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793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竖隔板和第二竖隔板间隔安装于箱体且自箱体顶壁朝下延伸,以将箱体内腔自左至右分隔成分离腔、消能腔和吸附腔,消能腔可阻缓液体流速,吸附腔设有吸附材料以吸附液体中的油液和/或杂质,第一竖隔板的下端间隔箱体底壁设置,第二竖隔板的下端延伸至箱体底壁;斜板组将分离腔自上至下分隔成上腔段和下腔段以阻缓液体从上腔段进入下腔段;进水管设于箱体左侧的上端且连通分离腔;出油管设于分离腔且位于斜板组上方;第一排水管设于第二竖隔板的上端且连通消能腔和吸附腔;以及出水管设于箱体右侧的上端且连通吸附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废水处理的
,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内一般设有多台大型变压器,全部的变压器的含油量可达数百吨,变压器内的事故油若泄漏而未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因此一般都设有用于储存泄漏事故油的油污储存池,但由于现有的油污储存池一般埋于地下,容易灌入大量的雨水或者地表水,形成含油废水,使得油污储存池内的事故油无法直接使用,油污储存池内的废水也无法直接排放,需要进行油水分离处理,但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一般结构复杂,且油水分离效率低,使分离后的水体仍不符合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竖隔板以及第二竖隔板,自左至右依次间隔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自所述箱体顶壁朝下延伸,用以将所述箱体的内腔自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分离腔、消能腔以及吸附腔,其中,所述消能腔用于阻缓液体的流速,所述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用以吸附液体中的油液和/或杂质,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间隔所述箱体的底壁设置,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壁;斜板组,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以将所述分离腔自上至下分隔成上腔段和下腔段,用于阻缓液体从所述上腔段进入所述下腔段;进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分离腔;出油管,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且位于所述斜板组的上方;第一排水管,设于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上端,连通所述消能腔和所述吸附腔;以及,出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右侧,连通所述吸附腔。优选地,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还包括:竖挡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壁,所述竖挡板位于所述分离腔内且靠近所述第一竖隔板设置;第一斜板,设于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且向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以及,第二斜板,设于所述竖挡板的上端且向上朝右倾斜延伸设置,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板形成过水通道。优选地,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竖隔板,所述第三竖隔板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且自所述箱体的顶壁朝下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壁,用以将所述吸附腔自左至右分隔成吸油腔以及净化腔,其中,所述第三竖隔板的下端设有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吸油腔和所述净化腔,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右侧的上端,且所述吸油腔内设有吸油纸组,所述净化腔内填充有活性炭。优选地,所述吸油纸组包括多张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吸油纸,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自上至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或者每一所述吸油纸自上至下朝右倾斜延伸设置;其中,每一所述吸油纸的倾斜角为15°~45°。优选地,每一所述吸油纸的纵向截面呈锯齿形状设置。优选地,沿左右向相邻的两张所述吸油纸之间的距离为0.2m~0.5m。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由椰壳经煅烧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竖管和横管,其中,所述竖管设于所述消能腔内,且所述竖管的上端具有进水口,所述竖管的下端与所述横管的左端连通,所述横管的右端具有出水口,且所述横管的右端向右延伸至所述吸附腔。优选地,所述出油管的上端向上呈逐渐朝外倾斜延伸以形成进油管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腔内的所述斜板组可将所述液体分离成含少量油液的废水以及油液,所述油液直接经所述出油管排出,所述废水通过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进入所述消能腔,且需汇集到液面高于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口的位置后才可进入所述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的所述吸附材料可吸附所述废水中残余的油液和/或杂质,获得满足排放标准的水体并通过所述出水管排出,具有结构简单且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出油管的纵向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现有的变电站内通常设置有油污储存池来储存泄漏的事故油,但所述油污储存池内通常容易灌入大量的雨水或其他地表水,形成含油废水,使得所述油污储存池内的事故油无法直接使用,尽管经过静置后的含油废水可进行初步的油水分层,但处于下层的所述液体中仍含有部分油液,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否则无法直接进行排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应用于各变电站,且一般配合所述变电站内的油污储存池200使用,当所述油污储存池200内的液位达到预设的最高液位时,利用潜污泵6将所述油污储存池200内经过初步油水分层后处于下层的液体抽取至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以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由于所述液体中主要混合有废水以及油液,为便于理解,以下将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内的液体统称为含油废水,以及将经过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处理后的液体统称为水体。具体地,所述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100包括箱体1、第一竖隔板11、第二竖隔板12、斜板组21、进水管51、出油管52、第一排水管53以及出水管55。其中,所述箱体1为可移动的箱体,以适应变电站内有限的、可用于活动的空余空间,且有利于配合所述油污储存池200常规的间歇式抽取含油废水的特点。所述第一竖隔板11和所述第二竖隔板12自左至右依次间隔安装于所述箱体1内,且自所述箱体1的顶壁朝下延伸,用以将所述箱体1的内腔自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分离腔2、消能腔3以及吸附腔,其中,所述消能腔3用于阻缓含油废水的流速,防止含油废水过于湍急而将油液打散成直径较小的油滴,使所述油滴容易穿过空隙而错过油水分离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竖隔板以及第二竖隔板,自左至右依次间隔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自所述箱体顶壁朝下延伸,用以将所述箱体的内腔自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分离腔、消能腔以及吸附腔,其中,所述消能腔用于阻缓液体的流速,所述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用以吸附液体中的油液和/或杂质,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间隔所述箱体的底壁设置,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壁;斜板组,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以将所述分离腔自上至下分隔成上腔段和下腔段,用于阻缓液体从所述上腔段进入所述下腔段;进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分离腔;出油管,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且位于所述斜板组的上方;第一排水管,设于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上端,连通所述消能腔和所述吸附腔;以及,出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右侧,连通所述吸附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竖隔板以及第二竖隔板,自左至右依次间隔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自所述箱体顶壁朝下延伸,用以将所述箱体的内腔自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分离腔、消能腔以及吸附腔,其中,所述消能腔用于阻缓液体的流速,所述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用以吸附液体中的油液和/或杂质,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间隔所述箱体的底壁设置,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底壁;斜板组,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以将所述分离腔自上至下分隔成上腔段和下腔段,用于阻缓液体从所述上腔段进入所述下腔段;进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分离腔;出油管,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且位于所述斜板组的上方;第一排水管,设于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上端,连通所述消能腔和所述吸附腔;以及,出水管,设于所述箱体右侧,连通所述吸附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挡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壁,所述竖挡板位于所述分离腔内且靠近所述第一竖隔板设置;第一斜板,设于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下端且向下朝左倾斜延伸设置;以及,第二斜板,设于所述竖挡板的上端且向上朝右倾斜延伸设置,用以与所述第一斜板形成过水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竖隔板,所述第三竖隔板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且自所述箱体的顶壁朝下延伸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子夜李辉姚娜陈江黄响亮彭川邱勇智丁傲赵渐进吴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孝感科先电力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