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浩平专利>正文

组合式互感器及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00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互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及电器设备,该组合式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插穿于互感器本体上的连接片和与连接片相连的铜接线柱,连接片包括第一段、于第一段的一端朝第一段的一侧延伸的第二段和于第一段的另一端朝第一段的该侧延伸的第三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先将连接片弯折形成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将连接片的第二段穿过通孔设置,以将连接片与互感器本体连接固定,从而使得连接片与互感器本体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组合式互感器的组装工艺简便。电器设备使用了上述组合式互感器后,组装效率可大大提高。

Combined Transformer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formers, and provides a combined transformer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combined transformer comprises a transformer body, a connecting piece inserted in the transformer body and a copper connecting post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comprises a first section, a second section extending from one end of the first section to one side of the first section, and a second section facing the first section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ection. The third segment of lateral extens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can first bend the connecting sheet to form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sections, and set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sheet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to connect and fix the connecting sheet to the transformer body, thus mak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sheet and the transformer body convenient and fast, and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the combined transformer simple. When the combined transformer is used in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互感器及电器设备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互感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及使用该组合式互感器的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目前互感器包括连接片2、套设于连接片2上的互感器线圈12和封装互感器线圈12的外壳13。互感器的组装步骤如下:1、连接片2上套设绝缘套管;2、将套设有绝缘套管的连接片2穿过互感器线圈12并弯折成具有两个自由端的U型;3、互感器线圈12外包覆外壳13,在外壳13中灌胶以将连接片2与互感器线圈12固定;4、将两个铜接线柱3分别与连接片2的两个自由端通过螺钉4连接。然而这种互感器的组装存在不足之处:1、连接片2需要套设绝缘套管后再穿过互感器线圈12后折弯,使得互感器线圈12的折弯工序困难,互感器的组装工序复杂;2、连接片2与铜接线柱3通过螺钉4连接,连接片2与铜接线柱3连接处的电阻大,温升高,可靠性较差;而且通过螺钉4固定的方式工艺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及电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互感器组装工艺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插穿于所述互感器本体上的连接片和与所述连接片相连的铜接线柱,所述互感器本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片包括与所述互感器本体的端面贴合的第一段、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延伸的第二段和于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该侧延伸的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为所述第一段折弯而成,所述第三段为由所述第一段折弯而成,所述第二段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三段贴于所述互感器本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段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三段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所述铜接线柱。进一步地,所述铜接线柱包括与所述第二段相连的第一端子铜条和与所述第三段相连的第二端子铜条,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端子铜条为铆接或者焊接,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二端子铜条为铆接或者焊接。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周边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连接片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通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包括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延伸的第一截、于所述第一截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倾斜于该第一截延伸的第二截和于所述第二截远离所述第一截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段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截,所述第一截穿插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截垂直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端子铜条设于所述第三截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段包括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节和于所述第一节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段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节,所述第一节垂直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端子铜条设于所述第二节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端子铜条上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固定的第一导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段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端子铜条上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固定的第二导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铜条上开设有供导线伸入的第一插孔和与所述第一插孔连通的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插孔沿所述第一端子铜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螺丝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子铜条的轴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子铜条上开设有供导线伸入的第二插孔和与所述第二插孔连通的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插孔沿所述第二端子铜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丝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子铜条的轴线。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上述的组合式互感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式互感器及电器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可先将连接片弯折形成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将连接片的第二段穿过通孔设置,以将连接片与互感器本体连接固定,从而使得连接片与互感器本体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组合式互感器的组装工艺简便。电器设备使用了上述组合式互感器后,组装效率可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互感器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互感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本体的主示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本体的主示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端子铜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端子铜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本体的爆炸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互感器本体;10-通孔;11-定位槽;12-互感器线圈;13-外壳;131-导柱;2-连接片;21-第一段;22-第二段;220-第一定位孔;221-第一截;222-第二截;223-第三截;23-第三段;230-第二定位孔;231-第一节;232-第二节;3-铜接线柱;31-第一端子铜条;311-第一导柱;312-第一插孔;313-第一螺丝孔;32-第二端子铜条;321-第二导柱;322-第二插孔;323-第二螺丝孔;324-第三螺丝孔;4-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8,现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互感器进行说明。该组合式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1、插穿设于互感器本体1上的连接片2和与连接片2相连的铜接线柱3。互感器本体1呈圆柱体状,连接片2包括与互感器本体1的端面相贴合的第一段21、于第一段21的一端朝互感器本体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段22和于第二段22的另一端朝互感器本体1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段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插穿于所述互感器本体上的连接片和与所述连接片相连的铜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本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片包括与所述互感器本体的端面贴合的第一段、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延伸的第二段和于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该侧延伸的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为所述第一段折弯而成,所述第三段为由所述第一段折弯而成,所述第二段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三段贴于所述互感器本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段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三段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所述铜接线柱。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插穿于所述互感器本体上的连接片和与所述连接片相连的铜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本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片包括与所述互感器本体的端面贴合的第一段、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延伸的第二段和于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该侧延伸的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为所述第一段折弯而成,所述第三段为由所述第一段折弯而成,所述第二段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三段贴于所述互感器本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段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三段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所述铜接线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接线柱包括与所述第二段相连的第一端子铜条和与所述第三段相连的第二端子铜条,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端子铜条为铆接或者焊接,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二端子铜条为铆接或者焊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周边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连接片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通孔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包括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延伸的第一截、于所述第一截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倾斜于该第一截延伸的第二截和于所述第二截远离所述第一截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段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截,所述第一截穿插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截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浩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