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式遮光帘面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900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卷绕式遮光帘面的驱动装置,设有壳体,壳体内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齿轮组与卷带机传动连接,卷带机引出的皮带贴在可随皮带移动而转动的从动导轮上并被导向引出壳体,在所述卷带机或与卷带机有固定传动比的驱动齿轮的一侧,和所述从动导轮一侧,分别设有主动转数传感器和从动转数传感器,两传感器输出端分别通过计数脉冲形成电路与计数数据处理器连接,计算出卷带机与从动导轮的转速比,计数数据处理器输出端接比较器,与比较器内存储的设定值比较,比较器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长度厚度遮光卷帘的安装调试,能有效防止装置卷绕能力超载情况的发生,保证装置安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可开闭遮光物的驱动装置,特别是巻绕式遮光帘面的 驱动装置。技术背景巻绕式百叶窗、巻帘或薄片窗帘等遮光帘面通常是巻在巻轴上,由人工 驱动或由电机驱动巻在巻带机上的皮带带动巻轴转动,实现遮光帘面的打开 或放下。对于一些己安装好的人工驱动遮光巻帘,对其加装电动驱动装置即 可实现电动自动控制,但由于电动驱动装置的制造商无法预知各种巻帘已有 的安装情况,如帘面厚度和长度、巻帘式百叶窗盒中可能会有的传动装置或 类似物,而电动驱动装置通常又要安装在墙体凹处,无法监控里面皮带的巻 绕情况,这些未知因素就会导致在安装时,可能在对终端位置进行调节之 前,就超过了电动驱动装置巻带机的最大允许巻绕能力,使容纳皮带的带盒 以及整个驱动装置受到了损坏甚至毁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 装置巻绕能力超载情况的发生,保证装置安全的巻绕式遮光帘面的驱动装 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是设有壳体(14),壳体内装有驱动 电机(9),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齿轮组(8, 3, 2, 1, 7)与巻带机 (18)传动连接,巻带机引出的皮带(10)贴在可随皮带移动而转动的从动 导轮(6, 5)上并被导向引出壳体(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巻带机或与巻带机有固定传动比的驱动齿轮的一侧,和所述从动导轮一侧,分别设有能 测定巻带机或与巻带机有固定传动比的驱动齿轮转速以及从动导轮转速的主 动转数传感器(15)和从动转数传感器(16),两传感器输出端分别通过计数脉冲形成电路与计数数据处理器连接,计算出巻带机与从动导轮的转速 比,计数数据处理器输出端接比较器,与比较器存储的设定值比较,比较器 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本技术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计数数据处理器和具有存储功 能的比较器为集成为一体的单片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9)通过驱动齿轮组带动巻带机 (18)转动,使皮带(10)巻绕在巻带机上或从巻绕机上放开,皮带的移 动,带动导轮(5, 6)转动,从动导轮的转动线速度与巻带机外层皮带的转 动线速度相同,导轮的半径r是不变的,而巻带机上巻绕皮带的半径R则是变 化的,巻绕的皮带越多,巻绕半径R越大,设导轮的转速为f",巻带机的转速为fi, 二者的线速度相等,故有2irr. f从=2ttR . f主 其中r为导轮半径,R为巻带机上巻绕皮带的半径,由上式可得出 r/R = f主/f从当与电机有固定转速传动比的巻带机(18)转速不变时,巻带机上外层 皮带移动的线速度随着巻绕皮带厚度的增加而加快,致使随皮带移动而转动 的导轮转速加快,f主与f从的转数比值f主/f从r/R 二 D就变小;反之,巻绕 皮带的半径越小,导轮的转速越慢,f主与f从的转数比值ft/ff r/R = D就 越大;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巻带机与导轮的转速比获取巻绕皮带的厚度信息。 