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设计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49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作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设计台,包括设计台本体,设计台本体的顶部设有工作平面,工作平面上设有工作板和显示屏,工作平面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工作板和显示屏的收纳槽,显示屏的两侧均设有枢接件且显示屏通过两枢接件枢接于收纳槽的侧壁,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与工作板的后端连接的联动件以使得工作板的后端随显示屏向前扣合而向后下方移动,显示屏绕枢接件摆动以带动工作板的后端移动,多功能设计台还包括连杆,连杆的上端与工作板连接,连杆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且连杆的下端与设计台本体枢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显示屏的收纳与展开,无论是在展开还是收纳状态,显示屏或者工作板可填补收纳槽,工作平面能够进行学工作等事务。

Multifunctional Design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worktable,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design platform, which includes a design platform body, a working plane at the top of the design platform body, a working plate and a display screen on the working plane, and a receptacle groove for accommodating a working plate and a display screen. Both sides of the display screen are provided with pivotal parts and the display screen is pivoted to the receptacle groove through two pivotal parts. The lower part of the display screen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end of the working plate to make the back end of the working plate move backward and downward with the front button of the display screen. The display screen swings around the pivot to drive the back end of the working plate to move. The multi-functional design platform also includes a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extends forward and downwar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extended with the design platform. The body pivots.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receiving and unfolding of the display screen, whether in the unfolding or in the receiving state, the display screen or the working board can fill the receiving slot, and the working plane can carry out the learning work,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设计台
本技术属于工作台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设计台。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中,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均进入快节奏和高效率的状态,普通的工作台,结构陈旧,设计老化,影响工作台上的学习、工作、设计等事务,也无法适应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现有技术中,存在部分工作台或者办工桌具有显示器,而且显示器可翻转或者收纳,通常的做法是在工作台或者办工桌上表面设有收纳槽,在通过铰链等结构将显示屏铰接于收纳槽内,翻转显示屏即可实现显示屏的展开和收纳。然而,现有技术的显示屏收纳方式存在诸多缺陷,在展开状态时,收纳槽完全外露,在收纳槽上不便于学习、工作或者设计,收纳槽所对应的区域无法用于学习、工作或者设计,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工作台对应设置收纳槽的区域利用率低,造成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设计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作台因设置收纳槽而导致对应区域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设计台,包括设计台本体,所述设计台本体的顶部设有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上设有工作板和显示屏,所述工作平面上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工作板和显示屏的收纳槽,所述显示屏的两侧均设有枢接件且所述显示屏通过两所述枢接件枢接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所述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工作板的后端连接以使得所述工作板的后端随所述显示屏向前扣合而向后下方移动的联动件,所述显示屏绕所述枢接件摆动以带动所述工作板的后端移动,所述多功能设计台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板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且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设计台本体枢接。进一步地,所述枢接件至所述显示屏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枢接件至所述工作平面的距离,所述工作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平面齐平。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设计台还包括第一弹性支撑杆,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的下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设计台本体枢接。进一步地,述多功能设计台还包括第二弹性支撑杆,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位置,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的下端向后下方延伸且与所述设计台本体枢接。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下端还设有枢接轴,所述枢接轴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枢接于所述枢接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的侧壁上设有以所述枢接件为圆心的第一弧形槽,所述枢接轴伸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以用于限制所述显示屏向后翻开的极限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均为气压杆、液压杆或者弹簧。进一步地,所述联动件为十字铰链,所述十字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所述第一铰链部和第二铰链部,所述第一铰链部固定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所述第二铰链部固定于所述工作板的后端。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有与所述显示屏背面齐平用于在所述显示屏扣合时封盖所述收纳槽内位于所述枢接件之后的区域的延伸部。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的前端的两所述侧壁上还凸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工作板的前端的支撑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多功能设计台具有两种状态,其一为展开状态,其二为收纳状态,显示屏的两侧面分别通过两枢接两枢接件枢接于收纳槽的侧壁,显示屏可向前扣合,使得显示屏收纳于收纳槽内。从展开状态进入收纳状态时,工作板的后端与显示屏通过联动件连接,显示屏翻转扣合,那么工作板的后端在联动件的牵引下向后下方移动;工作板的后端在移动,由于受到连杆的限制,工作板上的与连杆连接的连接点绕连杆下端向后下方移动,整个工作板也在向后下方移动;随着显示屏扣合动作的继续进行,工作板继续向后下方移动完全让出了原本所处的位置,使得显示屏具有用于扣合的容纳空间,此时显示屏可完全扣合。从收纳状态进入展开状态时,显示屏向上翻转并退出扣合时所占用的位置,工作板在连杆和联动件的作用下向前上方移动,工作板进入显示屏扣合时所占用的空间内并且向工作平面靠近,显示屏完全打开后,显示屏和工作板恢复到展开状态。本技术能够实现显示屏的收纳与展开,而且在展开时,工作板上移填补显示屏翻转之后遗留下来的空间,在收纳时,显示屏填补工作板移开之后所遗留下来的空间,无论是在展开还是收纳状态,显示屏或者工作板可填补收纳槽内,工作平面能够保持平整的状态。在展开状态下,可在工作板上进行学习、工作或者设计等事务,在收纳状态下,可在显示屏的背面进行进行学习、工作或者设计等事务。在展开和收纳状态,多功能设计台均可进行学习、工作或者设计,多功能设计台上对应收纳槽的区域的利用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设计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设计台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设计台的其一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设计台中的显示器和工作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设计台中的显示器和工作板的扣合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设计台中的显示器和工作板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设计台本体11--工作平面12--收纳槽13--第一弧形槽14--第二弧形槽15--支撑块20--工作板30--显示屏31--枢接件32--延伸部33--枢接轴40--联动件50--连杆51--转轴61--第一弹性支撑杆62--第二弹性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至附图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设计台,包括设计台本体,所述设计台本体的顶部设有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上设有工作板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面上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工作板和显示屏的收纳槽,所述显示屏的两侧均设有枢接件且所述显示屏通过两所述枢接件枢接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所述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工作板的后端连接以使得所述工作板的后端随所述显示屏向前扣合而向后下方移动的联动件,所述显示屏绕所述枢接件摆动以带动所述工作板的后端移动,所述多功能设计台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板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且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设计台本体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设计台,包括设计台本体,所述设计台本体的顶部设有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上设有工作板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面上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工作板和显示屏的收纳槽,所述显示屏的两侧均设有枢接件且所述显示屏通过两所述枢接件枢接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所述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工作板的后端连接以使得所述工作板的后端随所述显示屏向前扣合而向后下方移动的联动件,所述显示屏绕所述枢接件摆动以带动所述工作板的后端移动,所述多功能设计台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板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且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设计台本体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设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件至所述显示屏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枢接件至所述工作平面的距离,所述工作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平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设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设计台还包括第一弹性支撑杆,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的下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设计台本体枢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设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设计台还包括第二弹性支撑杆,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飞谌志华梁德喜于鹏沈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