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式触发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342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力装置,具体为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式触发助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布置于箱体上的传动部分、绕线筒部分、蓄力箱部分及控制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骑行时蓄力,蓄力过程中经过多个双联齿轮的多级传递,蓄力非常省力,蓄力达到极限后可自动停止蓄力,蓄力结束后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随时释放能量(助力),助力上坡骑行,起到省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式触发助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力装置,具体为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式触发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人们短途出行和锻炼身体时都经常使用的骑行工具,但是在路面存在坡度的情况下,自行车的行进就变得非常费力,需要耗费骑行者大量的体力,导致骑行者的体力提前耗尽,这样就不利于骑行者进行更久时间的骑行,现需要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来给骑行者增加力量,在坡道上骑行时给骑行者提供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式触发助力装置,使骑行者在坡道上骑行时增加助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式触发助力装置,包括箱体,布置于箱体上的传动部分、绕线筒部分、蓄力箱部分及控制部分;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可轴向移动的中间轴,在中间轴上的右侧从右往左依次固定有一轴齿轮、二轴齿轮、三轴齿轮;同时在中间轴上的右侧从右往左依次套有空心的一轴、二轴、三轴,空心的一轴、二轴、三轴分别设置有内齿圈;当中间轴偏左时,一轴齿轮、三轴齿轮分别与一轴、三轴上的内齿圈啮合;当中间轴偏右时,一轴齿轮、二轴齿轮分别与一轴、二轴上的内齿圈啮合;一轴、二轴、三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上;一轴上固定有链轮,二轴上固定有输出从动齿轮;三轴上右侧固定有主动齿轮,左侧间隙配合有过渡齿轮,中间间隙配合有二个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大齿靠右小齿靠左;在箱体或蓄力箱上固定有定轴,定轴上间隙配合有三个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大齿靠右小齿靠左;定轴上右侧的双联齿轮的大齿与三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左侧的双联齿轮的小齿与三轴上的过渡齿轮啮合,其它齿与三轴上的二个双联齿轮依次啮合;在箱体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辅助轴,辅助轴上固定有输出主动齿轮,输出主动齿轮与二轴上的输出从动齿轮啮合,辅助轴上还通过滑键安装有辅助齿轮,辅助齿轮由拨叉控制;在过渡齿轮的左侧固定有同轴心的棘爪,棘爪与三轴间隙配合,棘爪上的棘轮受锁板控制;所述的绕线筒部分包括绕线筒,中间轴的左侧穿过绕线筒的轴心孔并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绕线筒上,绕线筒的左侧沿轴心线设置有安装槽;位于安装槽中的中间轴部分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右端顶在绕线筒上,左端由弹簧座限位,弹簧座通过螺纹或定位销固定在中间轴上,中间轴的左端端头为半球状;绕线筒的右端与棘爪固定,绕线筒上缠绕有拉索;所述的蓄力箱部分包括固定于箱体上的蓄力箱,所述的蓄力箱包括两侧的侧板、与两侧侧板固定连接的后板;蓄力箱中布置有蓄力弹簧,蓄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蓄力箱的后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拉板上,拉板与拉索连接并在蓄力箱中前后移动;在蓄力箱两侧侧板的前后部分设置有水平的前后滑槽,前后滑槽中对应布置有前横杆、后横杆,拉板移动到蓄力箱的前后部时可对应触碰到前横杆、后横杆并推动前横杆、后横杆移动;在蓄力箱一侧侧板的前部铰接有前推杆,前推杆的上端与前横杆的一端铰接,前推杆的下端处于自由状态并在摆动过程中可触碰到中间轴左端半球状的端头并保持;在蓄力箱同一侧侧板的后部铰接有后推杆,后推杆的上端与后横杆的一端铰接,后推杆的下端弯向前推杆的下端,后推杆的下端也处于自由状态并在摆动过程中可触碰到前推杆的下端;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锁板、拨叉,锁板与滑架滑动配合,滑架固定在箱体上;锁板的前端顶在棘轮外缘上,后端固定到压缩弹簧的一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箱体上,锁板的后端还连接有助力拉绳,助力拉绳的另一端布置于自行车车头上,拉动助力拉绳后棘轮、棘爪便可旋转;松开助力拉绳,锁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便会锁住棘轮;拨叉铰接在箱体上,拨叉的一边连接拉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箱体上;拨叉的另一边连接换挡拉绳,换挡拉绳的另一端布置于自行车车头上,拉动换挡拉绳后拨叉使辅助齿轮轴向滑动与定轴中间的双联齿轮的大齿啮合;松开换挡拉绳,拨叉在拉簧的作用下便会使辅助齿轮处于空挡。