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交叉连接设备、光传送系统和光传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4728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光传送系统和光传送方法,所述设备包括两个光缆成端单元和用于连接两个光缆成端单元的第一跳纤;每个光缆成端单元包括若干根第一尾纤和若干个第一光纤适配器,一根第一尾纤与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相适配,第一尾纤的连接头插接在第一光纤适配器的一端,第一尾纤的纤芯断头与所述设备的外接光缆的纤芯熔接;第一跳纤为若干根,每根第一跳纤的一端与一个光缆成端单元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跳纤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光缆成端单元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且为无源设备,与现有OTN设备相比,系统扩容时只需要简单调整跳纤即可实现,可适应快速业务开通的需求。

Optical Cross Connection Equipment,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and Optical Transport Method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cross-connection device,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The device comprises two end-forming units of optical cables and a first hopping fiber for connecting two end-forming units of optical cables. Each end-forming unit of optical cables includes several first tails and several first fiber adapters, one first tail fiber is adapted to a first fiber adapter and the first tail fiber is adapted to a first fiber adapter. The connector is insert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optical fiber adapter, the broken end of the core of the first tail fiber is fused with the core of the external optical cable of the device; the first jump fiber is several, one end of each first jump fi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a first optical fiber adapter of an end unit of the optical cabl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jump fiber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optical fiber adapter of an end unit of the other optical cabl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he device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and passive devic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OTN device, the expansion of the system can be realized by simply adjusting the fibre jumping,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fast service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交叉连接设备、光传送系统和光传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光传送系统和光传送方法。
技术介绍
城域骨干传送网主要承载城域骨干节点间的电路,这些电路主要以10GE、100GE等大颗粒为主,各节点间的电路数量通常较多。目前,城域骨干传送网主要使用OTN(光传送网,OpticalTransportNetwork)实现对业务的传送及调度。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波分复用是一种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种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在发送端,通过合波器将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汇合,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通过分波器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再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以节点M、N、O、P采用80波×100GOTN设备组网为例,如图1所示。相邻节点通过光缆中的2芯(收、发各1芯)互联,实现了四点环网的物理连接。通过OTN设备,将单根光纤转换为80条“虚拟”路径,每条虚拟路径独立工作在不同波长上(λ1~λ80),单波容量可达100G。以图1中节点M为例,如图2所示,安装于该节点的OTN设备包含至方向O和方向N的光层子架和若干电层子架。光层子架主要实现光信号的耦合、分离及放大。电层子架主要实现各波长业务的交叉与终端。例如,组网初期节点M配置了λ1~λ10线路板和支路板。当节点M需要开通λ11~λ30的业务时,电层子架需扩容相关波道的线路板和支路板,首先将线路板与光层子架的合波分波器连接,再将支路板光口终端至光纤配线架ODF,然后配置网管调试业务,最后实现业务的开通。伴随开通业务的增多,电层子架的数量会不断增多,通常单节点OTN机架的数量不少于2架。OTN设备组成复杂,包含芯片、光器件、光模块等各种元器件,伴随设备速率的提升和集成度的不断增加,单机功耗也在不断升高,某些厂商的100GOTN单机架满配功耗已接近20kw。现有基于OTN设备实现业务传送及调度的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OTN设备投资高,例如:80×100GOTN系统单波的综合造价约40万,80×10GOTN系统单波的综合造价约8.5万。(2)OTN设备功耗大,对机房动力环境要求高。增加OTN设备往往需要对节点市电引入交流系统、开关电源、蓄电池等直流系统扩容改造。(3)OTN设备散热大,对空调系统要求苛刻。为了增加OTN设备,节点往往需要增加或扩容空调系统。(4)OTN建设对机房空间要求高,除需要预留OTN机架和支路侧ODF的安装位置外,还需考虑电源系统扩容及空调的安装位置。(5)OTN设备的散热风扇及配套的空调产生噪音较大,而很多骨干节点毗邻住宅区,会产生噪音扰民情况。(6)OTN系统扩容复杂,工作量大。以80×100GOTN系统为例,M、N节点之间如果需要扩容20波,则M、N节点相应的OTN机架首先需要新增线路板和支路板,将新增支路板与光层子架的合波分波器连接,再新增支路板端口终端至ODF,然后配置网管调试业务,最后实现业务的开通。