,所以壳体上设置环形槽21设置在180°范围内,相对于对限位块43进行限位,保证限位块43左右旋转均在0-90°的范围内。此外,环形槽21与凸起42保持对称的情况下,限位块43相对于环形槽21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天线3左右转动的需要的角度范围调整。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中,限位块43与管状柱体2的内端面间隔预设距离,预设距离范围为8-9mm。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预设距离为8.8mm。具体地,当上述插接头4插入管状柱体2,凸起42卡设在管状柱体2的内端面时,限位块43此时位于环形槽21内,限位块43与环形槽21的槽底的面基本上处于接触状态。因此,限位块43与凸起42之间的最小距离基本等于管状柱体2的长度,此长度与上述预设距离相同。此外,为了保证插接头4能够插入管状柱体2内后安装到位,而插进和拔出又不能有太大的位移松动,因此,凸起42与管状柱体2的端面之间,以及限位块43与环形槽21的槽底之间均设置有0.05-0.1mm的间隙。本实施例中间隙为0.05mm。进一步优选地,为了保证插接头4能够插入管状柱体2内,同时也为了避免天线3在左右旋转过程中过于松动,使天线3被转动后,能够保持在某一固定角度,因此,上述管状柱体2与插接头4过盈配合。具体地,管状柱体2的内径比插接头4的直径小0.35-0.4mm。本实施例中管状柱体2的内径比插接头4的直径小0.35mm。此外,由于管状柱体2向内延伸设置,管状柱体2的壁厚既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同时也不能够过厚,管状柱体2的壁厚过厚导致体积过大,路由器内部的空间尺寸不允许,同时,壁厚过厚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还会在管状柱体2的外观面出现缩水问题,管状柱体2的壁厚过薄又易产生爆裂,因此,上述管状柱体2的最大壁厚不超过外壳1壁厚的1/2,且管状柱体2的最小壁厚不小于0.9mm。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器,包括上述天线安装结构。上述路由器在产品造型上,外壳的外观没有凸出的外形,可以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同时,相对于外凸的管状柱体2结构,路由器的外壳1尺寸可以较小,同时降低包装材料,因没有凸出管位的结构,模具尺寸也可以减小,从而降低成本。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外壳(1)上向内设置的管状柱体(2),及设置于天线(3)一端的插接头(4),所述插接头(4)的内端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凸起(42),所述插接头(4)自内端面沿轴向设置有豁口(41),所述凸起(42)穿过所述管状柱体(2)并卡设于所述管状柱体(2)的内端面,所述插接头(4)与所述管状柱体(2)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外壳(1)上向内设置的管状柱体(2),及设置于天线(3)一端的插接头(4),所述插接头(4)的内端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凸起(42),所述插接头(4)自内端面沿轴向设置有豁口(41),所述凸起(42)穿过所述管状柱体(2)并卡设于所述管状柱体(2)的内端面,所述插接头(4)与所述管状柱体(2)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4)上设置有限位块(43),所述限位块(43)与所述管状柱体(2)的内端面间隔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柱体(2)的外端的周向预设角度范围内设置有环形槽(21),所述限位块(43)设置于所述环形槽(21)内,所述限位块(43)用于限制所述插接头(4)沿轴向向外壳(1)内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41)为两个,两个所述豁口(41)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军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