导轮的半径r是固定的,如果巻绕皮带的最大允许半径是Rm值,即可得 出此时巻带机与从动导轮的最小极限转速比值是r/Ri = fu/f双=Dm,同 样,如果巻绕皮带的最小允许半径是Rm值,即可得出此时巻带机与从动导 轮的最大极限转速比值是r/Rm = f主/f从=Dm,因此本技术可将实时 测得的巻带机与导轮的转速比D与存储的极限传速比值进行比较而向驱动电 机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例如,如果根据驱动装置壳体的空间限制条件,巻带机上巻绕皮带的最 大允許半径是Rm,则只要将巻带机与从动导轮的转速比D控制在不小于极限 转速比值r/Rw = f主/f从=Dm即可,具体控制过程是在巻带机(18)巻放 皮带的过程中,同时通过装在导轮上的从动转数传感器(16)和装在巻带机 上的主动转数传感器(15)分别获取二者的转速h值和fL值,再通过计数数据处理器计算出f主/f从二D,将该数值输入到比较器里,与事先存储在比较 器里的极限允许值f主/f从=Dm比狡,当测得的D值达到极限DM值时,就说 明巻带机上巻绕皮带的半径R已达到极限值,此时比较器输出信号,通过开 关控制电路切断驱动电机的电源,停止皮带的巻绕,保证装置的安全。本实 用新型的主动转数传感器(15)也可装在与巻带机(18)具有固定传动比的 驱动环节的其它齿轮或电机轴上,此时,只须将这种情况下获取的驱动轮转 速按固定的转速传动比进行换算即可。除上述对最大皮带巻绕半径的控制外,本技术还可根据通过转速比 测定得到的其它皮带巻绕状况的进行控制,如巻带机上的皮带放完时,或皮 带巻绕到一定程度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实现对不同 状态下遮光巻帘的控制。本技术能够通过转速比的测定获取皮带巻绕的信息并发出控制信号,有效防止装置巻绕能力超载情况的发生,保证装置安全;在更换不同规格的皮带或对一些已安装好的人工驱动遮光巻帘加装本技术装置时,不 管这些遮光巻帘的皮带厚度和长度、传动结构有何不同,本技术都可以 实现在不改动本装置结构、不增加硬件设施的情况下自动防止装置巻绕能力 超载情况的发生,因而适用于各种不同长度厚度遮光巻帘的安装调试,即使 安装人员在不熟练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也不会因超过装置最大巻绕能力而损坏设备;同时除了终端位置的控制外,本技术还可进一步根据获取皮带的不同巻绕数据,实现对不同状态下遮光巻帘的控制。附图说明图l、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方框原理图 图3、本技术实施例电路图l-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5、 6-导向轮7-巻带机齿轮 8-蜗杆9-驱动电机10-传动带11-电路板12-墙体14-壳体15-传感器 16-传感器18-巻带机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l本例设有壳体14,壳体内腔下部装有驱动电机9,电机输出轴通过驱动 齿轮组与巻带机18传动连接,巻带机输出的皮带10贴在可随皮带移动而转 动的从动导轮6上,再拐一角度贴在导轮5上改变方向从壳体14内伸出, 电机的控制电路板11也装在壳体内。所述驱动齿轮组结构为电机9通过输出轴上的蜗杆8与第三齿轮蜗轮 3啮合,第三齿轮3通过同轴的小齿轮与第二齿轮2啮合,第二齿轮通过第 一齿轮与巻带机的齿轮7传动连接,与齿轮7同轴的巻带机18转轴随齿轮 7同步转动。在壳体14内靠近从动导轮6和驱动齿轮组第二齿轮2外缘的部位,分 别装有从动转数传感器16和主动转数传感器15,本例的转数传感器采用光 电传感器,其结构是转轮一侧装有光电传感器,另一侧装有光源,转轮上 上开有穿孔,传轮转轮每转动一圈,光电传感器发出一个光脉冲信号,从动 转数传感器和主动转数传感器获得的光脉冲信号分别通过光电转换脉冲形成 电路转换成电脉冲信号输入到计数数据处理器,以此得到驱动齿轮和从动导 轮的转数传感信号。从动转数传感器16和主动转数传感器15还可以是霍尔传感器,舌簧开关 传感器,感应式传感器,磁控式传感器等。参见图2,所述的从动转数传感器16和主动转数传感器15通过脉冲形成 电路与计数数据处理器输入端连接,本例采用了一种简化的求值方法把传 感器的计数信号直按引导到比例求值上,即通过计数器,在从动转数传感器 16获取的每两个信号之间对主动转数传感器15发出的信号进行计数,所获得 的计数值即是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比值f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卷绕式遮光帘面的驱动装置,设有壳体(14),壳体内装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齿轮组(8,3,2,1,7)与卷带机(18)传动连接,卷带机引出的皮带(10)贴在可随皮带移动而转动的从动导轮(6,5)上并被导向引出壳体(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带机或与卷带机有固定传动比的驱动齿轮的一侧,和所述从动导轮一侧,分别设有能测定卷带机或与卷带机有固定传动比的驱动齿轮转速以及从动导轮转速的主动转数传感器(15)和从动转数传感器(16),两传感器输出端分别通过计数脉冲形成电路与计数数据处理器连接,计算出卷带机与从动导轮的转速比,计数数据处理器输出端接比较器,与比较器内存储的设定值比较,比较器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开关控制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