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644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59
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包括高铁车顶与多对高动态转换器,每对高动态转换器分别固定安装在车顶的左右两侧,车顶顶面对应高动态转换器底部中间位置均开设而第一通孔,高动态转换器上部均套设有流线型的罩体,罩体开口朝下,第一通孔内均设有竖管,竖管的上端穿过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后与对应的罩体内顶部固定连接,竖管上端通过轴承套装圆环,圆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顶部,竖管的下端位于车顶内部,竖管不与其穿过的高动态转换器接触,罩体外周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风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都非常方便,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拆卸与维修等工作,还具备自发电供给能力,节约电能,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A High Dynamic Conversion Device for High-speed Broadband Private Network

A high dynamic conversion device for high-speed broadband dedicated network includes high-speed rail roof and multi-high dynamic converters. Each high dynamic converter is fix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roof.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high dynamic conver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top face of the roof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upper part of the high dynamic converter is provided with a streamlined cover body with the opening facing down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high dynamic converter and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corresponding hood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pipe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corresponding high dynamic converter through the bearing sleeve. The ring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corresponding high dynamic converter.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ical pipe is locat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ar roof. The vertical pipe does not contact with the high dynamic converter through which it passes. Several uniformly distributed wind bowls are fixed around the hood bod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dis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of staff, self-generating supply capacity,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铁移动通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运营高铁总里程已达2万公里,居世界首位,未来到2020年,运营里程数将达到14.5万公里以上。中国高铁是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一张王牌,未来必将掀起一股中国高铁风暴。但是高铁列车运营速度可达到350km/h以上,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方式高铁车厢内的用户通信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先进的高铁动力技术与落后的高铁信息服务技术方面的巨大矛盾,成为制约高铁进一步发展和走出去的瓶颈。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需要在高铁列车上安装高动态转换器,然而传统的高动态转换器往往简单的固定安装在车顶部,安装、拆卸与维修都不够方便,列车长时间运行后,高动态转换器容易松动,而且传统的高动态转换器不具有自供电能力,多个高动态转换器的安装会造成列车整体耗电量明显增加,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包括高铁车顶与多对高动态转换器,每对高动态转换器分别固定安装在车顶的左右两侧,车顶顶面对应高动态转换器底部中间位置均开设而第一通孔,高动态转换器上部均套设有流线型的罩体,罩体开口朝下,第一通孔内均设有竖管,竖管的上端穿过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后与对应的罩体内顶部固定连接,竖管上端通过轴承套装圆环,圆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顶部,竖管的下端位于车顶内部,竖管不与其穿过的高动态转换器接触,罩体外周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风碗,罩体外周靠近下端处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扰流板,车顶内顶部对应每对高动态转换器的下侧均设有扁平盒装的壳体,壳体上端开口,车顶内顶部对应壳体上端处均开设环形的插槽,壳体的上端能插入到对应的插槽内部,壳体上端内圈与外圈均固定安装环形的卡环,插槽内部对应卡环的位置均开设环形的卡槽,卡环能与对应的卡槽卡接配合,壳体上端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盲孔,盲孔内均设有竖杆,竖杆上通过直线轴承套装导向套,导向套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盲孔内部,盲孔内两侧均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均安装插杆,插槽内壁上对应插杆的位置均开设插孔,插杆的外端能与对应的插孔插接配合,插杆的内端与对应的竖杆侧部均通过斜向的连杆铰接连接,盲孔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电磁铁,竖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铁块,铁块能与对应的电磁铁吸附配合,壳体内底部固定安装竖向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竖管的下端均固定套装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均设有第一竖轴,第一竖轴的下端与对应的壳体内底部轴承活动连接,第一竖轴上均固定安装传动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与对应的传动齿轮啮合配合,壳体内底部固定安装蓄电池,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高动态转换器及电磁铁均与对应的蓄电池啮合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所述的竖管的上端与对应的罩体内顶部通过数根支架固定连接,竖管与对应的罩体内顶部留有间隙,竖管内均规定安装第二竖轴,第二竖轴外周固定安装螺旋叶片,壳体底面开设数个风孔。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所述的风孔内均固定安装单向阀。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所述的壳体为隔音材质制成。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所述的扰流板顶面为平面,扰流板底面为向下凸出的弧面。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所述的壳体底部固定安装数个灯体,灯体与蓄电池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所述的卡环为弹性材质制成。