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97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包括一个底座本体、一个水平校正骨架、一个水平调整元件及至少一个踢脚板,水平校正骨架嵌合在底座本体上,而踢脚板卡合在水平校正骨架的两侧,使水平校正骨架与底座本体都位于踢脚板内,并且藉由水平调整元件校正水平校正骨架的水平状态,使水平校正骨架不会受到地面高低的影响,而达到能够保持水平的目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隔间的隔屏基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调整水平基准的高隔间隔屏基座。一般使用高隔间隔屏来隔间时,必须先在地板上安置一个隔屏基座,然后在基座上放置隔板,但是,一般的居家地板多少都会有不平整部份,所以当隔屏基座置放后,并不能保持水平状态,导致在安装隔板时不能使隔板保持水平而无法完全密接。此外,一般所使用的高隔间隔屏基座,构件多且复杂,无法快速组装,影响作业的流程。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整水平基准的高隔间隔屏基座,使用该隔间隔屏基座,在隔板安装时,能达到完全密接的功效。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组合容易的高隔间隔屏基座,具有节省装配时间的效果。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设线路方便的高隔间隔屏基座。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藉由一个调整元件校正一水平校正骨架的水平状态,使该水平校正骨架不会受到地面高低不平的影响,而保持水平位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一水平校正骨架嵌合在一底座本体上,而踢脚板卡合在水平校正骨架的两侧,使水平校正骨架与底座本体都位于踢脚板内,因嵌合与卡合方式简单且构件少,所以具有省时便利的功效。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下本技术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包括一个底座本体、一个水平校正骨架、一水平调整元件及至少一组踢脚板;底座本体包括一个与地板接触的机板及设在该面板上的第一嵌合部,第一嵌合部具有一个纵向延伸以配设线路的贯穿口;水平校正骨架包括一个配设线路的管体及一个延伸在管体上的第二嵌合部,管体上至少设有一个贯穿管体与第二嵌合部的贯孔,垂直贯孔的方向,从管体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设一第一卡合部,第二嵌合部与第一嵌合部相互嵌合且在垂直所述贯孔的方向,从第二嵌合,部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伸设一第二卡合部;所述水平调整元件穿设在水平校正骨架管体的贯孔中,其一端部抵住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嵌合部,另一端与水平校正骨架相互连结;所述踢脚板一侧面上设有一第三卡合部及一第四卡合部,第三卡合部设在相对第一卡合部所设的位置处,第四卡合部设在相对第二卡合部所设的位置处,且第三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分别与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嵌合部具有一个纵向延伸的凸部。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校正骨架的第二嵌合部具有一个纵向延伸的凹部。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是由一个呈Z字型的面板及设在该面板外侧且勾锋向上的卡勾组成。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是由一个呈L型的面板及设在该面板外侧且勾锋向上的卡勾构成。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整元件是螺丝。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板的第三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是勾锋向下的卡勾。当该水平调整元件露出水平校正骨架的管体的部份愈长时,该水平校正骨架与该水平调整元件所连结部分则升高,反之则下降,而使该水平校正骨架不会受到地面高低的影响而保持水平。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组装在非水平地板上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含一个底座本体1、一个水平校正骨架2、一个水平调整元件3及至少一组踢脚板4。底座本体1包含一个与地板接触的面板11以及设在面板11上,作为第一嵌合部12纵长延伸的凸部,其中第一嵌合部12具有一纵长延伸贯穿口121,贯穿口121用来配设线路。