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845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其中,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高频数据位宽;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低频数据位宽;所述高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乘积,与所述低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乘积具有倍比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降低整个跨时钟域数据处理系统的带宽损失,在同等带宽下的硬件开销也会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数字电路设计领域,经常出现跨时钟域的数据传输场景,数据需要在两个或以上的时钟域进行交互。参照图1所示,普遍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异步FIFO(FirstInputFirstOutput,先入先出存储器)缓存数据,解决亚稳态问题,防止数据传输出错的现象。专利“跨时钟域不同位宽数据传递的方法及装置”(授权公告号:CN101166151B),利用高于数据发送模块的第一时钟域的频率的第三时钟域,将缓存的数据发送模块的发送数据位宽的各个数据,转换为数据接收模块的接收数据位宽的各个数据,并在再次缓存后发送给第二时钟域的数据接收模块。但是,上述处理方法需要多级缓存以及一个高频的第三时钟域,硬件开销太大;而且,没有灵活运用上述第一时钟域和上述第二时钟域的频率关系,分配硬件资源过于简单,导致带宽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方法,以降低带宽损失,减少硬件开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其中,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高频数据位宽;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低频数据位宽;所述高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乘积,与所述低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乘积具有倍比关系。可选地,所述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一数据转换为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一数据;将所述转换后的高频时钟域的第一数据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低频时钟域的第一数据;基于低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可选地,所述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二数据;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转换为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第一高频读写请求转换为对应于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一高频读写请求包括第一读写模式、第一起始地址、第一高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所述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读写模式、所述第一起始地址、第一低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其中,所述第一低频请求数据个数根据所述低频数据位宽和所述第一高频读写请求确定;将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低频时钟域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基于低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发送给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供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对与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低频时钟域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二低频读写请求包括第二读写模式、第二起始地址、第二低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转换为对应于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二高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二高频读写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读写模式、所述第二起始地址、第二高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其中,所述第二高频请求数据个数根据所述高频数据位宽和所述第二低频读写请求确定;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二高频读写请求发送给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供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高频读写请求对与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其中,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高频数据位宽;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低频数据位宽;所述高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乘积,与所述低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乘积具有倍比关系。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数据位宽转换单元,用于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一数据转换为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一数据;第一数据同步化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转换后的高频时钟域的第一数据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低频时钟域的第一数据;第一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基于低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二数据同步化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二数据;第二数据位宽转换单元,用于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转换为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第二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读写请求转换模块,用于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第一高频读写请求转换为对应于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一高频读写请求包括第一读写模式、第一起始地址、第一高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所述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读写模式、所述第一起始地址、第一低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其中,所述第一低频请求数据个数根据所述低频数据位宽和所述第一高频读写请求确定;第一读写请求同步化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低频时钟域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第一读写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基于低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发送给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供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对与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读写请求同步化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低频时钟域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二低频读写请求包括第二读写模式、第二起始地址、第二低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第二读写请求转换模块,用于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转换为对应于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二高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二高频读写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读写模式、所述第二起始地址、第二高频请求数据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其中,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高频数据位宽;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低频数据位宽;所述高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乘积,与所述低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乘积具有倍比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其中,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高频数据位宽;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所述低频数据位宽;所述高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乘积,与所述低频时钟域的频率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乘积具有倍比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一数据转换为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一数据;将所述转换后的高频时钟域的第一数据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低频时钟域的第一数据;基于低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据所进行的高频数据位宽和低频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执行工作于高频时钟域的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和工作于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所述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低频时钟域的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二数据;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转换为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二数据;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第一高频读写请求转换为对应于所述低频数据位宽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一高频读写请求包括第一读写模式、第一起始地址、第一高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所述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读写模式、所述第一起始地址、第一低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其中,所述第一低频请求数据个数根据所述低频数据位宽和所述第一高频读写请求确定;将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低频时钟域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基于低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发送给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供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低频读写请求对与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低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低频时钟域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进行同步化处理,获得所述高频时钟域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二低频读写请求包括第二读写模式、第二起始地址、第二低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低频数据位宽;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同步化处理后的第二低频读写请求转换为对应于所述高频数据位宽的第二高频读写请求;所述第二高频读写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读写模式、所述第二起始地址、第二高频请求数据个数和所述高频数据位宽;其中,所述第二高频请求数据个数根据所述高频数据位宽和所述第二低频读写请求确定;基于高频时钟域,将所述转换后的第二高频读写请求发送给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供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高频读写请求对与所述高频数据处理模块对应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6.一种跨时钟域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在高频时钟域对交互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厦王焕东陈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