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864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包括支座和螺母,开口销、芯轴、压块和第二套筒,芯轴的一端为锥形端头,第二套筒设置在支座上,芯轴设在第二套筒内,开口销套在芯轴上且位于锥形端头与第二套筒之间,压块设置在支座上用于固定芯轴,螺母与芯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芯轴锥形端头挤压开口销改变开口销外径尺寸,从而达到仅通过一端操作实现快速拆卸安装工艺孔的目的,从而提高装配工作效率。

An Easy-to-disassemble Orientation Structure for Process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nient disassembly process hole position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nd nut, an opening pin, a mandrel, a pressing block and a second sleeve. One end of the mandrel is a conical end, the second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the mandrel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sleeve, the opening pin is arranged on the mandrel and between the conical end and the second sleeve, and the press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or fixing the mandrel. The nut is thread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mandrel;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opening pin is changed by extruding the opening pin at the conical end of the mandrel, so that the purpose of quick dis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process hole can be achieved only through one end opera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飞机部件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在飞机装配过程中,翼面类部件的装配非常普遍,而与图1所示类似的工艺孔定位也经常会遇到,即梁的一侧在装配工作完成以后处于封闭状态;以前主要采用一侧定位支撑,一侧用螺母和垫片拉紧等传统方式,这些传统的定位方式主要存在一个问题,即装配工作完成以后,定位器的螺母和垫片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使得定位器的拆卸非常困难,影响产品下架。中国专利号201620687001.2,公开了一种飞机翼肋间距保持装置。包含有框架、定位单元、抓紧单元、间距控制角座;使用时,吸盘吸附飞机产品的翼肋腹板面使其与翼肋辅助定位面紧密贴合,定位销确定支座准确位置,固定抓紧单元,保证了翼肋的间距尺寸满足产品装配要求,可进行下一步装配过程。本装置定位夹紧快速,工人使用简单,对于机翼肋产品工艺孔位置要求不高,且可用于不平行两翼肋间,具有通用性。但上述技术同样存在拆卸非常困难,影响产品下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而且避免了定位零件滞留产品内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包括支座和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口销、芯轴、压块和第二套筒,所述芯轴的一端为锥形端头,所述第二套筒设置在支座上,芯轴设在第二套筒内,开口销套在芯轴上且位于锥形端头与第二套筒之间,压块设置在支座上用于固定芯轴,螺母与芯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定位时,开口销穿过梁的工艺定位孔,旋转螺母,芯轴的锥形端头移动挤压开口销向径向方向张开,张开后的开口销紧压工艺定位孔,实现定位压紧;拆卸时,松开螺母,芯轴的锥形端头反向移动,开口销恢复复形变,芯轴和开口销穿过工艺孔脱离梁。还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在第二套筒上。所述螺母通过垫圈连接在芯轴上。所述压块通过螺纹销与支座进行压紧固定或拆卸时松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包括开口销、芯轴、压块和第二套筒,所述芯轴的一端为锥形端头,所述第二套筒设置在支座上,芯轴设在第二套筒内,开口销套在芯轴上且位于锥形端头与第二套筒之间,压块设置在支座上用于固定芯轴,螺母与芯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母,芯轴上下移动,锥形端头挤压开口销向径向方向张开,或使开口销复位,从而实现压紧定位或复位拆卸,整个定位器的拆卸仅在产品开放一侧就可以独立完成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作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垫片、螺母等零散件滞留在产品封闭一侧,提高装配质量并且规避安全风险,提高质量和安全性。本技术通过芯轴锥形端头挤压开口销改变开口销外径尺寸,从而达到仅通过一端操作实现快速拆卸安装工艺孔的目的,从而提高装配工作效率。2、本技术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在第二套筒上,并配合支座,通过两个套筒更好的控制芯轴的移动。3、本技术螺母通过垫圈连接在芯轴上,有利于对芯轴的控制;所述压块通过螺纹销与支座进行压紧固定或拆卸时松开,方便定位时,压块对芯轴的压紧,提高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的准备定位(或拆卸时)的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压紧工作状态图。图中标记:1.第一套筒、2.开口销、3.芯轴、4.垫圈、5.螺母、6.支座、7.压块、8.螺纹销、9.第二套筒,10、锥形端头,11、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而得。实施例1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支座6和螺母5,还包括开口销2、芯轴3、压块7和第二套筒9。芯轴3的一端为锥形端头10(即芯轴3包括一体成型的两段,一段为本体,另一段为锥形端头10,端头的直径大于本体的直径,端头与本体的的连接段形成锥形端头10,如图2所示),第二套筒9设置在支座6上,芯轴3设在第二套筒9内,芯轴3的长度大于第二套筒9的长度,芯轴3的本体段伸入第二套筒9内并伸出第二套筒9外,锥形端头10外于第二套筒9的外侧,开口销2套在芯轴3上,即开口销2位于锥形端10头与第二套筒9之间,压块7设置在支座6上用于固定芯轴3,螺母5与芯轴3的另一端(即芯轴3的本体端)螺纹连接;定位时(如图4所示),开口销2穿过梁11的工艺定位孔,旋转螺母5,芯轴3收紧,芯轴3的锥形端头10移动挤压开口销2向径向方向张开,张开后的开口销2紧压工艺定位孔,实现定位压紧;拆卸时,松开螺母5,芯轴3的锥形端头反向移动,开口销2恢复复形变,芯轴3和开口销2穿过工艺孔脱离梁(如图3所示)。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套筒1、垫圈4、螺纹销8,所述第一套筒1套在第二套筒9上。螺母5通过垫圈4连接在芯轴3上。压块7通过螺纹销8与支座6进行压紧固定或拆卸时松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包括支座(6)和螺母(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口销(2)、芯轴(3)、压块(7)和第二套筒(9),所述芯轴(3)的一端为锥形端头(10),所述第二套筒(9)设置在支座(6)上,芯轴(3)设在第二套筒(9)内,开口销(2)套在芯轴(3)上且位于锥形端头(10)与第二套筒(9)之间,压块(7)设置在支座(6)上用于固定芯轴(3),螺母(5)与芯轴(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定位时,开口销(2)穿过梁(11)的工艺定位孔,旋转螺母(5),芯轴(3)的锥形端头(10)移动挤压开口销(2)向径向方向张开,实现定位压紧;拆卸时,松开螺母(5),芯轴(3)的锥形端头(10)移动开口销(2)恢复形变,芯轴(3)和开口销(2)穿过工艺孔脱离梁(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卸便捷式工艺孔定位结构,包括支座(6)和螺母(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口销(2)、芯轴(3)、压块(7)和第二套筒(9),所述芯轴(3)的一端为锥形端头(10),所述第二套筒(9)设置在支座(6)上,芯轴(3)设在第二套筒(9)内,开口销(2)套在芯轴(3)上且位于锥形端头(10)与第二套筒(9)之间,压块(7)设置在支座(6)上用于固定芯轴(3),螺母(5)与芯轴(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定位时,开口销(2)穿过梁(11)的工艺定位孔,旋转螺母(5),芯轴(3)的锥形端头(10)移动挤压开口销(2)向径向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广毕修文杨国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