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瑞专利>正文

复合型枕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57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9:21
一种复合型枕具包含头枕及头罩。所述头枕呈C形状并包括第一枕套及第二枕套,所述第一枕套界定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枕套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并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所述头罩设置于所述第一枕套。借由所述第一枕套与所述第二枕套可任意由其中一者收纳于另一者内,并将所述头罩缝合于所述第一枕套,使得使用者可依据不同的休息环境,弹性使用所需的休息辅具,而透过将所述第一枕套、所述第二枕套及所述头罩结合为一整体式结构,将有效提升用户的携带便利性,且便于收纳使用。

Compound pillow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posite pillow which comprises a headrest and a headcover. The first pillow sleeve defines the first receiving space, and the second pillow sleeve is folded relative to the first pillow sleeve and stored in the first receiving space. The head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illowcase. By means of the first pillow case and the second pillow case, the first pillow case and the second pillow case can be arbitrarily accommodated by one of the two pillow cases, and the head case can be sewn into the first pillow case so that the user can flexibly use the necessary rest AI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st environments, and by combining the first pillow case, the second pillow case and the head case into an integral structure, the user's carrying capacity can be effectively enhanced. With convenience, and easy to accept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枕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枕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变化多种不同状态的复合型的枕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对于生活质量的重视,民众日益重视休息的睡眠质量。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适当的利用休息辅具例如枕头、眼罩等,将更能助于提升休息质量。但是,不同的环境,相对的影响休息的因素(例如光线强度、环境温度、倚靠对象的类型与软硬程度、倚靠面的平整度等)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说,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使用者会采用不同类型的休息辅具,但准备多种休息辅具不仅收纳上较占空间,也不容易一并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前述问题的复合型枕具。本技术的复合型枕具包含头枕及头罩。所述头枕呈C形状并包括第一枕套,及第二枕套,所述第一枕套界定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枕套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并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所述头罩设置于所述第一枕套。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头罩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枕套的内面,且所述复合型枕具还包含设于所述内面的眼罩。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眼罩包括设于所述内面且具伸缩延展性的头带部,及连接于所述头带部的遮眼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头带部具有连接于所述内面的缝合段,及二由所述缝合段两端往远离所述头罩方向延伸的连结段,所述连结段的非连接所述缝合段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遮眼部的两相反端,且所述连结段的连接所述头罩的一端间隔于所述头罩周缘。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头带部与所述遮眼部整体呈环状。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二枕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以移离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并界定出第二收纳空间,且所述第一枕套及所述头罩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枕套翻折并且收纳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以促使所述头枕变换成非C形状。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头枕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枕套和所述第二枕套之间的环部,所述第二枕套可经由所述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并且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环部贯穿形成开口,所述第二枕套可经由所述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并且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环部为开合件,所述开合件可让所述开口被开启或被封闭。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开合件为拉链,并具有第一拉链带,及用于与所述第一拉链带链合的第二拉链带。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枕套及所述第二枕套连接于所述环部相反侧,且所述复合型枕具还包含位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的填充物。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枕套具有第一布层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布层的第二布层,所述头罩设置于所述第一布层及所述第二布层的连接处。本技术的复合型枕具包含头枕及头罩。所述头枕呈非C形状并包括第一枕套,及第二枕套,所述第二枕套界定第二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枕套相对于所述第二枕套翻折并收纳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内。所述头罩连接于所述头枕并收纳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内。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头枕呈方形,所述第一枕套及所述头罩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枕套翻折以移离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使所述第一枕套界定出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枕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并且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以促使所述头枕变换成C形状。