(7)当业务侧接口类型不同时,OTN需要配置不同的业务接口板才能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OTN系统中OTN设备造价高、扩容复杂、工作量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光传送系统和光传送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包括两个光缆成端单元和用于连接两个光缆成端单元的第一跳纤;每个光缆成端单元包括若干根第一尾纤和若干个第一光纤适配器,一根第一尾纤与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相适配,第一尾纤的连接头插接在第一光纤适配器的一端,第一尾纤的纤芯断头与所述设备的外接光缆的纤芯熔接;所述第一跳纤为若干根,每根第一跳纤的一端与一个光缆成端单元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跳纤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光缆成端单元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传送系统,包括外接光缆和至少三个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交叉连接设备,相邻的两个光交叉连接设备之间通过所述外接光缆连接;所述外接光缆的芯数根据所述光交叉连接设备的第一尾纤的数量和第一尾纤的芯数确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传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系统中的两个光交叉连接设备之间需要建立的光纤链路数量和第一尾纤的芯数,确定两个光交叉连接设备需要断开的跳纤的数量;根据需要断开的跳纤的数量确定所需要的纤芯扩展单元的数量,所需要的纤芯扩展单元的数量等于光交叉连接设备需要断开的跳纤数量的两倍;断开相应数量的跳纤,将每个跳纤所对应的两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纤芯扩展单元的第二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通;纤芯扩展单元的单芯适配器的另一端作为光交叉连接设备之间的业务端口,两个光交叉连接设备之间基于所述业务端口进行数据交互。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交叉连接设备、光传送系统和光传送方法,光交叉连接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可有效减少对机房面积的占用,且设备为无源设备,可以适应任何机房动力、空调环境要求,不产生噪音,与现有OTN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传送系统造价大大降低,且系统扩容时只需要简单调整跳纤即可实现,可适应快速业务开通的需求,系统直接采用光缆纤芯实现业务的互联,对业务接口侧的接口类型无限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OTN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个骨干节点的OTN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纤芯扩展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光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光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光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光交叉连接设备包括两个光缆成端单元10和用于连接两个光缆成端单元10的第一跳纤20;其中,每个光缆成端单元10包括若干根第一尾纤11和若干个第一光纤适配器12,一根第一尾纤11与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12相适配,第一尾纤11的连接头插接在第一光纤适配器12的一端,第一尾纤11的纤芯断头与所述设备的外接光缆的纤芯熔接;所述第一跳纤20为若干根,每根第一跳纤20的一端与一个光缆成端单元10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跳纤2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光缆成端单元10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12的另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尾纤的纤芯断头指的是尾纤不带有连接头的一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光缆成端单元和用于连接两个光缆成端单元的第一跳纤;每个光缆成端单元包括若干根第一尾纤和若干个第一光纤适配器,一根第一尾纤与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相适配,第一尾纤的连接头插接在第一光纤适配器的一端,第一尾纤的纤芯断头与所述设备的外接光缆的纤芯熔接;所述第一跳纤为若干根,每根第一跳纤的一端与一个光缆成端单元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跳纤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光缆成端单元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交叉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光缆成端单元和用于连接两个光缆成端单元的第一跳纤;每个光缆成端单元包括若干根第一尾纤和若干个第一光纤适配器,一根第一尾纤与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相适配,第一尾纤的连接头插接在第一光纤适配器的一端,第一尾纤的纤芯断头与所述设备的外接光缆的纤芯熔接;所述第一跳纤为若干根,每根第一跳纤的一端与一个光缆成端单元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跳纤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光缆成端单元的一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交叉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纤为m芯尾纤,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为m芯光纤适配器,第一跳纤为m芯第一跳纤;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交叉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光交叉连接设备之间需要建立光纤链路时,所述设备还包括与光缆成端单元连接的纤芯扩展单元;所述纤芯扩展单元包括一根m芯的第二尾纤、一个m芯的第二光纤适配器、m根单芯尾纤和m个单芯适配器,每根单芯尾纤的连接头插接在一个单芯适配器的一端中,每根单芯尾纤的纤芯断头与第二尾纤中的一根纤芯断头熔接在一起,第二尾纤的连接头插接在第二光纤适配器的一端;建立任意两个光交叉连接设备之间的光纤链路时,分别断开两个设备的两个光缆成端单元之间具有相同纤序的第一跳纤,将每根断开的第一跳纤对应的两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纤芯扩展单元的第二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通;其中,断开的第一跳纤的数量根据两个光交叉连接设备之间需要建立的光纤链路数量和所述m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交叉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断开光交叉连接设备的两个光缆成端单元之间的第一跳纤,将每根断开的第一跳纤对应的两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纤芯扩展单元的第二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连通,包括:拔掉光交叉连接设备的两个光缆成端单元之间的第一跳纤,将拔掉的第一跳纤所对应的两个第一光纤适配器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纤芯扩展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为民黄梅荪崔北柱杨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