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所述的竖杆的下端与对应的盲孔内底部均通过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动态转换器使用高增益天线,高铁高速移动的过程中,空气通过多个风碗带动对应的罩体转动,罩体带动对应的竖管转动,竖管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啮合配合带动发电机工作,发电机将发出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蓄电池给高动态转换器及电磁铁的工作供电,电磁铁工作吸附对应的铁块,铁块使与其相连的竖杆上移至较高的位置,竖杆通过连杆带动对应的插杆插入到对应的插孔内,保证壳体与对应的插槽稳定的插接,从而保证壳体稳定的安装在车顶内顶部,同时高速气流通过扰流板给罩体一个下压力,该下压力通过竖管与圆环传递到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上,保证高动态转换器与车顶的连接稳定不易松动,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是通过插接的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巧妙的利用风能与空气动力学原理使其安装的稳定,并且能利用风能发电供给自身的使用,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需要拆卸本专利技术时,只需要电磁铁停止工作,插杆从对应的插孔内移出即可完成壳体的快速拆卸,便于对内部零件的更换与维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都非常方便,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拆卸与维修等工作,还具备自发电供给能力,节约电能,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随着高铁列车速度的增快,发电效率更高,高动态转换器的安装更加的稳定,不易因高速的运行而出现高动态转换器的松动,蓄电池额外的电能还能供车内其他的用电设备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如图所示,包括高铁车顶1与多对高动态转换器2,每对高动态转换器2分别固定安装在车顶1的左右两侧,车顶1顶面对应高动态转换器2底部中间位置均开设而第一通孔3,高动态转换器2上部均套设有流线型的罩体4,罩体4开口朝下,第一通孔3内均设有竖管5,竖管5的上端穿过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2后与对应的罩体4内顶部固定连接,竖管5上端通过轴承套装圆环6,圆环6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2顶部,竖管5的下端位于车顶1内部,竖管5不与其穿过的高动态转换器2接触,罩体4外周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风碗7,罩体4外周靠近下端处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扰流板8,车顶1内顶部对应每对高动态转换器2的下侧均设有扁平盒装的壳体9,壳体9上端开口,车顶1内顶部对应壳体9上端处均开设环形的插槽10,壳体9的上端能插入到对应的插槽10内部,壳体9上端内圈与外圈均固定安装环形的卡环11,插槽10内部对应卡环11的位置均开设环形的卡槽12,卡环11能与对应的卡槽12卡接配合,壳体9上端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盲孔13,盲孔13内均设有竖杆14,竖杆14上通过直线轴承套装导向套15,导向套15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盲孔13内部,盲孔13内两侧均开设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内均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铁车顶(1)与多对高动态转换器(2),每对高动态转换器(2)分别固定安装在车顶(1)的左右两侧,车顶(1)顶面对应高动态转换器(2)底部中间位置均开设而第一通孔(3),高动态转换器(2)上部均套设有流线型的罩体(4),罩体(4)开口朝下,第一通孔(3)内均设有竖管(5),竖管(5)的上端穿过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2)后与对应的罩体(4)内顶部固定连接,竖管(5)上端通过轴承套装圆环(6),圆环(6)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2)顶部,竖管(5)的下端位于车顶(1)内部,竖管(5)不与其穿过的高动态转换器(2)接触,罩体(4)外周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风碗(7),罩体(4)外周靠近下端处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扰流板(8),车顶(1)内顶部对应每对高动态转换器(2)的下侧均设有扁平盒装的壳体(9),壳体(9)上端开口,车顶(1)内顶部对应壳体(9)上端处均开设环形的插槽(10),壳体(9)的上端能插入到对应的插槽(10)内部,壳体(9)上端内圈与外圈均固定安装环形的卡环(11),插槽(10)内部对应卡环(11)的位置均开设环形的卡槽(12),卡环(11)能与对应的卡槽(12)卡接配合,壳体(9)上端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盲孔(13),盲孔(13)内均设有竖杆(14),竖杆(14)上通过直线轴承套装导向套(15),导向套(15)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盲孔(13)内部,盲孔(13)内两侧均开设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内均安装插杆(17),插槽(10)内壁上对应插杆(17)的位置均开设插孔(18),插杆(17)的外端能与对应的插孔(18)插接配合,插杆(17)的内端与对应的竖杆(14)侧部均通过斜向的连杆(19)铰接连接,盲孔(1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电磁铁(20),竖杆(14)的上端均固定安装铁块(21),铁块(21)能与对应的电磁铁(20)吸附配合,壳体(9)内底部固定安装竖向的发电机(22),发电机(22)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第一齿轮(23),竖管(5)的下端均固定套装第二齿轮(24),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24)之间均设有第一竖轴(25),第一竖轴(25)的下端与对应的壳体(9)内底部轴承活动连接,第一竖轴(25)上均固定安装传动齿轮(26),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24)均与对应的传动齿轮(26)啮合配合,壳体(9)内底部固定安装蓄电池(27),发电机(22)与蓄电池(27)相连,高动态转换器(2)及电磁铁(20)均与对应的蓄电池(27)啮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宽带专网高动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铁车顶(1)与多对高动态转换器(2),每对高动态转换器(2)分别固定安装在车顶(1)的左右两侧,车顶(1)顶面对应高动态转换器(2)底部中间位置均开设而第一通孔(3),高动态转换器(2)上部均套设有流线型的罩体(4),罩体(4)开口朝下,第一通孔(3)内均设有竖管(5),竖管(5)的上端穿过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2)后与对应的罩体(4)内顶部固定连接,竖管(5)上端通过轴承套装圆环(6),圆环(6)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高动态转换器(2)顶部,竖管(5)的下端位于车顶(1)内部,竖管(5)不与其穿过的高动态转换器(2)接触,罩体(4)外周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风碗(7),罩体(4)外周靠近下端处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扰流板(8),车顶(1)内顶部对应每对高动态转换器(2)的下侧均设有扁平盒装的壳体(9),壳体(9)上端开口,车顶(1)内顶部对应壳体(9)上端处均开设环形的插槽(10),壳体(9)的上端能插入到对应的插槽(10)内部,壳体(9)上端内圈与外圈均固定安装环形的卡环(11),插槽(10)内部对应卡环(11)的位置均开设环形的卡槽(12),卡环(11)能与对应的卡槽(12)卡接配合,壳体(9)上端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盲孔(13),盲孔(13)内均设有竖杆(14),竖杆(14)上通过直线轴承套装导向套(15),导向套(15)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盲孔(13)内部,盲孔(13)内两侧均开设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内均安装插杆(17),插槽(10)内壁上对应插杆(17)的位置均开设插孔(18),插杆(17)的外端能与对应的插孔(18)插接配合,插杆(17)的内端与对应的竖杆(14)侧部均通过斜向的连杆(19)铰接连接,盲孔(1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电磁铁(20),竖杆(14)的上端均固定安装铁块(21),铁块(21)能与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