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80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壳体,净化壳体内设有净化腔和仪器腔,净化腔内中部设有全热交换室,全热交换室右侧上端连通有回风道且左侧下端连通有排风道,回风道内沿回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回风机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全热交换室内设有多边形换热芯,多边形换热芯左侧上端连通有进风道且右侧下端连通有送风道,进风道内沿进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网、进风机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仪器腔内设有供电蓄电池,回风机、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进风机均与供电蓄电池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室内外双向换气,全热交换室利用排出气体与进入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回收能量,降低能耗,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净化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空气质量差,尤其是室内空气的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为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许多厂家生产出了空气净化机、新风净化系统。但是现在新风净化系统多采用过滤网装置进行净化,净化效率不高,也没有多路径净化,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壳体,所述净化壳体内设有净化腔和仪器腔,所述净化腔内中部设有全热交换室,所述全热交换室右侧上端连通有回风道且左侧下端连通有排风道,所述净化壳体右侧壁上设有回风口,所述回风道与回风口相连通,所述回风道内沿回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回风机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所述净化壳体左侧壁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道与排风口相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室内设有多边形换热芯,所述多边形换热芯左侧上端连通有进风道且右侧下端连通有送风道,所述净化壳体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道与进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道内沿进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网、进风机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所述净化壳体右侧壁上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道与送风口相连通,在所述仪器腔内设有供电蓄电池,所述回风机、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进风机均与所述供电蓄电池相连。所述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两个电极体板、两个极棒板和若干个绝缘瓷柱,所述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由螺旋式芒刺极棒和圆管电极体构成,所述螺旋式芒刺极棒设置在圆管电极体内,所述螺旋式芒刺极棒外壁均布有芒刺,每个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圆管电极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极体板相连接,每个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的螺旋式芒刺极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极棒板相连,两个电极体板与供电蓄电池的负极相连,两个极棒板与供电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绝缘瓷柱位于相邻的电极体板和极棒板之间。所述多边形换热芯内设有螺旋通道。所述多边形换热芯外壁上设有换热翅片。所述多边形换热芯为六棱柱形换热芯或者八棱柱形换热芯。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为核桃壳吸附层或者棕榈丝吸附层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室内外双向换气,一方面将室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燃气产生的一氧化碳、室内装饰释放的有害气体、室内滋生的病毒细菌等污浊气体经过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处理后排到室外,另一方面,持续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高效净化输送至室内,清新空气无限循环,让室内空气得到净化;全热交换室利用排出气体与进入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回收能量,降低能耗,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1中多边形换热芯的截面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2中多边形换热芯的截面图;图中:1-净化壳体;2-净化腔;3-仪器腔;4-全热交换室;5-回风道;6-排风道;7-回风口;8-第一过滤网;9-回风机;10-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1-排风口;12-多边形换热芯;13-进风道;14-送风道;15-进风口;16-第二过滤网;17-进风机;18-送风口;19-供电蓄电池;20-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1-电极体板;22-极棒板;23-绝缘瓷柱;24-螺旋式芒刺极棒;25-圆管电极体;26-芒刺;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壳体1,所述净化壳体1内设有净化腔2和仪器腔3,所述净化腔2内中部设有全热交换室4,所述全热交换室4右侧上端连通有回风道5且左侧下端连通有排风道6,所述净化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回风口7,所述回风道5与回风口7相连通,所述回风道5内沿回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8、回风机9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所述净化壳体1左侧壁上设有排风口11,所述排风道6与排风口11相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室4内设有多边形换热芯12,所述多边形换热芯12左侧上端连通有进风道13且右侧下端连通有送风道14,所述净化壳体1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5,所述进风道13与进风口15相连通,所述进风道13内沿进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网16、进风机17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所述净化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送风口18,所述送风道14与送风口18相连通,在所述仪器腔3内设有供电蓄电池19,所述回风机9、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进风机17均与所述供电蓄电池19相连。