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35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包括挂架、外壳体、内壳体、物理过滤箱和防堵模块,所述挂架左部和右部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母;吸水填料的作用下可有效吸附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油污,防止其进入到内壳体中,堵塞过滤还原模块,保证了过滤还原模块的有效运行,防堵模块可有效防止污染物堆积,过滤排气效果更佳,在降温模块的作用下,可根据车速自动开启降温,降温速度快、效率高,保证了排气管和本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在过滤还原模块的作用下,各滤芯间互不干扰,可有效过滤净化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或将其还原转变成无害物质,净化效果好,本装置对风能利用率较高,环保节能,尾气且净化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排气管
,具体是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今年年前年后,雾霾天气加剧,因为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难辞其咎,汽车尾气中不仅包含各种,还包含固体悬浮颗粒和油雾,而固体颗粒和油雾使得雾霾天气加重,目前多数汽车的尾气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由于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CH、氮氧化合物、铅尘1等物质造成空气污染,特别是大、中城市,由于车辆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现有的汽车排气管在进行尾气过滤设备安装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设备工艺复杂,实施困难,且安装维修拆卸麻烦,使用寿命短,其次,由于现有设备设计的缺陷导致过滤模块容易被固体颗粒物或油污堵塞,无法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同时频繁更换滤芯也会增加消费成本,最后现有的汽车排气管不注意控制温度,导致容易高温损坏排气管和过滤装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包括挂架、外壳体、内壳体、物理过滤箱和防堵模块,所述挂架左部和右部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母,所述挂架下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左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左端设置有法兰接头,所述外壳体内部左端设置有定位柱和密封圈,所述内壳体左端边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内壳体通过定位孔连接定位柱,所述内壳体内部设置有过滤还原模块,所述外壳体右部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连接固定块,所述连接固定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外壳盖,所述外壳盖右端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壳盖右端设置有物理过滤箱,所述物理过滤箱内部中部设置有透气安装板,所述透气安装板左侧设置有吸水填料,所述吸水填料上端设置有注水管,所述物理过滤箱内部右侧设置有防堵模块,所述物理过滤箱下端右侧设置有降温模块,所述物理过滤箱右端螺纹连接箱盖,所述箱盖右端设置有进气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柱的直径和定位孔的内径相匹配,且定位柱右端贯穿密封圈和定位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壳体外侧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向外一侧设置于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另一端贯穿外壳体延伸到外壳体外,且散热片在导热层上层线性等距离排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还原模块包括活性炭过滤层、氧化剂反应层、碱化还原剂层、抽拉杆和隔离模块,所述抽拉杆贯穿活性炭过滤层、氧化剂反应层和碱化还原剂层,所述抽拉杆左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抽拉杆右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和氧化剂反应层右端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隔离模块,所述活性炭过滤层通过隔离模块连接氧化剂反应层,所述氧化剂反应层通过隔离模块连接碱化还原剂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模块包括固定套、第一弹簧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左部设置于固定套内,所述调节杆左端连接有第一弹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右端和外壳盖连接处设置于密封垫。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堵模块包括固定长条、第一旋转轴、清理杆、第一锥齿轮、第二旋转轴、第二锥齿轮和动力扇叶,所述固定长条设置于物理过滤箱内部右侧,所述固定长条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左端设置有清理杆,第一旋转轴右端贯穿固定长条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固定长条通过稳定套连接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下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贯穿物理过滤箱连接动力扇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理过滤箱和箱盖右端均设置有进气通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温模块包括进风块、固定块、转动板、第二弹簧和导风管,所述进风块设置于物理过滤箱下端,所述进风块为中空结构,所述进风块内腔右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进风块内腔左端通过转轴连接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下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进风块内腔上部连接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另一端贯穿物理过滤箱延伸到物理过滤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吸水填料的作用下可有效吸附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油污,防止其进入到内壳体中,堵塞过滤还原模块,保证了过滤还原模块的有效运行。2、防堵模块可有效防止污染物堆积,过滤排气效果更佳。3、在降温模块的作用下,可根据车速自动开启降温,降温速度快、效率高,保证了排气管和本装置运行的安全性。