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树轩专利>正文

百叶窗帘遥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545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百叶窗帘的遥控装置,该装置包括信号发射部分和根据其发射信号对百叶窗帘进行控制的操作部分,所述的信号发射部分包括有开关,该开关通过编码器、振荡器与红外发光二极管相连;所述的操作部分包括有可响应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信号的驱动电路,由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电机,电机分别通过齿轮和皮带轮带动百叶拉开或闭合,以及通过齿轮和蜗轮蜗杆带动固定百叶的吊钩转动,调节进光量。(*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百叶窗帘的遥控装置,即通过遥控来控制窗帘的拉开与闭合或者抬起与下落及百叶的转角,达到窗帘的进光量控制。现有的百叶窗帘的开启与闭合通常是由人力操纵或电力驱动百叶窗帘绳索,以实现百叶窗帘的拉开与闭合,或者抬起与落下,以及百叶窗帘百叶的转动。但是,此类装置的开关一般均是固定于某一处的,操作者无法在需要时方便地操纵百叶窗帘,而必须到固定的开关处进行操纵。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百叶窗帘的遥控装置,它可以通过遥控器中发出的红外光,根据操作者的意图对百叶窗帘的转动和窗帘整体的开关进行控制。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百叶窗帘的遥控装置,该装置包括信号发射部分和根据其发射信号对百叶窗帘进行控制的操作部分,所述的信号发射部分包括有开关,该开关通过编码器、振荡器与红外发光二极管相连;所述的操作部分包括有可响应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信号的驱动电路,由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电机,电机分别通过齿轮和皮带轮带动百叶拉开或闭合,以及通过齿轮和蜗轮蜗杆带动固定百叶的吊钩转动,调节进光量。本技术的百叶窗帘的遥控装置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概念,所有的部件均安装在百叶窗帘的横梁中,如电源、电子线路板、电机和传动机构等。本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操作可靠。本装置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但同时也设置了外接电源的插口及其部件,可以使用市电来向本装置供电。本装置实施了标准化设计,它既可以进行单个遥控器对单个窗帘的控制,也可以进行单个遥控器对多个窗帘的分别控制,还可以对多个窗帘同时进行控制。这种装置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所有类型的百叶窗帘以及其他类型的窗帘之上。另外,本装置的特别设计部件可以和现有任何窗帘系列接口,这大大地提高了本装置的应用范围。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得到清楚地了解。在本技术的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发射部分的方框图;图2为接收部分的方框图;图3为发射部分的电路图;图4为接收部分的电路图;图5为百叶窗帘的驱动电路图;图6a为百叶窗帘的传动机构图;图6b为图6a中沿A-A线的视图;图6c为蜗轮蜗杆的配合关系图。图1给出了发射部分的方框图,其中,遥控器的开关1与带有编码线5的编码器2相连,编码器的输出信号送至振荡器3中,再由该振荡器3通过驱动电路4带动红外光发射器6。图2为接受部分的原理框图,其中接收前置放大器7将信号送至带编码线8的解码器9中,该解码器9带动驱动电路10分别操纵驱动电机11和12转动。图3给出了遥控电路的发射线路。发射电路由集成电路G1(例如MC145026)、G2~G5(例如CD4011)、三极管BG1、红外发光二极管D1和D2(例如SE303A)、按钮开关K1~K4及电阻和电容等组成,其中G1是编码器,输出编码数据流去控制G2和G3组成的振荡器,该环形振荡器产生约40KHz的方波信号,经G4和G5反相后加到BG1的基级,经D1和D2向外发射。遥控器上除开关外,一般还包括开关K1至K4,即,百叶窗帘拉开K1;百叶窗帘闭合K2;百叶角度增加K3;百叶角度减小K4。当按下开关键时,百叶窗帘控制器处于最小用电状态;此时,若为外按市电式,则切断市电。接收器由后备小容量电池供电,这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用电量。再次按此键时,则恢复原供电方式。当按下K1键时,接收器接收到控制信号,控制百叶窗帘驱动电机正转,逐步拉开窗帘。再次按此键则停止拉窗帘。按K2键时,则为百叶窗帘闭合驱动。同理,按K3或K4键时可控制百叶窗帘的角度,以此来控制进光量。图4为遥控电路的接收线路。接收电路是由集成G6、G7(MC145027)、G8~G11,三极管BG2~BG3,发光二极管D4,红外接收二极管D3及电阻电容等组成,其中G6是红外接收解调部分,使用了专用红外前置放大集成电路CX2016A,其内部包含放大、限通滤波、积分比较等电路,G7是译码器。