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锋专利>正文

电磁释放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52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释放开关,包括锁钩(1)、锁芯(25)、底座壳(14)、中隔板(20)、拨叉(11)、拨叉轴(23)、微动开关(15)、主轴(6)、主轴扭簧(26)、副轴(22)、联动轴(19)、线圈(13)、铁芯(10)、复位键(3)、导向轴(24)和定位轴(8),主轴(6)铰接有拨片(5)和弹簧片(17),联动轴(19)上铰接有弹簧挂片(21)和联动片(16),弹簧片(17)上连接有拉簧(18),该拉簧(18)的另一端连接在联动轴(19)上,弹簧片(17)的一端可与微动开关(15)接触,联动片(16)的一端具有卡钩(16-1),该卡钩(16-1)卡在拨片(5)的凹槽中,拨片(5)的另一端卡在复位键(3)上,复位键(3)可移动地安装在底座壳(14)和定位轴(8)上,复位键(3)上连接有粗拉簧(4),粗拉簧(4)的另一端与导向轴(24)连接,副轴(22)上套装有扭簧(27),该扭簧(27)的一端抵在联动片(16)上,另一端抵在弹簧挂片(21)上,铁芯(10)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2),并在铁芯(10)的头部固定有销轴(9),且销轴(9)位于拨叉(9)的卡口(29)内,拨叉(11)上具有挡片(11-1),并在复位键(3)具有与该挡片(11-1)配合的卡槽,锁芯(25)上具有可搭住联动片(16)的搭扣(25-1),其特征在于:导向轴(24)上铰接有手动释放键(2),该手动释放键(2)的一端伸出底座壳(14),另一端抵在拨叉(11)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阻止通道火灾蔓延的电磁释放开关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防火门释放开关有两种,一种是磁性释放开关,一种是电动释放开关,前一种平时靠通电产生的磁力将门保持开启,火灾时断电,电磁力消失,防火门得到释放而关闭,这种开关重量重,体积大,线路容易发生故障,性能不可靠,使用也不方便,后一种平时靠机械结构即本体中的锁芯锁住门上的锁钩,使门保持常开,火灾时瞬时通电产生磁力,带动拨叉等零件联动,使锁芯和锁钩脱开,防火门得到释放而关闭,但此种开关只适用于有消防集中控制系统的大型建筑。上述两种开关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均不能实现开关的控制。中国专利CN2158438Y公开了一种温电双控释放开关,使对磁性释放开关的改进,在拨叉旁装记忆合金片,在发生火灾时,若缺电源,这时记忆合金片由于火灾使本开关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时,记忆合金片实现记忆变形,从而推动拨叉释放开关,因而实现开关的温控,但这种方法开关释放不及时,而且可靠性差。在遇到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时,人们常需要使劲用力拉锁钩,使其与开关本体脱扣,其缺点是对开关本体、防火门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影响使用寿命,此外演示、安装、调试非常不方便,一旦锁钩与开关本体锁上,必需依靠电控释放(接通电源24V)。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电动释放,又能手动释放,且安装、调试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电磁释放开关。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释放开关,包括锁钩、锁芯、底座壳、中隔板、拨叉、拨叉轴、微动开关、主轴、主轴扭簧、副轴、联动轴、线圈、铁芯、复位键、导向轴和定位轴,主轴铰接有拨片和弹簧片,联动轴上铰接有弹簧挂片和联动片,弹簧片上连接有拉簧,该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联动轴上,弹簧片的一端可与微动开关接触,联动片的一端具有卡钩,该卡钩卡在拨片的凹槽中,拨片的另一端卡在复位键上,复位键可移动地安装在底座壳和定位轴上,复位键上连接有粗拉簧,粗拉簧的另一端与导向轴连接,副轴上套装有扭簧,该扭簧的一端抵在联动片上,另一端抵在弹簧挂片,铁芯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并在铁芯的头部固定有销轴,且销轴位于拨叉的卡口内,拨叉上具有挡片,并在复位键具有与该挡片配合的卡槽,锁芯上具有可搭住联动片的搭扣,导向轴上铰接有手动释放键,该手动释放键的一端伸出底座壳,另一端抵在拨叉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导向轴上铰接有手动释放键,该手动释放键的一端伸出底座壳,另一端抵在拨叉上,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只要拨动手动释放键的伸出底座壳的一端,手动释放键的