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11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马达包括: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机构;固定于所述轴的圆筒状的转子主体;在所述转子主体的上侧固定于所述轴的转子风扇;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主体相对的电枢;以及在内部容纳所述转子主体、所述转子风扇以及所述电枢的机壳。轴承机构具有:第一轴承,其在机壳的内部位于比转子风扇靠上侧的位置处,并在上下方向上与转子风扇相对;以及第二轴承,其位于比转子主体靠下侧的位置处。机壳具有:位于比电枢靠上侧的位置处的第一开口;位于比电枢靠下侧的位置处的第二开口;以及与第一轴承的外侧面接触并保持第一轴承的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向径向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在马达的机壳内设置冷却用风扇来冷却机壳内部的技术。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6-101008号公报中记载的旋转电机1A中,旋转轴13的旋转的同时冷却用风扇4一体地旋转。冷却用风扇4包括:具有与马达机壳10的内径大致相等的直径的圆板状的主板4a;以及设置于主板4a的外周部的多个叶片4b。通过冷却用风扇4的旋转而从进气口31吸入到马达机壳10的内部的空气沿着主板4a的一侧的主面向冷却用风扇4的外周侧流动。向外周侧流动的空气越过主板4a的外周缘部4t而向主板4a的另一侧的空间流入。然后,该空气被吹至定子铁芯7以及转子铁芯14。然而,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6-101008号公报的旋转电机1A中,由于在马达机壳10的内部中空气流动的路径复杂,气流扩散,因此气流的流量增大有限。因此,难以高效地冷却旋转电机1A的马达机壳10的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冷却马达的机壳内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例示性的马达包括:轴,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圆筒状的转子主体,其固定于所述轴;转子风扇,其在所述转子主体的上侧固定于所述轴;电枢,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主体相对;以及机壳,其在内部容纳所述转子主体、所述转子风扇以及所述电枢。所述轴承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其在所述机壳的内部位于比所述转子风扇靠上侧的位置处,并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转子风扇相对;以及第二轴承,其位于比所述转子主体靠下侧的位置处。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开口,其位于比所述电枢靠上侧的位置处;第二开口,其位于比所述电枢靠下侧的位置处;以及轴承保持部,其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面接触而保持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向径向内侧。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冷却马达的机壳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马达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马达的横剖视图。图4是马达的纵剖视图。图5是省略连接部的图示而示出马达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转子磁铁的纵剖视图。图7是转子磁铁的横剖视图。图8是示出转子组装体的制造流程的图。图9是示出制造中途的转子组装体的横剖视图。图10是示出制造中途的转子组装体的纵剖视图。图11是其他优选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的外观的侧视图。马达1是内转子型无刷马达。马达1例如在轴流风扇中用于使叶轮旋转。图2是示出马达1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在图2中,省略图示马达1的机壳21等的一部分。图3是马达1的横剖视图。图4是在图3中的IV-IV的位置处剖切马达1的纵剖视图。在图3以及图4中,省略了细节部分的截面中的平行斜线。在本说明书中,将图4中的马达1的中心轴线J1方向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本说明书中的上侧以及下侧并非表示在组装于实际设备时的重力方向上侧以及下侧。在以下说明中,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J1平行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该上下方向还是轴向。马达1包含静止部2、旋转部3以及轴承机构4。轴承机构4将旋转部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静止部2包含机壳21、电枢22、汇流条23以及汇流条保持部24。旋转部3包含转子组装体30和转子风扇34。转子组装体30包含轴31、转子主体32以及连接板部33。轴承机构4包含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第一轴承41以及第二轴承42例如是球轴承。机壳21是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有底且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机壳21包含侧壁部211、底部212以及顶盖部213。侧壁部211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底部21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环板状的部位。底部212与侧壁部211的下端部连接,并覆盖侧壁部211的下部开口。顶盖部213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板状的部位。顶盖部213与侧壁部211的上端部连接,并覆盖侧壁部211的上部开口。在机壳21中,在侧壁部211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215。在图1所示的例中,四个第一开口215位于机壳21的外侧面。多个第一开口215在上下方向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处沿周向以大致等角度间隔排列。