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硬化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39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48
一种防静电硬化膜,包括一透明基材和涂布在透明基材两面的两个底层,及涂布在第二底层上的防静电层和涂布在防静电层上的硬化层,所述防静电层是由含有聚氨酯树脂和碳纳米管的涂布液固化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静电硬化膜具有光线透过率高、电阻值低、耐划伤等性能,能有效解决普通硬化膜由于表面电阻值高而吸附杂质、灰尘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屏幕保护领域。

An Anti-static Hardening Film

An anti-static hardening film comprises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and two bottom layers co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ransparent substrate, an anti-static layer coated on the second bottom layer and a hardening layer coated on the anti-static layer. The anti-static layer is formed by curing the coating solution containing polyurethane resin and carbon nanotubes. The anti-static hardening fil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properties of high light transmittance, low resistance value, scratch resistance, etc. It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adsorbing impurities and dust due to the high surface resistance value of the ordinary hardening film,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screen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硬化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尤其是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防静电硬化膜。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由于在加工性、质量、成本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体积电阻率高,容易产生静电,从而会引发灰尘异物附着、薄膜彼此吸附、印刷不良等问题,因此需要改善薄膜表面特性之后使用。通常是在切片中添加防静电材料或者在薄膜表面涂布一层含有防静电材料的底涂层,所用的防静电材料一般有金属氧化物或者锂盐、铵盐等表面活性剂。添加金属氧化物会影响薄膜的透光性和颜色,限制了薄膜的应用范围;添加锂盐、铵盐等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持久性差,对环境温湿度比较敏感,耐热性差,且容易在薄膜表面渗出,发生粘连等表观弊病。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制作的薄膜虽然有了防静电功能,但是薄膜表面硬度低,抗划伤性能差,限制其使用范围。中国专利CN103351677A将抗静电助剂、氟助剂添加到辐射固化涂料中,通过雾面辊压印出防眩光效果,同时兼具抗静电、防污效果,这种将抗静电助剂添加到涂料中的方法可以达到防静电功能,但在耐温、耐湿度测试后,存在透明性和防静电性变差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2991056A中通过添加导电粒子使涂层具有防静电性,但如掺锑二氧化锡、掺铟二氧化锡等导电粒子会影响透明涂层表观,产生晶点、杂质点等表观弊病。综上,如何提供一种光学性能优异、防静电性能持久的防静电硬化膜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静电硬化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硬化膜,由透明基材、第一底层、第二底层、防静电层和硬化层组成,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两个表面分别涂布所述第一底层和所述第二底层,在所述第二底层表面涂布所述防静电层,在所述防静电层表面涂布所述硬化层。上述防静电硬化膜,所述第一底层2的厚度为20nm~150nm。上述防静电硬化膜,所述第二底层3的厚度为20nm~150nm。上述防静电硬化膜,所述防静电层4的厚度为300nm~600nm。上述防静电硬化膜,所述硬化层5的厚度为1μm~5μm。上述防静电硬化膜,所述透明基材1的厚度为23μm~250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透明基材、底层、防静电层和硬化层,通过控制涂层厚度及交联密度能够使硬化层表面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表面电阻值为105Ω~109Ω,并且这种结构使防静电性能不随温湿度、溶剂擦拭等不利因素而减弱;另外,优选羟基功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增加了硬化层和防静电层的附着力。本技术提供的防静电硬化膜光学性能优异、抗划伤性能好,能够广泛应用于屏幕保护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1:透明基材;2:第一底层;3:第二底层;4:防静电层;5:硬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防静电硬化膜,包括一个透明基材1、第一底层2、第二底层3,该透明基材为厚度18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第一底层2的厚度为20nm,第二底层3的厚度为150nm;在第二底层3上涂布防静电层4,防静电层是由聚氨酯树脂、交联剂、碳纳米管、助剂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涂布液固化形成,防静电层厚度为300nm,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占防静电层总重量的50%,其中碳纳米管为羟基功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在防静电层上涂布硬化层,硬化层是由含有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稀释剂,异氰酸酯,光引发剂,流平助剂,有机溶剂等组成的涂布液固化而成,硬化层厚度为1μm;防静电硬化膜的表面硬度为1H,表面电阻值为106Ω。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实施例2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23μm,第一底层2的厚度为150nm,第二底层3的厚度为20nm;在第二底层3上涂布防静电层4,防静电层4厚度为600nm,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占防静电层总重量的40%,其中碳纳米管为羟基功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在防静电层上涂布硬化层,硬化层厚度为2.5μm;防静电硬化膜的表面硬度为1H,表面电阻值为105Ω。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实施例3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250μm,第一底层2的厚度为50nm,第二底层3的厚度为50nm;在第二底层3上涂布防静电层4,防静电层4厚度为400nm,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占防静电层总重量的20%,其中碳纳米管为羟基功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在防静电层上涂布硬化层,硬化层厚度为5μm;防静电硬化膜的表面硬度为3H,表面电阻值为109Ω。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实施例4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125μm,第一底层2的厚度为100nm,第二底层3的厚度为125nm;在第二底层3上涂布防静电层4,防静电层4厚度为500nm,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占防静电层总重量的30%,其中碳纳米管为羟基功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在防静电层上涂布硬化层,硬化层厚度为3.5μm;防静电硬化膜的表面硬度为2H,表面电阻值为107Ω。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实施例5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100μm,第一底层2的厚度为125nm,第二底层3的厚度为100nm;在第二底层3上涂布防静电层4,防静电层4厚度为450nm,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占防静电层总重量的25%,其中碳纳米管为羟基功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在防静电层上涂布硬化层,硬化层厚度为4μm;防静电硬化膜的表面硬度为2H,表面电阻值为108Ω。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对比例1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23μm,第一底层2的厚度为150nm,第二底层3的厚度为20nm;在第二底层3上涂布硬化层,硬化层厚度为2.5μm;防静电硬化膜的表面硬度为1H,表面电阻值为1013Ω。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对比例2使用透明PET基材的厚度为250μm,第一底层2的厚度为50nm,第二底层3的厚度为50nm;在第二底层3上涂布防静电层4,防静电层4厚度为400nm,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占防静电层总重量的20%,其中碳纳米管为羟基功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防静电硬化膜的表面硬度为HB,表面电阻值为106Ω。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下表给出了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防静电硬化膜的测试数据对比(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由透明基材(1)、第一底层(2)、第二底层(3)、防静电层(4)和硬化层(5)组成,在所述透明基材(1)的两个表面分别涂布所述第一底层(2)和所述第二底层(3),在所述第二底层(3)表面涂布所述防静电层(4),在所述防静电层(4)表面涂布所述硬化层(5);所述防静电层(4)的厚度为300nm~6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由透明基材(1)、第一底层(2)、第二底层(3)、防静电层(4)和硬化层(5)组成,在所述透明基材(1)的两个表面分别涂布所述第一底层(2)和所述第二底层(3),在所述第二底层(3)表面涂布所述防静电层(4),在所述防静电层(4)表面涂布所述硬化层(5);所述防静电层(4)的厚度为300nm~600nm。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田伟刘林王巧刘玉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