本技术可在骑行时蓄力,蓄力过程中经过多个双联齿轮的多级传递,蓄力非常省力,蓄力达到极限后可自动停止蓄力,蓄力结束后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随时释放能量(助力),助力上坡骑行,起到省力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三轴、定轴上齿轮传动结构简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轴、二轴、三轴、中间轴及其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链轮,2一轴,3二轴,4三轴,5中间轴,6输出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8定轴,9双联齿轮,10过渡齿轮,11拨叉,12绕线筒,13拉索,14蓄力箱,15拉板,16蓄力弹簧,17前横杆,18后横杆,19前推杆,20后推杆,21拉簧,22助力拉绳,23辅助轴,24辅助齿轮,25输出主动齿轮,26锁板,27滑架,28压缩弹簧,29一轴齿轮,30二轴齿轮,31三轴齿轮,32安装槽,33弹簧座,34复位弹簧,35换挡拉绳,36棘爪,37棘轮,38箱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箱体38,布置于箱体38上的传动部分、绕线筒部分、蓄力箱部分及控制部分。所述的传动部分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所示,一轴2、二轴3、三轴4、中间轴5位于同一轴心线上,链轮1安装于一轴2的一端并与其键连接,一轴2通过轴承安装于箱体38侧壁上,二轴3以及三轴4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38上,输出从动齿轮6安装于二轴3上并与其键连接;一轴2、二轴3、三轴4均为旋转轴且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间轴5穿装在一轴2、二轴3、三轴4内,中间轴5的右侧从右往左依次固定有一轴齿轮29、二轴齿轮30、三轴齿轮31,一轴2、二轴3、三轴4上分别设置有内齿圈,当中间轴5偏左时,一轴齿轮29、三轴齿轮31分别与一轴2、三轴4上的内齿圈啮合;当中间轴5偏右时,一轴齿轮29、二轴齿轮30分别与一轴2、二轴3上的内齿圈啮合;主动齿轮7安装于三轴4右侧且与其键连接,过渡齿轮10安装于三轴4左侧且与其转动配合;在三轴4中间转动配合二个双联齿轮9,双联齿轮9的大齿靠右小齿靠左;在蓄力箱14的一侧固定有定轴8,定轴8上转动配合有三个双联齿轮9,双联齿轮9的大齿靠右小齿靠左;定轴8上右侧的双联齿轮9的大齿与三轴4上的主动齿轮7啮合,左侧的双联齿轮9的小齿与三轴4上的过渡齿轮10啮合,其它齿与三轴4上的二个双联齿轮9依次啮合;在箱体38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辅助轴23,辅助齿轮24与辅助轴23滑键连接,输出主动齿轮25安装于辅助轴23上,并与辅助轴23键连接,辅助齿轮24与定轴8上中间双联齿轮9的大齿啮合或者不齿啮(空挡),输出主动齿轮25与二轴3上的输出从动齿轮6啮合;在过渡齿轮10的左侧固定有同轴心的棘爪36,棘爪36与三轴4间隙配合,棘爪36上的棘轮37受锁板26控制。所述的绕线筒部分如图1、图7所示,中间轴5的左侧穿过绕线筒12的轴心孔并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绕线筒12上,绕线筒12的左侧沿轴心线设置有安装槽32;位于安装槽32中的中间轴5部分套有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右端顶在绕线筒12上,左端由弹簧座33限位,弹簧座33通过定位销固定在中间轴5上,中间轴5的左端端头为半球状;绕线筒12的右端与棘爪36固定,绕线筒12上缠绕有拉索13。所述的蓄力箱部分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所述的蓄力箱14固定在箱体38上,包括两侧的侧板、与两侧侧板固定连接的后板;蓄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式触发助力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体,布置于箱体上的传动部分、绕线筒部分、蓄力箱部分及控制部分;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可轴向移动的中间轴,在中间轴上的右侧从右往左依次固定有一轴齿轮、二轴齿轮、三轴齿轮;同时在中间轴上的右侧从右往左依次套有空心的一轴、二轴、三轴,空心的一轴、二轴、三轴分别设置有内齿圈;当中间轴偏左时,一轴齿轮、三轴齿轮分别与一轴、三轴上的内齿圈啮合;当中间轴偏右时,一轴齿轮、二轴齿轮分别与一轴、二轴上的内齿圈啮合;一轴、二轴、三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上;一轴上固定有链轮,二轴上固定有输出从动齿轮;三轴上右侧固定有主动齿轮,左侧间隙配合有过渡齿轮,中间间隙配合有二个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大齿靠右小齿靠左;在箱