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衡专利>正文

隐形防护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20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防盗及保护作用的采用板条相互重叠的用于墙体或类似孔口的保护装置,也可做为车箱内司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目的为采用板条间相互重叠的关系来达到防护屏的“隐形”作用。隐形防护屏由屏盒、滑轨、拉簧、里屏、尾屏、护屏、首屏、控制板、锁板、锁簧、轨道和电动装置组成。且制造简便,组装简单,造价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用于防盗及保护作用的采用板条相互重叠的用于墙体或类似孔口的保护装置,此装置也可做为车箱内司机的安全防护装置。目前,家庭装修用的防盗门有许多种式样,但都为安装在木门外的铁门,平常开启很不方便,且有的防盗门因质量或安装不合格,使小偷很容易打开,防盗门起不了防盗作用。另外,车箱内(如出租车)的安全防护装置是由钢管、有机玻璃组成的固定式结构,这种结构部分程度上占有了车内有限的空间,且不美观。本技术采用扳条间相互重叠关系不使用时,各板条(护屏)依次可向门窗或车箱顶上的盒子内移动,并全部相互重叠装在屏盒里,这时从外部看不到防护屏;使用时,启动电钮或打开控制板,各板条(护屏)依次向下移动并相互嵌挂构成具有高强度的屏障,达到有效的防护目的,本技术还未见报道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隐形防护屏,由屏盒、滑轨、拉簧、里屏、尾屏、护屏、首屏、控制板、锁板、锁簧、轨道和电动装置组成。本技术的优点1、使用方便,结构合理,使用时只需按动电钮或拉动控制板,就可使防护屏打开或合上,防护屏展开时,各护屏间相互嵌挂、合上、各护屏互相重叠装在屏盒内。屏盒呈扁薄形状,便于安装,可直接安装在车顶或墙内,整个防护系统具备良好隐蔽性。2、隐形防护屏所有的零部件无镙钉和铆钉,只有极少量的焊接,制造工艺简便,组装简单,造价低廉。3、为了美观,用于家庭窗户,商场橱窗的防护屏可将护屏制成网状或其它图形。4、可根据需要,将隐形防护屏制成有轨的(如门窗等)或无轨的(如车箱内等),或有轨、无轨混合型的。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有轨隐形防护屏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首屏6的正视图及其A-A、B-B、C-C断面示意图。图3为护屏11的正视图及其D-D、E-E断面示意图。图4为尾屏15的正视图及其F-F断面示意图。图5为里屏17的正视图及其G-G、H-H、I-I、J-J断面示意图。图6为屏盒1与电动装置结构关系示意图。图7为有轨隐形防护屏的护屏11与锁板26、锁簧28结构关系示意图。图8为锁板26的立体及俯视示意图。图9为控制板31结构示意图。图10为无轨隐形防护屏的锁板26、锁簧28与控制板31结构关系示意图。图1中,1为屏盒,11为护屏,2为拉簧,3为滑轨,拉簧2、滑轨3都为两个,分别在屏盒1的两端固定。5为轨道(两侧都有)。滑轨4内侧为90°折起,前侧有一向下折弯的突起。屏盒1的两侧与后侧均有固定板4(可任意数个),以固定屏盒1。图2中,首屏6的下侧向前90°折起,成拉手7,上侧向后折180°为挂板8(如C-C断面示意图),两侧的侧部各折成S形槽(如A-A、B-B断面示意图),两侧的上部各有三个长片,其中两边两个长片折90°成平台9,中间的一个长片折弯成Z形锁道10(如D-D断面示意图)。图3中,护屏11的上下两侧各向相反的方向折180°成挂板12、13(如E-E断面示意图),两侧部及上侧部结构同首屏6,下侧部的前面有一开口为锁口14。图4中,尾屏15的上下两侧及两侧的侧部同护屏11,两侧的上部各有一长片向后折90°成顶片16(如F-F断面示意图)。图5中,里屏17的上侧向后折90°成顶板18,顶板18两端各有一向上折90°的方片19,下侧向后折成U形支撑板20,支撑板20两端各有一垂直向下的折片21(如I-I、J-J断面示意图),两侧各向后折180°(如G-G,H-H断面示意图),里屏17上有两小孔22。图6中23为微电机,24为胶轮,25为压轮,均固定在屏盒1上,压轮25的外侧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在屏盒1的前盖的内侧。图7中锁板26在平台9上,在锁道10内右左运动,锁板26的外档板27与锁道10之间有锁簧28。(如是无轨道式隐形防护屏,锁簧28应在锁板26的内档板29与锁道10之间)。图8中,锁板26侧部有一△形突起为锁卡30。图9中控制板31的下部向前成折弯32,折弯32侧部有一△形突起33,突起33垂直于折弯32。图10中,锁簧28在锁板26的内档板29与锁道10之间。