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01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包括中心载体、缠绕组、内卡槽、突出弧坡、弹性贴、吸水槽、绕包线组、突出卡块和贴合槽,缠绕组以螺旋形状开设在中心载体的圆侧面,缠绕组包括缠绕槽,缠绕槽的数量为1‑10个,所述缠绕槽之间留有间隙,突出弧坡设置在缠绕槽之间间隙所形成的螺旋突出处,吸水槽开设在缠绕槽之间间隙的突出顶部,弹性贴贴合在突出弧坡上,内卡槽以三个为一组螺旋等距开设在缠绕槽的内侧壁。该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有效的保护绕包线所组成的绕包线组,使得缠绕组不易被折断,使得线缆整体具有较大的抗摇性,从而大大提升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
,具体为一种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耳机手机医疗器械等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在这些高端产品的高频信号传输技术上,对传输线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耳机线数据线医疗线等传输线材导体为复合绞铜,它由中心一根纤维丝和均匀布置在纤维丝周围的单支铜线一次性梅花状绞合而成,此复合绞铜,绞合后容易跳股不光滑,线径不够精密,在电线押出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使用不良,在电线摇摆测试时,铜线承受纵向拉力,容易折断,且抗拉摇摆效果不好,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需要一种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来提高线缆的抗摇摆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了现有的传输线缆在使用时在受到较大的摇摆力之后以折断损坏的问题。一种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包括中心载体、缠绕组、内卡槽、突出弧坡、弹性贴、吸水槽、绕包线组、突出卡块和贴合槽,所述缠绕组以螺旋形状开设在中心载体的圆侧面,缠绕组包括缠绕槽,缠绕槽的数量为1-10个,所述缠绕槽之间留有间隙,突出弧坡设置在缠绕槽之间间隙所形成的螺旋突出处,吸水槽开设在缠绕槽之间间隙的突出顶部,弹性贴贴合在突出弧坡上,内卡槽以三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包括中心载体(1)、缠绕组(2)、内卡槽(3)、突出弧坡(4)、弹性贴(5)、吸水槽(6)、绕包线组(7)、突出卡块(8)和贴合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2)以螺旋形状开设在中心载体(1)的圆侧面,缠绕组(2)包括缠绕槽(21),缠绕槽(21)的数量为1‑10个,所述缠绕槽(21)之间留有间隙,突出弧坡(4)设置在缠绕槽(21)之间间隙所形成的螺旋突出处,吸水槽(6)开设在缠绕槽(21)之间间隙的突出顶部,弹性贴(5)贴合在突出弧坡(4)上,内卡槽(3)以三个为一组螺旋等距开设在缠绕槽(21)的内侧壁,绕包线组(7)包括绕包线(71),绕包线(71)的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线缆用的绕包铜线,包括中心载体(1)、缠绕组(2)、内卡槽(3)、突出弧坡(4)、弹性贴(5)、吸水槽(6)、绕包线组(7)、突出卡块(8)和贴合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2)以螺旋形状开设在中心载体(1)的圆侧面,缠绕组(2)包括缠绕槽(21),缠绕槽(21)的数量为1-10个,所述缠绕槽(21)之间留有间隙,突出弧坡(4)设置在缠绕槽(21)之间间隙所形成的螺旋突出处,吸水槽(6)开设在缠绕槽(21)之间间隙的突出顶部,弹性贴(5)贴合在突出弧坡(4)上,内卡槽(3)以三个为一组螺旋等距开设在缠绕槽(21)的内侧壁,绕包线组(7)包括绕包线(71),绕包线(71)的数量为1-10个,突出卡块(8)以三个为一组等距设置在绕包线(71)上,绕包线组(7)缠绕在中心载体(1)的缠绕组(2)上,而突出卡块(8)卡接在内卡槽(3)的内侧,贴合槽(9)对称开设在绕包线(71)的圆侧面上,弹性贴(5)贴合在贴合槽(9)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线缆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前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必成电业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