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复合型枕具还包含设于所述第二枕套周缘的固定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所述第一枕套与所述第二枕套可任意由其中一者收纳于另一者内,并将所述头罩缝合于所述第一枕套,使得使用者可依据不同的休息环境,弹性使用所需的休息辅具,而透过将所述第一枕套、所述第二枕套及所述头罩结合为一整体式结构,将有效提升用户的携带便利性,且便于收纳使用。在所述第一枕套呈C形状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枕套可作为颈枕使用而围绕贴附于使用者的颈部,并可由所述头罩遮盖所述使用者的头部,以达到保暖功效,并且能遮挡一部分的环境光线,藉以提升休息质量。另外,藉由眼罩贴附于使用者的眼部能有效阻碍光线刺激,且使用者戴上所述头罩后,所述眼罩的所述连结段的较佳实施态样为邻近使用者的耳部,由于所述连结段与所述头罩的周缘之间预留一定宽度,使所述头罩于使用者头部的侧面具有足够的遮蔽面积,如此能提升所述头罩的实用性。再者,由于所述填充物可填充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或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且所述填充物的整体形状可随意地变换,不仅能用于辅助支撑使用者的头部与颈部,还能供使用者倚靠在质地较硬或不平整的作用面上,提升休息时的舒适程度。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本技术复合型枕具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所述复合型枕具呈现一第一使用状态;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说明所述复合型枕具呈现一第二使用状态;图3是所述实施例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一环部的实施方式;图4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一第一枕套、一第二枕套及一头罩的位置关系,及一环部的细部结构;图5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的实施态样;图6及图7是所述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说明由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变换成所述第二使用状态的流程;图8及图9是所述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说明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使用者对于所述实施例的不同使用方式;图10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使用示意图,说明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使用者对于所述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及图11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俯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复合型枕具呈现一第三使用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与图2,为本技术复合型枕具的一实施例,图1为复合型枕具呈一第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复合型枕具呈一第二使用状态的立体图。所述复合型枕具适用于作为能够变换型态的休息辅具,供使用者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参阅图1至图4,所述复合型枕具包含一头枕1、一头罩2、一眼罩3及一填充物4。所述头枕1包括一第一枕套11、一第二枕套12及一环部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枕套11与所述第二枕套12分别缝合于所述环部13的两相反侧。此外,所述第一枕套11形状异于所述第二枕套12,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枕套11呈C形状,所述第二枕套12呈一非C形状,例如矩形状,两者适用于不同的休息需求,然而,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一枕套11与所述第二枕套12的形状、类型可对应调整,不以本实施例揭露内容为限。使用上,使用者可将所述第二枕套12及所述填充物4收纳于所述第一枕套11内而呈现如图1、图3、图4的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此外也可以将所述第一枕套11、所述头罩2、所述眼罩3及所述填充物4收纳于所述第二枕套12内而呈现如图2的所述第二使用状态,关于不同使用状态的详细使用细节于后说明。参阅图1、图3及图4,更清楚地说,所述第一枕套11包括呈C形状的一第一布层111及一第二布层1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布层111的大部分周缘缝合于所述第二布层112的周缘,因此所述第一布层111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布层112的内表面共同界定出一可用于容纳所述填充物4及所述第二枕套12的第一收纳空间113,且所述第一布层111与所述第二布层112未缝合的部分周缘则缝合于所述环部13,所述环部13界定出一可使所述第一收纳空间113与外部相连通的开口131。藉此,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枕套12可经由所述开口131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113,让所述复合型枕具的头枕1能以C形状的方式使用。另一方面,所述环部13缝合于所述第一布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枕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头枕,呈C形状并包括第一枕套,及第二枕套,所述第一枕套界定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枕套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并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及头罩,设置于所述第一枕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枕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头枕,呈C形状并包括第一枕套,及第二枕套,所述第一枕套界定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枕套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并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及头罩,设置于所述第一枕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枕套的内面,且所述复合型枕具还包含设于所述内面的眼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包括设于所述内面且具伸缩延展性的头带部,及连接于所述头带部的遮眼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部具有缝合于所述内面的缝合段,及二由所述缝合段两端往远离所述头罩方向延伸的连结段,所述连结段的非连接所述缝合段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遮眼部的两相反端,且所述连结段的连接所述头罩的一端间隔于所述头罩周缘。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部与所述遮眼部整体呈环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型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以移离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并界定出第二收纳空间,且所述第一枕套及所述头罩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枕套翻折并且收纳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以促使所述头枕变换成非C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枕套和所述第二枕套之间的环部,所述第二枕套可经由所述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枕套翻折并且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瑞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