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屏盒1,滑轨3,首屏6,护屏11、尾屏15、里屏17及轨道5均采用0.7~2.0mm碳素结构的冷板钢,在模具上冲压而成。拉簧2及锁簧28为¢0.2~¢0.8mm碳素结构钢丝绕制经热处理定型回火。锁板26及控制板31均采用0.7~1.0mm的碳素钢压制而成。组装时将滑轨3点焊在屏盒1内侧两端,两个拉簧2都一端固定在屏盒1后片内部,另一端连在里屏17的小孔22内,里屏17、尾屏15、数个护屏11、首屏6依次在屏盒1内安装好,将电动装置的几个部件依次焊接组装在屏盒1上即成。使用时将屏盒1及轨道5安装在门或窗框内,关闭时,按动电钮,微电机23带动胶轮24,护屏11在胶轮24及压轮25的转动下向下移动;并向下拉首屏6上的拉手7,由于首屏6上的挂板8与护屏11下侧的挂板12相扣接,所以就牵动护屏11向下移动,同样,护屏11上侧的挂板13就依次牵动上面数个护屏11向下移动,最后将尾屏15拉出,同时,首屏6,数个护屏11及尾屏15两侧的锁板26在轨道5的撞击与挤压下,压缩锁簧28,并在平台9上向中间运动,从而锁板26上的锁卡30就卡在护屏11及尾屏15下侧部的锁口14内,这样,有轨隐形防护屏就形成了,可在拉手7上加把锁,使之更牢固。打开时,打开拉手7上的锁,按动电钮,以带动护屏11向上移动;并向上推拉手7,屏盒1内的拉簧2在弹力的作用下,向后拉里屏17,里屏17向后拉尾屏15,尾屏15拉护屏11,这样整个防护屏就向上移动,锁簧28依次向两边弹开锁板26,锁卡30就从锁口14中脱出,各防护屏依次在其上两侧的S形槽间相互向上移动重叠,在弹簧2的拉力下,在屏盒1内的滑轨3上向后滑动,里屏17下的两个折片21在滑轨3的内侧前后滑动,以防护屏左右移动,支撑板20有支撑防护屏的作用。顶板18可顶在尾屏15上两上侧的顶片16下,两个方片19可顶在屏盒1的上盖,以防整个防护屏向上移动。无轨隐形防护屏上下移动的方式同样有轨防护屏一样,只是在打开或关闭时需要扭动控制板31,折弯32向两侧顶开锁板26,防护屏就可上下移动,锁板26离开控制板31时,锁簧28就向内顶锁板26的内档板29,锁卡30就卡在锁道14内,防护屏就不能上下移动,如图10。权利要求1.隐形防护屏,由屏盒、滑轨、拉簧、里屏、尾屏、护屏、首屏、控制板、锁板、锁簧、轨道和电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屏盒(1)的上盖的两侧与后侧均有固定板(4)(可任意数个),内部两端各焊有滑轨(3),两个拉簧(2)一端连在屏盒(1)的后盖上,一端连在里屏(17)的小孔(22)上;首屏(6)的下侧向前90°折起成拉手(7),上侧向后折180°为挂板(8),两侧的侧部各折成S形槽,两侧的上部各有三个长片,其中两边两个长片折90°成平台(9),中间的一个长片折弯成Z形锁道10;护屏11的上下两侧各前后反相折180°成挂板(12)、(13),两侧部及上侧部结构同首屏(6),下侧部的前面有一开口为锁口(14);尾屏(15)的上下两侧及两侧的侧部同护屏(11),两侧的上部各有一长片向后折90°成顶片(16);里屏(17)的上侧向后折90°成顶板(18),顶板(18)两端各有一向上折90°的上片(19);下侧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隐形防护屏,由屏盒、滑轨、拉簧、里屏、尾屏、护屏、首屏、控制板、锁板、锁簧、轨道和电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屏盒(1)的上盖的两侧与后侧均有固定板(4)(可任意数个),内部两端各焊有滑轨(3),两个拉簧(2)一端连在屏盒(1)的后盖上,一端连在里屏(17)的小孔(22)上;首屏(6)的下侧向前90°折起成拉手(7),上侧向后折180°为挂板(8),两侧的侧部各折成S形槽,两侧的上部各有三个长片,其中两边两个长片折90°成平台(9),中间的一个长片折弯成Z形锁道10;护屏11的上下两侧各前后反相折180°成挂板(12)、(13),两侧部及上侧部结构同首屏(6),下侧部的前面有一开口为锁口(14);尾屏(15)的上下两侧及两侧的侧部同护屏(11),两侧的上部各有一长片向后折90°成顶片(16);里屏(17)的上侧向后折90°成顶板(18),顶板(18)两端各有一向上折90°的上片(19),下侧向后折成U形支撑板(20),支撑板(20)两端各有一垂直向下的折片(21),(17)两侧各向后折180°,里屏(17)上有两小孔(22);锁板20的两侧为外档板(27)与内档板(29),侧部有一Δ形突起为锁卡(30),外档板(27)与锁道(10)之间有锁簧(28);微电机(23)、胶轮(24),压轮(25)均固定在屏盒1上,压轮(25)的外侧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在屏盒(1)的前盖内侧,两个轨道(5)分别固定在门或窗的两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衡
申请(专利权)人:岳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