当红外发射器工作时,接收器接收到对应信号,G7的VT端便由低变高,LED灯D4亮指示出接收有效,译码器的D6~D9端随着发射器中开关K1~K4按下而出现高电平,这些高电平去触发各自对应的双稳态触发器G8~G11(例如CD4013),并通过驱动电路使电机动作。图5给出了电机的驱动电路,它是由运算放大器LM324,三极管BG4~BG15,二极管D5~D10及电阻电容等组成。其中LM324组成电压比较器,采用双电源供电,当双稳态触发器输出为低电平时,通过比较输出一+5V电压,使BG5导通,产生一负电压,使电机反转。当双稳态触发器输出为高电平时,比较器输出为-5V,使BG5截止,电机不动作,若此时另一双稳态触发器输出高电平,产生一正电压,则使电机正转,从而带动齿轮运转,控制百叶窗帘的启合转动。如图6a所示,电机11经过齿轮15驱动齿轮16,齿轮16与皮带轮17同轴,皮带轮17和皮带轮19表面经过处理,具有很大的磨擦力。绳索绕经皮带轮17和19并且穿过挂帘小梁一侧的小孔27,固定于卡24上。挂帘小梁之间的间距由止位条25控制。当电机11施电时,电机则驱动绳索将挂帘小梁以固定的等间距拉开或闭合,百叶固定于挂帘小梁的吊钩26处。电机12经过齿轮23、22、20驱动齿轮21,齿轮21组件为一减速组件,通过轴28输出。轴28与蜗杆29同轴,带动蜗轮30,挂帘小梁与蜗轮30同轴。当电机12施电时,经一系列齿轮、蜗轮和蜗杆驱动挂帘小梁的吊钩26。由于百叶固定在吊钩上,吊钩的转动同时带动了百叶,从而完成了进光量的调整。电机12驱动至绳索经过了两次减速(齿轮减速和绳索减速)。电机12驱动至百叶吊钩经过了三次减速(齿轮减速、齿轮21组件减速和蜗轮蜗杆减速)。齿轮21组件的放大图参见图6a的A-A线剖面图-图6b;蜗轮30及蜗杆29的配合关系则可参见图6c。以上只是参照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然本技术还可根据上面所描述的原理和实际需要对百叶窗帘遥控装置的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百叶窗帘遥控装置,该装置包括遥控信号发射部分和根据该发射信号对百叶窗帘进行控制的操作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发射部分具有开关,该开关通过编码器(2)、振荡器(3)、驱动电路(4)与红外发光二极管(6)相连;所述的操作部分具有可响应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信号的驱动电路(10),由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的电机(11,12),电机(11)通过齿轮(15,16)和皮带传动机构(17、19)带动窗帘的拉开或闭合,电机(12)通过齿轮(23、22、21、20)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29、30)带动固定百叶的吊钩(26)转动,以调节进光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帘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发射部分具有至少四个可对窗帘百叶的状态进行有选择地控制的按键(K1、K2、K3、K4),以分别实现窗帘的开(K1)、合(K2)及百叶角度的增(K3)、减(K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叶窗帘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发射部分具有一个可对操作部分使用市电或后备电池进行选择的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叶窗帘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操作部分中,电机(11)与齿轮(15)同轴,该齿轮(15)带有一个具有与其同轴的皮带轮(17)的齿轮(16),皮带轮(17)通过穿过小孔(27)的绳索与另一皮带轮(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百叶窗帘遥控装置,该装置包括遥控信号发射部分和根据该发射信号对百叶窗帘进行控制的操作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发射部分具有开关,该开关通过编码器(2)、振荡器(3)、驱动电路(4)与红外发光二极管(6)相连;所述的操作部分具有 可响应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信号的驱动电路(10),由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的电机(11,12),电机(11)通过齿轮(15,16)和皮带传动机构(17、19)带动窗帘的拉开或闭合,电机(12)通过齿轮(23、22、21、20)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29、30)带动固定百叶的吊钩(26)转动,以调节进光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杰闵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树轩张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