水平校正骨架2包含一个用来配设线路的管体21,在本实施例中,管体21是一个方形管体,有一个纵向延伸在管体21下方的第二嵌合部22,管体21的两端上设有一贯穿管体21与第二嵌合部22的贯孔211,且垂直贯孔211的方向,从管体21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设有一第一卡合部212,第一卡合部212是由一个呈Z字型的面板213及一个设在面板213外侧且勾锋向上的卡勾214所构成,第二嵌合部22与第一嵌合12相互嵌合,并且在垂直贯孔211的方向,从第二嵌合部22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伸设有一第二卡合部215,第二卡合部215是由一个呈L型的面板216及一个设在面板216外侧且勾锋向上的卡勾217所构成。水平调整元件3是一个螺丝,穿设在水平校正骨架2管体21的贯孔211中,其一端部31抵住底座本体1的第一嵌合部12,另一端32与水平校正骨架2相互连结,藉水平调整元件3校正水平校正骨架2的水平状态,也就是说该水平调整元件3露出水平校正骨架2管体21的部分愈长时,水平校正骨架2与水平调整元件3所连结的部份则升高,相反地则下降,使水平校正骨架2不会受到地面高低的影响而保持水平。踢脚板4的一侧面上设有一个第三卡合部41及一个第四卡合部42,第三卡合部41是由勾锋向下的卡勾411构成,且设在相对于第一卡合部212所设的位置,而第四卡合部42是由勾锋向下的卡勾421构成,且设在相对于第二卡合部215所设的位置,并且第三卡合部41与第四卡合部42分别用来与第一卡合部212及第二卡合部215相互卡合。在本技术中,底座本体1与水平校正骨架2嵌合后,其两侧各安设有一个踢脚板4。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在组装完成后,除了原有的配线口之外,还有踢脚板4与底座本体1及水平校正骨架2所形成的通口5、6,因此,有效地提升了本技术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的配线空间。如图3所示,当地板不是水平状态时,只要调整水平调整元件3,就可使该高隔间的隔屏基座保持水平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本技术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构造,可以调整水平基准,使隔板在安装时,能达到完全密接的功效,并且具有构造简单、组合容易、配设线路方便及能节省装配时间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座本体、一个水平校正骨架、一水平调整元件及至少一组踢脚板;底座本体包括一个与地板接触的机板及设在该面板上的第一嵌合部,第一嵌合部具有一个纵向延伸以配设线路的贯穿口;水平校正骨架包括一个配设线路的管体及一个延伸在管体上的第二嵌合部,管体上至少设有一个贯穿管体与第二嵌合部的贯孔,垂直贯孔的方向,从管体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设一第一卡合部,第二嵌合部与第一嵌合部相互嵌合且在垂直所述贯孔的方向,从第二嵌合,部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伸设一第二卡合部;所述水平调整元件穿设在水平校正骨架管体的贯孔中,其一端部抵住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嵌合部,另一端与水平校正骨架相互连结;所述踢脚板一侧面上设有一第三卡合部及一第四卡合部,第三卡合部设在相对第一卡合部所设的位置处,第四卡合部设在相对第二卡合部所设的位置处,且第三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分别与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嵌合部具有一个纵向延伸的凸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校正骨架的第二嵌合部具有一个纵向延伸的凹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是由一个呈Z字型的面板及设在该面板外侧且勾锋向上的卡勾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隔间的隔屏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座本体、一个水平校正骨架、一水平调整元件及至少一组踢脚板;底座本体包括一个与地板接触的机板及设在该面板上的第一嵌合部,第一嵌合部具有一个纵向延伸以配设线路的贯穿口;水平校正骨架包括一个配设 线路的管体及一个延伸在管体上的第二嵌合部,管体上至少设有一个贯穿管体与第二嵌合部的贯孔,垂直贯孔的方向,从管体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设一第一卡合部,第二嵌合部与第一嵌合部相互嵌合且在垂直所述贯孔的方向,从第二嵌合,部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伸设一第二卡合部;所述水平调整元件穿设在水平校正骨架管体的贯孔中,其一端部抵住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嵌合部,另一端与水平校正骨架相互连结;所述踢脚板一侧面上设有一第三卡合部及一第四卡合部,第三卡合部设在相对第一卡合部所设的位置处,第四卡合部设在相 对第二卡合部所设的位置处,且第三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分别与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中
申请(专利权)人:创奇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