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印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34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所述的印花机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辊,所述的印花机本体通过动力机构滑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抵触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通过第一弹性件与驱动杆连接,所述的驱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连接杆抵触的连接轮,所述的连接轮上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抵触的刮板,达到提升印染效果的目的。

A New Type Print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prin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printer body. The printer body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discharging roller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The printer body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rod through a power mechanism, and the driving rod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for contacting with the discharging roll.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rod through a first elastic member. A connecting wheel for contacting the connecting ro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on the moving rod, and a scraper for contacting the discharging roll is connected on the connecting wheel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印花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印花机。
技术介绍
滚筒印花,是一种用刻有凹形花纹的铜制滚筒在织物上印花的工艺方法,印花时,先使花筒表面沾上色浆,再用锋利而平整的刮刀将花筒未刻花部分的表面色浆刮除,使凹形花纹内留有色浆,将花筒压印于织物时,色浆即转移到织物上而印得花纹,一般滚筒印花工艺都是通过滚筒印花机完成的,目前滚筒印花机的主要结构有花筒、刮刀、小刀、对花齿轮等,目前,国内大多数印花工艺都是采用手工烫印的方式,该方式生产规模小、效率低下且稳定性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号为“201510148086.7”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滚筒加热印花设备,包括固定底座、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滚筒安装架,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分别设置在固定底座上,滚筒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滚筒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轮和印花滚筒,印花滚筒对应设置在第三导向轮的上方,印花滚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温度可调整,以适用不同的面料,面料在经过印花滚筒下方时,在第三导向轮和印花滚筒的夹击下加热,最终被滚动的条状凸起烫出一道道均匀的条纹,形成印花面料,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但是,该滚筒加热印花设备的不足之处是,面料在经过印花滚筒和第三导向轮加热后,从第二导向轮和驱动轮之间向外输出,由于颜料在短时间内不会变干,经过第二导向轮上时颜料会沾染在第二导向轮上,会对后面不同颜色的布料造成污染,降低后面布料的印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印花机,通过刮板与出料辊抵触,出料辊转动时能够刮除出料辊表面的颜料,从而达到提升布料印染效果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所述的印花机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辊,所述的印花机本体通过动力机构滑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抵触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通过第一弹性件与驱动杆连接,所述的驱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连接杆抵触的连接轮,所述的连接轮上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抵触的刮板。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机构带动驱动杆往靠近出料辊的方向移动,连接杆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连接杆带动连接轮转动,继而使刮板沿着连接轮的轴心转动并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在出料辊转动时,即可使刮板将出料辊表面的颜料刮除,提升了布料的印染效果;在驱动杆往远离出料辊的方向移动时,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实现连接杆的复位,继而实现刮板的复位,操作简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刮板上滑动连接有滑移板,所述的滑移板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刮板连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往靠近出料辊的方向移动,滑移板随着刮板移动,通过第二弹性件的缓冲作用,提升对出料辊的保护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滑移板上开设有多个弹性孔,多个所述弹性孔沿着滑移板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板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时,通过弹性孔的设置便于实现滑移板的弯折,提升与出料辊的接触面积,提升清除染料效果;同时,通过弹性孔的刮除作用,能够便于将出料辊上凝固的颜料穿过弹性孔后切除,进一步提升清除染料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杆和连接块,所述的动力杆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印花机本体上,所述的连接块固定于驱动杆上,所述的动力杆沿转动杆的轴心转动并与连接块抵触。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动力杆沿着转动杆的轴心转动,动力杆与连接块抵触,并通过连接块带动驱动杆移动,操作简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杆上铰接有助力杆,所述的助力杆通过定位机构与动力杆连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杠杆原理,助力杆的设置,提升了转动动力杆所需要的动力臂,使工人通过助力杆带动动力杆转动更为省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挡板、定位凹孔、调节栓、第三弹性件、安装孔和定位柱,所述的挡板固定于动力杆上用于与助力杆抵触,所述的安装孔开设于动力杆上,所述定位凹孔开设于助力杆上,所述的定位柱穿过安装孔后穿设于定位凹孔中,所述的调节栓螺纹连接在安装孔上,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与定位柱抵触,另一端与调节栓抵触。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助力杆时,将助力杆翻转,通过第三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定位柱顶靠于定位凹孔上,产生的摩擦力实现助力杆的定位,操作简便,减小空间占用体积;当需要使用助力杆时,将助力杆翻转,使定位柱往远离定位凹孔的方向移动并与定位凹孔脱离,助力杆与挡板抵触,继而使助力杆可以带动动力杆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定位柱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柱定位的限位机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定位柱在不置于定位凹孔中的情况下,不易从安装孔中脱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的第一限位环与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固定于安装孔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抵触。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柱与定位凹孔分离时,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抵触,实现定位柱的限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滑移板上连接有除水块,所述的除水块上开设有用于与出料辊外壁抵触的放置凹槽。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凹槽的设置,提升了与出料辊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了清除染料的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动力机构带动驱动杆往靠近出料辊的方向移动,连接杆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连接杆带动连接轮转动,继而使刮板沿着连接轮的轴心转动并与出料辊的外壁抵触,在出料辊转动时,即可使刮板将出料辊表面的颜料刮除,提升了布料的印染效果;在驱动杆往远离出料辊的方向移动时,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实现连接杆的复位,继而实现刮板的复位,操作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印花机本体;11、出料辊;2、驱动杆;3、动力机构;31、动力杆;32、连接块;4、助力杆;5、定位机构;51、挡板;52、定位凹孔;53、调节栓;54、第三弹性件;55、安装孔;56、定位柱;6、限位机构;61、第一限位环;62、第二限位环;71、滑孔;72、连接杆;73、第一弹性件;81、连接轮;82、齿条;9、刮板;91、滑移板;92、第二弹性件;93、除水块;94、弹性孔;95、放置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1。印花机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辊11,出料辊11水平放置。出料辊11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印花机本体1通过动力机构3滑动连接有驱动杆2。动力机构3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1),所述的印花机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辊(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花机本体(1)通过动力机构(3)滑动连接有驱动杆(2),所述的驱动杆(2)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11)抵触的连接杆(72),所述的连接杆(72)通过第一弹性件(73)与驱动杆(2)连接,所述的驱动杆(2)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连接杆(72)抵触的连接轮(81),所述的连接轮(81)上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11)抵触的刮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1),所述的印花机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辊(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花机本体(1)通过动力机构(3)滑动连接有驱动杆(2),所述的驱动杆(2)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11)抵触的连接杆(72),所述的连接杆(72)通过第一弹性件(73)与驱动杆(2)连接,所述的驱动杆(2)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连接杆(72)抵触的连接轮(81),所述的连接轮(81)上连接有用于与出料辊(11)抵触的刮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9)上滑动连接有滑移板(91),所述的滑移板(91)通过第二弹性件(92)与刮板(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移板(91)上开设有多个弹性孔(94),多个所述弹性孔(94)沿着滑移板(9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3)包括动力杆(31)和连接块(32),所述的动力杆(31)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印花机本体(1)上,所述的连接块(32)固定于驱动杆(2)上,所述的动力杆(31)沿转动杆的轴心转动并与连接块(32)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杆(31)上铰接有助力杆(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峰石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璟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