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84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机,包括:渐变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滤光片控制电路、驱动器、镜头、图像传感器及移动支架;沿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有镜头、移动支架及图像传感器,渐变滤光片及红外截止滤光片安装于移动支架,滤光片控制电路与驱动器电连接;驱动器驱动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一位置,渐变滤光片位于镜头及图像传感器之间,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位于光轴的下方;驱动器驱动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二位置,红外截止滤光片位于镜头及图像传感器之间。这样,在照明灯开启的情况下摄像机拍摄图像时,距离摄像机近的位置的光线被减弱,便不会出现距离摄像机近的位置过曝,而距离摄像机远的位置欠曝的问题,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

A Camera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mera, which comprises a gradient filter, an infrared cut-off filter, a filter control circuit, a driver, a lens, an image sensor and a movable bracket; a lens, a movable bracket and an image sensor are arranged in turn along the optical axis direction of the camera; a gradient filter and an infrared cut-off filter are installed on the movable bracket; and a filter control circuit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bracket. The driver drives the mobile support to move to the first position, the gradient filter is between the lens and the image sensor, and the high transmittance part of the gradient filter is below the optical axis; the driver drives the mobile support to move to the second position, and the infrared cut-off filter is between the lens and the image sensor. In this way, when the camera takes an image when the illumination is turned on, the light near the camera is weakened, and there will be no over-exposure near the camera, while the problem of under-exposure far from the camera can get a clear i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机
本技术涉及摄像机
,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机。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夜间主动照明技术的摄像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广泛应用于人脸抓拍等领域,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各工业生产领域中随处可见。采用夜间主动照明技术的摄像机一般与可见光照明灯或红外照明灯配合使用,这样,在夜间等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照明灯开始照明,为摄像机拍摄提供更好的照明条件,以使摄像机能拍摄清楚的人脸或其他物体。照明灯通常与摄像机安装于同一位置,由于距离照明灯越近光线越强,而距离照明灯越远光线越弱,因此,摄像机在拍摄时,距离摄像机越近的位置曝光越强,距离摄像机越远的位置曝光越弱,会出现距离摄像机近的位置过曝,而距离摄像机远的位置欠曝的问题,仍然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机,以避免摄像机在照明灯开启的情况下拍摄图像时出现距离摄像机近的位置过曝,而距离摄像机远的位置欠曝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渐变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滤光片控制电路、驱动器、镜头、图像传感器及移动支架;沿所述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镜头、所述移动支架及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渐变滤光片及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安装于所述移动支架,所述滤光片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渐变滤光片位于所述镜头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所述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位于所述光轴的下方;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位于所述镜头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可选的,所述滤光片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及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渐变滤光片从上至下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为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透过率为100%;所述第二区域的透过率从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第二区域的透过率的最大值为100%,所述第二区域的透过率的最小值为60%-30%;所述第三区域的透过率从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第三区域的透过率的最大值为60%-30%,所述第三区域的透过率的最小值为10%-5%。可选的,所述渐变滤光片的材质为玻璃或塑料。可选的,所述渐变滤光片的吸收波长的范围为400纳米至1500纳米。可选的,所述驱动器为微电子电机或电磁驱动器件。可选的,所述电磁驱动器件为电磁阀。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渐变滤光片、图像传感器及镜头;沿所述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镜头、所述渐变滤光片及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位于所述光轴的下方。可选的,所述渐变滤光片对光线的透过率与物距关联,并且物距越大对应的透过率越大。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摄像机,包括渐变滤光片、图像传感器、镜头,所述渐变滤光片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镜头之间;所述镜头,用于允许光线进入所述摄像机;所述渐变滤光片,对光线具有不同的透过率,并且被用于对进入所述摄像机的光线进行透过;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透过的光线并生成图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渐变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滤光片控制电路、驱动器、镜头、图像传感器及移动支架;沿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有镜头、移动支架及图像传感器,渐变滤光片及红外截止滤光片安装于移动支架,滤光片控制电路与驱动器电连接;驱动器驱动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一位置,渐变滤光片位于镜头及图像传感器之间,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位于光轴的下方;驱动器驱动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二位置,红外截止滤光片位于镜头及图像传感器之间。由于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位于光轴的下方,在成像时其对应光轴上方的位置,即实际场景中距离摄像机较远的位置,那么渐变滤光片透过率低的部分位于光轴的上方,在成像时其对应光轴下方的位置,即实际场景中距离摄像机较近的位置。这样,在照明灯开启的情况下摄像机拍摄图像时,距离摄像机近的位置的光线被减弱,便不会出现距离摄像机近的位置过曝,而距离摄像机远的位置欠曝的问题,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摄像机拍摄场景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渐变滤光片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及图4中各组件名称与相应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310渐变滤光片、320红外截止滤光片、330滤光片控制电路、340驱动器、350镜头、360图像传感器、370移动支架、410第一区域、420第二区域、430第三区域。图5中各组件名称与相应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510渐变滤光片、520镜头、530图像传感器。图6中各组件名称与相应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610渐变滤光片、620镜头、630图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摄像机在照明灯开启时拍摄图像时,出现的距离摄像机近的位置过曝,而距离摄像机远的位置欠曝的问题,以得到清晰的图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摄像机进行介绍。首先,为了更容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摄像机的结构及原理,下面对摄像机拍摄图像的原理及出现的距离摄像机近的位置过曝,而距离摄像机远的位置欠曝的问题的原因进行介绍。为了能够拍摄到适当的场景范围,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一般高于普通人的高度,一般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为3-6米。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内的范围表示摄像机的视场范围,同时也是配合摄像机使用的可见光照明灯或者红外照明灯的照明范围。其中,为了能够为摄像机拍摄更好地提供拍摄光线,照明灯的照明角度与摄像机的视场角是相同的。当被拍摄的人脸距离摄像机越远,那么其距离照明灯也就越远,其受到的单位面积的光照强度就越弱。当被拍摄的人脸距离摄像机越近,那么其距离照明灯也就越近,其受到的单位面积的光照强度就越强。图1中以摄像机的拍摄对象为人脸作为示意,那么被拍摄的人脸A位置的光强要比被拍摄的人脸B强的多,而被拍摄的人脸B又比被拍摄的人脸C强的多。照明灯可以被视为单个点光源,不同位置的单位面积光照强度之比等于其与照明灯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也就是说,对于摄像机可以拍摄到的人脸a及人脸b来说,如果人脸a与照明灯的距离为L1,人脸b与照明灯的距离为L2,那么人脸a和人脸b接收到的光照强度的比则为:L22:L12。那么,假设图1中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渐变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滤光片控制电路、驱动器、镜头、图像传感器及移动支架;沿所述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镜头、所述移动支架及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渐变滤光片及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安装于所述移动支架,所述滤光片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渐变滤光片位于所述镜头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所述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位于所述光轴的下方;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位于所述镜头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渐变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滤光片控制电路、驱动器、镜头、图像传感器及移动支架;沿所述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镜头、所述移动支架及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渐变滤光片及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安装于所述移动支架,所述滤光片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渐变滤光片位于所述镜头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所述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位于所述光轴的下方;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移动支架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位于所述镜头及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及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微电子电机或电磁驱动器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器件为电磁阀。5.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渐变滤光片、图像传感器及镜头;沿所述摄像机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镜头、所述渐变滤光片及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渐变滤光片透过率高的部分位于所述光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辰弋廉瑞凯杨坤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