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绞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16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绞线连接器。包括连接套筒、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密封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密封组件均关于连接套筒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中部开有楔形通孔且通孔孔径由内向外依次减小,在第一支座楔形通孔中设有楔形套,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丝杠和支板,丝杠为旋向相反的双向丝杠,支板设在第一连接组件的内侧,丝杠设在支板内侧,支板中部设有定位块,在定位块两侧、丝杠上对称设有滑座,在滑座上设有夹持块,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挡板和螺钉,密封盖通过螺纹连接与连接套筒连接,挡板设在密封盖与第一支座之间且通过螺钉与第一支座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牢固、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绞线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钢绞线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绞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当预应力混凝土的工程过长时,在混凝土端部张拉预应力钢绞线会造成较大的预应力损失,需要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分段张拉预应力钢绞线,以减少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预应力损失。目前,现有的钢绞线连接器的锚固端的锚件与锚环之间易进水泥浆,导致钢绞线在张拉前和张拉过程中锚固端夹持不紧,从而造成张拉过程中钢绞线被拉脱,影响张拉力的建立,现有钢绞线连接器在装配过程中锚固端与连接套筒之间的强度不够高,容易造成钢筋与连接器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连接牢固、不易脱落的钢绞线连接器。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绞线连接器包括连接套筒,在连接套筒中设有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密封组件均关于连接套筒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在第二连接组件外侧,所述密封组件设在第一连接组件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中部开有楔形通孔且通孔孔径由内向外依次减小,在第一支座楔形通孔中设有楔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绞线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套筒(1),在连接套筒(1)中设有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密封组件(4),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密封组件(4)均关于连接套筒(1)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设在第二连接组件(3)外侧,所述密封组件(4)设在第一连接组件(2)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支座(2‑1),第一支座(2‑1)中部开有楔形通孔且通孔孔径由内向外依次减小,在第一支座(2‑1)楔形通孔中设有楔形套(2‑2),在第一支座(2‑1)外端侧壁上对称设有一组螺纹孔(2‑3),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丝杠(3‑1)和支板(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绞线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套筒(1),在连接套筒(1)中设有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密封组件(4),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和密封组件(4)均关于连接套筒(1)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设在第二连接组件(3)外侧,所述密封组件(4)设在第一连接组件(2)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支座(2-1),第一支座(2-1)中部开有楔形通孔且通孔孔径由内向外依次减小,在第一支座(2-1)楔形通孔中设有楔形套(2-2),在第一支座(2-1)外端侧壁上对称设有一组螺纹孔(2-3),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丝杠(3-1)和支板(3-2),所述丝杠(3-1)为上、下部旋向相反的双向丝杠,所述支板(3-2)设在第一连接组件(2)的内侧,所述丝杠(3-1)设在支板(3-2)内侧,所述支板(3-2)中部设有定位块(3-4),在定位块(3-4)两侧、丝杠(3-1)上对称设有滑座(3-3),在滑座(3-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彪杨其升杨其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达陆钢绞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