4、在过滤还原模块的作用下,各滤芯间互不干扰,可有效过滤净化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或将其还原转变成无害物质,净化效果好。5、本装置对风能利用率较高,环保节能,尾气且净化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中A的放大图。图3为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中B的放大图。图4为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中防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中C的放大图。图中:1-挂架、2-固定螺母、3-外壳体、4-排气管、5-法兰接头、6-定位柱、7-密封圈、8-内壳体、9-导热层、10-散热片、11-过滤仓、12-活性炭过滤层、13-氧化剂反应层、14-碱化还原剂层、15-抽拉杆、16-隔离模块、17-连接固定块、18-密封垫、19-外壳盖、20-紧固件、21-物理过滤箱、22-吸水填料、23-透气安装板、24-注水管、25-防堵模块、26-箱盖、27-进气管、28-降温模块、1601-固定套、1602-第一弹簧、1603-调节杆、2501-固定长条、2502-第一旋转轴、2503-清理杆、2504-第一锥齿轮、2505-第二旋转轴、2506-第二锥齿轮、2507-动力扇叶、2801-进风块、2802-固定块、2803-转动板、2804-第二弹簧、2805-导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包括挂架1、外壳体3、内壳体8、物理过滤箱21和防堵模块25,所述挂架1左部和右部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母2,所述挂架1下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左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左端设置有法兰接头5,所述外壳体3内部左端设置有定位柱6和密封圈7,所述内壳体8左端边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内壳体8通过定位孔连接定位柱6,所述内壳体8内部设置有过滤还原模块,所述外壳体3右部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连接固定块17,所述连接固定块17通过紧固件20连接外壳盖19,所述外壳盖19右端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壳盖19右端设置有物理过滤箱21,所述物理过滤箱21内部中部设置有透气安装板23,所述透气安装板23左侧设置有吸水填料22,所述吸水填料22上端设置有注水管24,所述物理过滤箱21内部右侧设置有防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包括挂架(1)、外壳体(3)、内壳体(8)、物理过滤箱(21)和防堵模块(25),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1)左部和右部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母(2),所述挂架(1)下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左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左端设置有法兰接头(5),所述外壳体(3)内部左端设置有定位柱(6)和密封圈(7),所述内壳体(8)左端边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内壳体(8)通过定位孔连接定位柱(6),所述内壳体(8)内部设置有过滤还原模块,所述外壳体(3)右部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连接固定块(17),所述连接固定块(17)通过紧固件(20)连接外壳盖(19),所述外壳盖(19)右端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壳盖(19)右端设置有物理过滤箱(21),所述物理过滤箱(21)内部中部设置有透气安装板(23),所述透气安装板(23)左侧设置有吸水填料(22),所述吸水填料(22)上端设置有注水管(24),所述物理过滤箱(21)内部右侧设置有防堵模块(25),所述物理过滤箱(21)下端右侧设置有降温模块(28),所述物理过滤箱(21)右端螺纹连接箱盖(26),所述箱盖(26)右端设置有进气管(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包括挂架(1)、外壳体(3)、内壳体(8)、物理过滤箱(21)和防堵模块(25),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1)左部和右部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母(2),所述挂架(1)下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左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左端设置有法兰接头(5),所述外壳体(3)内部左端设置有定位柱(6)和密封圈(7),所述内壳体(8)左端边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内壳体(8)通过定位孔连接定位柱(6),所述内壳体(8)内部设置有过滤还原模块,所述外壳体(3)右部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连接固定块(17),所述连接固定块(17)通过紧固件(20)连接外壳盖(19),所述外壳盖(19)右端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壳盖(19)右端设置有物理过滤箱(21),所述物理过滤箱(21)内部中部设置有透气安装板(23),所述透气安装板(23)左侧设置有吸水填料(22),所述吸水填料(22)上端设置有注水管(24),所述物理过滤箱(21)内部右侧设置有防堵模块(25),所述物理过滤箱(21)下端右侧设置有降温模块(28),所述物理过滤箱(21)右端螺纹连接箱盖(26),所述箱盖(26)右端设置有进气管(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6)的直径和定位孔的内径相匹配,且定位柱(6)右端贯穿密封圈(7)和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8)外侧设置有导热层(9),所述导热层(9)向外一侧设置于若干散热片(10),所述散热片(10)另一端贯穿外壳体(3)延伸到外壳体(3)外,且散热片(10)在导热层(9)上层线性等距离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滤尾气的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还原模块包括活性炭过滤层(12)、氧化剂反应层(13)、碱化还原剂层(14)、抽拉杆(15)和隔离模块(16),所述抽拉杆贯穿活性炭过滤层(12)、氧化剂反应层(13)和碱化还原剂层(14),所述抽拉杆(15)左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抽拉杆(15)右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2)和氧化剂反应层(13)右端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隔离模块(16),所述活性炭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丹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欧之星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