多个第一开口215位于比电枢22靠上侧的位置处。各第一开口215是沿径向贯通侧壁部211的贯通孔。各第一开口215是从侧面观察时沿周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第一开口215的形状也可以适当地变更。第一开口21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并且,在机壳21中,在底部212的外周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216。多个第二开口216位于比电枢22靠下侧的位置处。多个第二开口216在径向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处沿周向以大致等角度间隔排列。各第二开口216是沿上下方向贯通底部212的贯通孔。各第二开口216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第二开口216的形状也可以适当地变更。第二开口21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在图2所示的例中,数量与电枢22的齿222(后述)的数量相同的12个第二开口216在机壳21的底面位于多个齿222的周向之间。在机壳21的内部容纳有轴31的上部、转子主体32、转子风扇34、电枢22、汇流条23以及汇流条保持部24。轴31的下端部从机壳21的底部212向下方突出。在轴31的下端部例如安装有轴流风扇的叶轮。轴31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或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图4所示的例中,轴31是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由此,能够实现轴31以及马达1的轻量化。轴31例如是由非磁性体制成的部件。轴31例如由不锈钢形成。轴31被轴承机构4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机构4的第一轴承41在机壳21的内部的上端部将轴31的上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轴承41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图4所示的例中,第一轴承41被机壳21的轴承保持部214保持。轴承保持部214是从机壳21的顶盖部213朝向机壳21的内部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轴承保持部214与第一轴承41的外侧面接触而保持第一轴承41。轴承机构4的第二轴承42位于比第一轴承41靠下方的位置处,将轴31的下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轴承42例如位于比转子主体32靠下侧的位置处。第二轴承4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第二轴承42的外径例如比第一轴承41的外径小。在图4所示的例中,第二轴承42位于关于上下方向与机壳21的底部212大致相同的位置处。第二轴承42被机壳21的底部212保持。转子主体3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转子主体32固定于轴31的外侧面。转子主体32例如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于轴31。在转子主体32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配置有大致圆环板状的连接板部33。转子主体32还通过连接板部33与轴31连接。另外,连接板部33也可以只设置于转子主体32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中的一个端部。转子主体32包含多个铁芯件321、多个转子磁铁322以及连接部323。多个铁芯件321由磁性体金属制成。各铁芯件321例如通过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凿紧钢板等由磁性体金属制成的板部件而形成。连接部323由树脂制成。多个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包括:轴,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圆筒状的转子主体,其固定于所述轴;转子风扇,其在所述转子主体的上侧固定于所述轴;电枢,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主体相对;以及机壳,其在内部容纳所述转子主体、所述转子风扇以及所述电枢,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机构具有:第一轴承,其在所述机壳的内部位于比所述转子风扇靠上侧的位置处,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转子风扇相对;以及第二轴承,其位于比所述转子主体靠下侧的位置处,所述机壳具有:第一开口,其位于比所述电枢靠上侧的位置处;第二开口,其位于比所述电枢靠下侧的位置处;以及轴承保持部,其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面接触而保持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向径向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10 JP 2017-1553911.一种马达,其包括:轴,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圆筒状的转子主体,其固定于所述轴;转子风扇,其在所述转子主体的上侧固定于所述轴;电枢,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主体相对;以及机壳,其在内部容纳所述转子主体、所述转子风扇以及所述电枢,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机构具有:第一轴承,其在所述机壳的内部位于比所述转子风扇靠上侧的位置处,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转子风扇相对;以及第二轴承,其位于比所述转子主体靠下侧的位置处,所述机壳具有:第一开口,其位于比所述电枢靠上侧的位置处;第二开口,其位于比所述电枢靠下侧的位置处;以及轴承保持部,其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面接触而保持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祐辅梶川哲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