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mp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connector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ylinder, a second cylinder, a bottom plate, a clamping table, a support column, a first clamping block, a second clamping block, a third clamping block and a fourth clamping block.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are provided with sliders, a blowhole, a cylinder block and a blowhole, and a push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r of the first cylinder. A rocker three and a rocker four are arranged on the push rod one, a third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articulated seat three, a fourth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articulated seat four, a push rod two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 block of the second cylinder, a rocker one and a rocker two are arranged on the push rod two, a first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articulated seat one, and a second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articulated seat two.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djustability of clamping force in the processing of connectors, has accurate clamping accuracy, does not need complicated calibration and positioning,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low cost, easy oper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market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加工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器加工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然而大多数的连接器底座都是采用绝缘塑料制成,在实现连接器的自动化加工过程中,连接器的定位是制约自动化生产的一大因素,同时由于连接器的强度和可塑性不高,在加工中对连接器的夹持力度不能过大,而现有的连接器固定装置无法对连接器的夹持力进行控制,同时无法实现在夹持过程中的定位,每次夹持结束后都需要重新校准位置,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加工用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底板、夹持台、支撑柱、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底板上,第二气缸固定设置于夹持台上,所述底板与夹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5)、底板(2)、夹持台(3)、支撑柱(4)、第一夹持块(61)、第二夹持块(62)、第三夹持块(71)和第四夹持块(7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通过气缸固定座(11)固定设置于底板(2)上,第二气缸(5)固定设置于夹持台(3)上,所述底板(2)与夹持台(3)通过支撑柱(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5)上均设置有滑块(8)、气孔一(9)、缸体(26)和气孔二(10),第一气缸(1)上的气孔一(9)与第二气缸(5)上的气孔一(9)连接有同一个气动阀,第一气缸(1)上的气孔二(10)与第二气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5)、底板(2)、夹持台(3)、支撑柱(4)、第一夹持块(61)、第二夹持块(62)、第三夹持块(71)和第四夹持块(7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通过气缸固定座(11)固定设置于底板(2)上,第二气缸(5)固定设置于夹持台(3)上,所述底板(2)与夹持台(3)通过支撑柱(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5)上均设置有滑块(8)、气孔一(9)、缸体(26)和气孔二(10),第一气缸(1)上的气孔一(9)与第二气缸(5)上的气孔一(9)连接有同一个气动阀,第一气缸(1)上的气孔二(10)与第二气缸(5)上的气孔二(10)连接有同一个气动阀,所述第一气缸(1)上的滑块(8)上设置有推杆一(12),推杆一(12)上设置有摇杆三(13)和摇杆四(14),所述摇杆三(13)和摇杆四(14)一端分别连接有铰接座三(15)和铰接座四(16),摇杆三(13)和摇杆四(14)与推杆一(12)铰接,摇杆三(13)与铰接座三(15)铰接,摇杆四(14)与铰接座四(16)铰接,所述铰接座三(15)上设置有第三夹持块(71),铰接座四(16)上设置有第四夹持块(72),所述第二气缸(5)上的滑块(8)上设置有推杆二(17),所述推杆二(17)上设置有摇杆一(18)和摇杆二(19),所述摇杆一(18)和摇杆二(19)一端分别连接有铰接座一(24)和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兆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