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881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包括新风系统箱,所述新风系统箱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外出风口与室外进风口,所述新风系统箱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内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外出风口与室内进风口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室外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之间均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内壁与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隔音毡,所述风箱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风箱顶部、底部与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隔音毡、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有利于对风箱进行减震,有效的防止风机运行过程中震动而产生的噪音影响人们生活。

Noise Reduc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for a New Ai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ise reduc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device for a fresh air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resh air system box. On one side of the fresh air system box, an outdoor air outlet and an outdoor air inlet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on the other side, an indoor air inlet and an indoor air outlet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a first air duc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outdoor air outlet and the indoor air inlet. A second air duc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outdoor air inlet and the indoor air outlet. A bellow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ir duct and the second air duct. A sound insulation fel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ellows. A fan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ellows. An isolation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ir duct and the second air duct. Rubber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bottom and both sides of the bellows. The utility model has sound insulation felt,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second spring, which is beneficial to shock absorption of the bellows,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noise generated by the vibr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fan from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俩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同时由呼吸宝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系统由于风机运行震动而产生大量的噪音,由于新风系统隔音效果不佳,极易造成噪声传播至室内,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通过设有隔音毡、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有利于对风箱进行减震,有效的防止风机运行过程中震动而产生的噪音影响人们生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包括新风系统箱,所述新风系统箱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外出风口与室外进风口,所述新风系统箱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内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外出风口与室内进风口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室外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之间均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内壁与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隔音毡,所述风箱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风箱顶部、底部与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与新风系统箱内壁、隔离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活动插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位于套筒外部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橡胶块,两个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两端均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杆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块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一端与橡胶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新风系统箱外部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位于室外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室内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表面均设置有卡簧。优选的,所述新风系统箱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均与热交换器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风管内部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粗滤网、HEPA滤网与活性炭滤网,所述风箱位于HEPA滤网与活性炭滤网之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风管两端之间所设置的风机与第二风管两端所设置的风机运动方式相反,两个所述风机的型号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均为橡胶软管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关于隔离板对称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有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有利于对室内进行换气,有效的防止室内空气长期无法换气而滋生细菌,通过设有粗滤网、HEPA滤网与活性炭滤网,有利于将室外新鲜空气进行除尘除臭后,通过室内出风口排送至室内,对室内进行换气,通过设有隔音毡,有利于使隔音毡将风箱内风机的运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隔离,防止新风系统想产生噪音影响人们生活,通过设有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有利于对风箱进行减震,有效的防止风机运行过程中震动而产生的噪音影响人们生活;2、通过设有防尘罩,有利于对空气中落下的灰尘进行防尘,有效的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落在新风系统箱表面,造成新风系统箱脏污,通过设有卡簧,有利于将室外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室内出风口与室内进风口进行密封,防止灰尘进入防尘罩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左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1中B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新风系统箱、2室外出风口、3室外进风口、4室内进风口、5室内出风口、6第一风管、7第二风管、8风箱、9风机、10隔离板、11橡胶板、12T形杆、13套筒、14第一弹簧、15橡胶块、16滑杆、17滑块、18第二弹簧、19连接杆、20受力块、21隔音毡、22热交换器、23粗滤网、24HEPA滤网、25活性炭滤网、26防尘罩、27卡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包括新风系统箱1,所述新风系统箱1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外出风口2与室外进风口3,所述新风系统箱1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内进风口4与室内出风口5,所述室外出风口2与室内进风口4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一风管6,所述室外进风口3与室内出风口5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二风管7,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之间均设置有风箱8,所述风箱8内壁与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隔音毡21,通过设有隔音毡21,有利于使隔音毡21将风箱8内风机9的运动而产生的声音进行隔离,所述风箱8内部设置有风机9,通过设有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有利于对室内进行换气,有效的防止室内空气长期无法换气而滋生细菌,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0,所述新风系统箱1顶部、底部与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板11,所述橡胶板11与新风系统箱1内壁、隔离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内部活动插接有T形杆12,所述T形杆12位于套筒13外部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4,通过第一弹簧14对风箱8进行一级减震,所述套筒13内部设置有橡胶块15,通过橡胶块15防止T形杆12损坏,两个所述套筒13之间设置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靠近两端均滑动套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与滑杆16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8,通过第二弹簧18作用力,对风箱8进行二级减震,所述滑块17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一端转动连接有受力块20,所述受力块20一端与橡胶板1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系统箱1外部设置有防尘罩26,通过防尘罩26,对空气中落下的灰尘进行防尘,所述防尘罩26位于室外出风口2、室外进风口3、室内进风口4与室内出风口5表面均设置有卡簧27,通过卡簧27将室外出风口2、室外进风口3、室内出风口5与室内进风口4进行密封;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系统箱1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22,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均与热交换器22贯通连接,通过热交换器22,对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处理;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风管7内部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粗滤网23、HEPA滤网24与活性炭滤网25,所述风箱8位于HEPA滤网24与活性炭滤网25之间设置,通过粗滤网23、HEPA滤网24与活性炭滤网25,将室外新鲜空气进行除尘除臭后;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风管6两端之间所设置的风机9与第二风管7两端所设置的风机9运动方式相反,两个所述风机9的型号大小相同,使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对室内进行换气;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均为橡胶软管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关于隔离板10对称设置。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4,通过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包括新风系统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箱(1)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外出风口(2)与室外进风口(3),所述新风系统箱(1)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内进风口(4)与室内出风口(5),所述室外出风口(2)与室内进风口(4)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一风管(6),所述室外进风口(3)与室内出风口(5)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二风管(7),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之间均设置有风箱(8),所述风箱(8)内壁与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隔音毡(21),所述风箱(8)内部设置有风机(9),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0),所述新风系统箱(1)顶部、底部与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板(11),所述橡胶板(11)与新风系统箱(1)内壁、隔离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内部活动插接有T形杆(12),所述T形杆(12)位于套筒(13)外部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套筒(13)内部设置有橡胶块(15),两个所述套筒(13)之间设置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靠近两端均滑动套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与滑杆(16)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8),所述滑块(17)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一端转动连接有受力块(20),所述受力块(20)一端与橡胶板(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减震装置,包括新风系统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箱(1)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外出风口(2)与室外进风口(3),所述新风系统箱(1)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室内进风口(4)与室内出风口(5),所述室外出风口(2)与室内进风口(4)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一风管(6),所述室外进风口(3)与室内出风口(5)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二风管(7),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之间均设置有风箱(8),所述风箱(8)内壁与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隔音毡(21),所述风箱(8)内部设置有风机(9),所述第一风管(6)与第二风管(7)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0),所述新风系统箱(1)顶部、底部与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板(11),所述橡胶板(11)与新风系统箱(1)内壁、隔离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内部活动插接有T形杆(12),所述T形杆(12)位于套筒(13)外部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套筒(13)内部设置有橡胶块(15),两个所述套筒(13)之间设置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靠近两端均滑动套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与滑杆(16)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8),所述滑块(17)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