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雀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047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包括底板、挡板和连接柱,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板的四面均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下侧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底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连接柱插接于第一插槽的内腔,相邻两组挡板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板和底板之间利用连接柱连接,连接柱包括的第一弹簧可以有效缓解挡板下端的冲击了,挡板与挡板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连接块外端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可以缓解挡板上端的冲击力,因而可以有效的缓解冲撞,同时受到力后底板会通过移动轮发生移动,有效的保护了临时红绿灯,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爆井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
技术介绍
在十字路口,四面都悬挂着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它是不出声的"交通警察"。红绿灯是国际统一的交通信号灯。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交叉路口,几个方向来的车都汇集在这儿,有的要直行,有的要拐弯,到底让谁先走,这就是要听从红绿灯指挥。红灯亮,禁止直行或左转弯,在不碍行人和车辆情况下,允许车辆右转弯;绿灯亮,允许车辆直行或转弯;黄灯亮,超过路口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外,可以继续通行;黄灯闪烁时,警告车辆注意安全,现有的一些路口红绿灯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使用临时的红绿灯,临时的红绿灯需要使用护栏进行防护,现有的护栏结构比较固定,不具备防冲撞的功能,而且体积较大,在运输的时候操作麻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一些路口红绿灯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使用临时的红绿灯,临时的红绿灯需要使用护栏进行防护,现有的护栏结构比较固定,不具备防冲撞的功能,而且体积较大,在运输的时候操作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包括底板、挡板和连接柱,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板的四面均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下侧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底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连接柱插接于第一插槽的内腔,相邻两组挡板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挡板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外壁安装有反光条,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右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固定柱插接于第一连接槽的内腔且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一连接槽的内腔底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连接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的外端连接有第五连接柱,所述第五连接柱离第四连接柱近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四连接柱插接于第二连接槽的内腔且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二连接槽的内腔底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底部通过铰链和第二底板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二插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连接柱插接于第二插槽的内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通过挡板和底板之间利用连接柱连接,连接柱包括的第一弹簧可以有效缓解挡板下端的冲击了,挡板与挡板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连接块外端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可以缓解挡板上端的冲击力,因而可以有效的缓解冲撞,同时受到力后底板会通过移动轮发生移动,有效的保护了临时红绿灯。2.本技术的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通过挡板和底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挡板和挡板之间可拆卸,通过底板可折叠,使得装置的体积可有效的减小,从而使得携带运输方便。3.本技术的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通过挡板外壁安装有防护垫,可以对电瓶车发生撞击时,保护驾驶员不受到过多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的挡板侧壁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移动轮;3、挡板;4、连接柱;5、连接块;6、防护垫;7、反光条;8、第一插槽;9、第一固定柱;10、第三固定柱;11、第二固定柱;12、第一连接槽;13、第一弹簧;14、第四连接柱;15、第五连接柱;16、第二连接槽;17、第二弹簧;18、第一底板;19、第二底板;20、铰链;21、第二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包括底板1、挡板3和连接柱4,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底板1的四面均安装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内壁下侧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底板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槽8,所述连接柱4插接于第一插槽8的内腔,相邻两组挡板3之间通过连接块5连接,所述挡板3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垫6,所述防护垫6的外壁安装有反光条7,所述连接柱4包括第一固定柱9,所述第一固定柱9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柱11,所述第二固定柱11的右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柱10,所述第三固定柱10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2,所述第二固定柱11插接于第一连接槽12的内腔且通过第一弹簧13和第一连接槽12的内腔底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块5的两端均连接有第四连接柱14,所述第四连接柱14的外端连接有第五连接柱15,所述第五连接柱15离第四连接柱14近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6,所述第四连接柱14插接于第二连接槽16的内腔且通过第二弹簧17和第二连接槽16的内腔底部连接。其中,所述底板1包括第一底板18和第二底板19,所述第一底板18底部通过铰链20和第二底板19铰接。其中,所述挡板3的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二插槽21。其中,所述第五连接柱15插接于第二插槽21的内腔。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四组挡板3利用连接柱4插接于第一插槽8内,然后利用连接块5将连接块5外端连接第五固定柱15插接于第二插槽21内将几组挡板3进行连接,然后将红绿灯放置于底板1的顶部进行固定使用即可,通过反光条7可以达到醒目的效果,当受到汽车的冲撞的时候,通过挡板3底部的连接柱4包括的第一固定柱9会带动第二固定柱11压缩第一弹簧12,从而进行缓解冲击力,同时通过连接块5带动第三固定柱14压缩第二弹簧17进行缓解,双重缓解,使得得到保护,同时受到外力的时候,底板1底部的移动轮2会发生移动,使得减轻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使得红绿灯得到有效的保护,当不使用的时候,通过挡板3和底板1以及挡板3和挡板3之间均是插接,将挡板3拆卸即可,然后将底板1折叠,有效的减小体积,使得携带运输方便,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包括底板(1)、挡板(3)和连接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底板(1)的四面均安装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内壁下侧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底板(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槽(8),所述连接柱(4)插接于第一插槽(8)的内腔,相邻两组挡板(3)之间通过连接块(5)连接,所述挡板(3)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垫(6),所述防护垫(6)的外壁安装有反光条(7),所述连接柱(4)包括第一固定柱(9),所述第一固定柱(9)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柱(11),所述第二固定柱(11)的右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柱(10),所述第三固定柱(10)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2),所述第二固定柱(11)插接于第一连接槽(12)的内腔且通过第一弹簧(13)和第一连接槽(12)的内腔底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护栏,包括底板(1)、挡板(3)和连接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底板(1)的四面均安装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内壁下侧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底板(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槽(8),所述连接柱(4)插接于第一插槽(8)的内腔,相邻两组挡板(3)之间通过连接块(5)连接,所述挡板(3)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垫(6),所述防护垫(6)的外壁安装有反光条(7),所述连接柱(4)包括第一固定柱(9),所述第一固定柱(9)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柱(11),所述第二固定柱(11)的右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柱(10),所述第三固定柱(10)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2),所述第二固定柱(11)插接于第一连接槽(12)的内腔且通过第一弹簧(13)和第一连接槽(12)的内腔底部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雀
申请(专利权)人:孔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