所述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包括多个并联的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0、两个电极体板21、两个极棒板22和若干个绝缘瓷柱23,所述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0由螺旋式芒刺极棒24和圆管电极体25构成,所述螺旋式芒刺极棒24设置在圆管电极体25内,所述螺旋式芒刺极棒24外壁均布有芒刺26,每个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0的圆管电极体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极体板21相连接,每个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0的螺旋式芒刺极棒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极棒板22相连,两个电极体板21与供电蓄电池19的负极相连,两个极棒板22与供电蓄电池19的正极相连,所述绝缘瓷柱23位于相邻的电极体板21和极棒板22之间。所述多边形换热芯12内设有螺旋通道。所述多边形换热芯12外壁上设有换热翅片。具体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壳体1,所述净化壳体1内设有净化腔2和仪器腔3,所述净化腔2内中部设有全热交换室4,所述全热交换室4右侧上端连通有回风道5且左侧下端连通有排风道6,所述回风道5在净化壳体1外设有回风口7,所述回风道5内沿回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8、回风机9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所述排风道6在净化壳体1外设有排风口11,所述全热交换室4内设有多边形换热芯12,所述多边形换热芯12左侧上端连通有进风道13且右侧下端连通有送风道14,所述进风道13在净化壳体1外设有进风口15,所述进风道13内沿进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网16、进风机17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所述送风道14在净化壳体1外设有送风口18,所述仪器腔3内设有供电蓄电池19,所述回风机9、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进风机17均与所述供电蓄电池19相连。所述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包括多个并联的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0、两个电极体板21、两个极棒板22和若干个绝缘瓷柱23,所述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0由螺旋式芒刺极棒24和圆管电极体25构成,所述螺旋式芒刺极棒24设置在圆管电极体25内,所述螺旋式芒刺极棒24外壁均布有芒刺26,每个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0的圆管电极体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极体板21相连接,每个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20的螺旋式芒刺极棒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极棒板22相连,两个电极体板21与供电蓄电池19的负极相连,两个极棒板22与供电蓄电池19的正极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壳体(1),所述净化壳体(1)内设有净化腔(2)和仪器腔(3),所述净化腔(2)内中部设有全热交换室(4),所述全热交换室(4)右侧上端连通有回风道(5)且左侧下端连通有排风道(6),所述净化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回风口(7),所述回风道(5)与回风口(7)相连通,所述回风道(5)内沿回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8)、回风机(9)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所述净化壳体(1)左侧壁上设有排风口(11),所述排风道(6)与排风口(11)相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室(4)内设有多边形换热芯(12),所述多边形换热芯(12)左侧上端连通有进风道(13)且右侧下端连通有送风道(14),所述净化壳体(1)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5),所述进风道(13)与进风口(15)相连通,所述进风道(13)内沿进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网(16)、进风机(17)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所述净化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送风口(18),所述送风道(14)与送风口(18)相连通,在所述仪器腔(3)内设有供电蓄电池(19),所述回风机(9)、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进风机(17)均与所述供电蓄电池(1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壳体(1),所述净化壳体(1)内设有净化腔(2)和仪器腔(3),所述净化腔(2)内中部设有全热交换室(4),所述全热交换室(4)右侧上端连通有回风道(5)且左侧下端连通有排风道(6),所述净化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回风口(7),所述回风道(5)与回风口(7)相连通,所述回风道(5)内沿回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8)、回风机(9)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所述净化壳体(1)左侧壁上设有排风口(11),所述排风道(6)与排风口(11)相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室(4)内设有多边形换热芯(12),所述多边形换热芯(12)左侧上端连通有进风道(13)且右侧下端连通有送风道(14),所述净化壳体(1)左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5),所述进风道(13)与进风口(15)相连通,所述进风道(13)内沿进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二过滤网(16)、进风机(17)和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所述净化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送风口(18),所述送风道(14)与送风口(18)相连通,在所述仪器腔(3)内设有供电蓄电池(19),所述回风机(9)、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0)、进风机(17)均与所述供电蓄电池(1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节能型双向换气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螺旋电晕等离子体吸附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革
申请(专利权)人:悦自然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