体或蓄力箱上固定有定轴,定轴上间隙配合有三个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大齿靠右小齿靠左;定轴上右侧的双联齿轮的大齿与三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左侧的双联齿轮的小齿与三轴上的过渡齿轮啮合,其它齿与三轴上的二个双联齿轮依次啮合;在箱体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辅助轴,辅助轴上固定有输出主动齿轮,输出主动齿轮与二轴上的输出从动齿轮啮合,辅助轴上还通过滑键安装有辅助齿轮,辅助齿轮由拨叉控制;在过渡齿轮的左侧固定有同轴心的棘爪,棘爪与三轴间隙配合,棘爪上的棘轮受锁板控制;所述的绕线筒部分包括绕线筒,中间轴的左侧穿过绕线筒的轴心孔并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绕线筒上,绕线筒的左侧沿轴心线设置有安装槽;位于安装槽中的中间轴部分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右端顶在绕线筒上,左端由弹簧座限位,弹簧座通过螺纹或定位销固定在中间轴上,中间轴的左端端头为半球状;绕线筒的右端与棘爪固定,绕线筒上缠绕有拉索;所述的蓄力箱部分包括固定于箱体上的蓄力箱,所述的蓄力箱包括两侧的侧板、与两侧侧板固定连接的后板;蓄力箱中布置有蓄力弹簧,蓄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蓄力箱的后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拉板上,拉板与拉索连接并在蓄力箱中前后移动;在蓄力箱两侧侧板的前后部分设置有水平的前后滑槽,前后滑槽中对应布置有前横杆、后横杆,拉板移动到蓄力箱的前后部时可对应触碰到前横杆、后横杆并推动前横杆、后横杆移动;在蓄力箱一侧侧板的前部铰接有前推杆,前推杆的上端与前横杆的一端铰接,前推杆的下端处于自由状态并在摆动过程中可触碰到中间轴左端半球状的端头并保持;在蓄力箱同一侧侧板的后部铰接有后推杆,后推杆的上端与后横杆的一端铰接,后推杆的下端弯向前推杆的下端,后推杆的下端也处于自由状态并在摆动过程中可触碰到前推杆的下端;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锁板、拨叉,锁板与滑架滑动配合,滑架固定在箱体上;锁板的前端顶在棘轮外缘上,后端固定到压缩弹簧的一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箱体上,锁板的后端还连接有助力拉绳,助力拉绳的另一端布置于自行车车头上,拉动助力拉绳后棘轮、棘爪便可旋转;松开助力拉绳,锁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便会锁住棘轮;拨叉铰接在箱体上,拨叉的一边连接拉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箱体上;拨叉的另一边连接换挡拉绳,换挡拉绳的另一端布置于自行车车头上,拉动换挡拉绳后拨叉使辅助齿轮轴向滑动与定轴中间的双联齿轮的大齿啮合;松开换挡拉绳,拨叉在拉簧的作用下便会使辅助齿轮处于空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式触发助力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体,布置于箱体上的传动部分、绕线筒部分、蓄力箱部分及控制部分;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可轴向移动的中间轴,在中间轴上的右侧从右往左依次固定有一轴齿轮、二轴齿轮、三轴齿轮;同时在中间轴上的右侧从右往左依次套有空心的一轴、二轴、三轴,空心的一轴、二轴、三轴分别设置有内齿圈;当中间轴偏左时,一轴齿轮、三轴齿轮分别与一轴、三轴上的内齿圈啮合;当中间轴偏右时,一轴齿轮、二轴齿轮分别与一轴、二轴上的内齿圈啮合;一轴、二轴、三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上;一轴上固定有链轮,二轴上固定有输出从动齿轮;三轴上右侧固定有主动齿轮,左侧间隙配合有过渡齿轮,中间间隙配合有二个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大齿靠右小齿靠左;在箱体或蓄力箱上固定有定轴,定轴上间隙配合有三个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大齿靠右小齿靠左;定轴上右侧的双联齿轮的大齿与三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左侧的双联齿轮的小齿与三轴上的过渡齿轮啮合,其它齿与三轴上的二个双联齿轮依次啮合;在箱体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辅助轴,辅助轴上固定有输出主动齿轮,输出主动齿轮与二轴上的输出从动齿轮啮合,辅助轴上还通过滑键安装有辅助齿轮,辅助齿轮由拨叉控制;在过渡齿轮的左侧固定有同轴心的棘爪,棘爪与三轴间隙配合,棘爪上的棘轮受锁板控制;所述的绕线筒部分包括绕线筒,中间轴的左侧穿过绕线筒的轴心孔并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绕线筒上,绕线筒的左侧沿轴心线设置有安装槽;位于安装槽中的中间轴部分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右端顶在绕线筒上,左端由弹簧座限位,弹簧座通过螺纹或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花赵紫峰廖啸林古莹奎闫小鹏刘一飞吴基锴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