另一端即可拨动拨叉,与拨叉相连接的联动机构随即发生动作,使锁芯和锁钩脱开,放火门得到释放而关闭,手动释放非常方便,无需使劲用力拉锁钩,使其与开关本体脱开,也就不会对开关本体和防火门有破坏作用,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手动释放键也便于演示、安装和调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去掉中隔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手动释放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左视示意图;图9为图7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9所示,一种电磁释放开关,包括锁钩1、锁芯25、底座壳14、中隔板20、拨叉11、拨叉轴23、微动开关15、主轴6、主轴扭簧26、副轴22、联动轴19、线圈13、铁芯10、复位键3、导向轴24和定位轴8,主轴6铰接有拨片5和弹簧片17,联动轴19上铰接有弹簧挂片21和联动片16,弹簧片17上连接有拉簧18,该拉簧18的另一端连接在联动轴19上,弹簧片17的一端可与微动开关15接触,联动片16的一端具有卡钩16-1,该卡钩16-1卡在拨片5的凹槽中,拨片5的另一端卡在复位键3上,复位键3可移动地安装在底座壳14和定位轴8上,复位键3上连接有粗拉簧4,粗拉簧4的另一端与导向轴24连接,副轴22上套装有扭簧27,该扭簧27的一端抵在联动片16上,另一端抵在弹簧挂片21上,铁芯10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2,并在铁芯10的头部固定有销轴9,且销轴9位于拨叉9的卡口29内,拨叉11上具有挡片11-1,并在复位键3具有与该挡片11-1配合的卡槽,锁芯25上具有可搭住联动片16的搭扣25-1,导向轴24上铰接有手动释放键2,该手动释放键2的一端伸出底座壳14,另一端抵在拨叉11上。如图4所示,导向轴24下部套装有衬圈28,手动释放键2的底面支撑在该衬圈28上。使用不同高度的衬圈28可以调整手动释放键2的高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按下复位键3,压下锁钩1,锁芯25上的塔扣25-1扣住联动轴19上的联动片16,锁芯25合拢,即可使锁钩1与锁芯25扣合,主轴6上的弹簧片17与微动开关15接触,电源接通,防火门打开,在发生火灾时,线圈13通电吸动其铁芯10,从而拉动拨叉11,拨叉11上的挡片11-1脱离复位键3上的卡槽,复位键3在粗拉簧4的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拨片5转动,从而使联动片16上的卡钩脱离拨片5上的凹槽,联动片16在扭簧27的作用力复位,锁芯25上的搭扣25-1也就脱离联动片16,锁芯25松开,锁钩1即脱离锁芯25,使防火门关闭。当电源出现故障,线圈13不能起作用时,就可以采用手动释放键2,只要拨动手动释放键2的伸出底座壳14的一端,手动释放键2的另一端即可拨动拨叉11,与拨叉11相连接的联动机构发生动作,其工作过程与铁芯10拉动拨叉11后的工作过程一样。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释放开关,包括锁钩(1)、锁芯(25)、底座壳(14)、中隔板(20)、拨叉(11)、拨叉轴(23)、微动开关(15)、主轴(6)、主轴扭簧(26)、副轴(22)、联动轴(19)、线圈(13)、铁芯(10)、复位键(3)、导向轴(24)和定位轴(8),主轴(6)铰接有拨片(5)和弹簧片(17),联动轴(19)上铰接有弹簧挂片(21)和联动片(16),弹簧片(17)上连接有拉簧(18),该拉簧(18)的另一端连接在联动轴(19)上,弹簧片(17)的一端可与微动开关(15)接触,联动片(16)的一端具有卡钩(16-1),该卡钩(16-1)卡在拨片(5)的凹槽中,拨片(5)的另一端卡在复位键(3)上,复位键(3)可移动地安装在底座壳(14)和定位轴(8)上,复位键(3)上连接有粗拉簧(4),粗拉簧(4)的另一端与导向轴(24)连接,副轴(22)上套装有扭簧(27),该扭簧(27)的一端抵在联动片(16)上,另一端抵在弹簧挂片(21)上,铁芯(10)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2),并在铁芯(10)的头部固定有销轴(9),且销轴(9)位于拨叉(9)的卡口(29)内,拨叉(11)上具有挡片(11-1),并在复位键(3)具有与该挡片(11-1)配合的卡槽,锁芯(25)上具有可搭住联动片(16)的搭扣(25-1),其特征在于导向轴(24)上铰接有手动释放键(2),该手动释放键(2)的一端伸出底座壳(14),另一端抵在拨叉(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释放开关,其特征在于导向轴(24)下部套装有衬圈(28),手动释放键(2)的底面支撑在该衬圈(28)上。专利摘要一种电磁释放开关,包括锁钩(1)、锁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锋
申请(专利权)人:周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