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48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竖直隔板和一水平隔板将外机分为三个独立腔体,分别为一侧的换热器腔,另一侧上部的制冷系统腔以及另一侧下部的水系统腔,其中:换热器腔内部安装有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制冷系统腔内安装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桥接电磁阀;水系统腔内安装有制冷剂‑水换热器和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机壳内部根据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实现换热,制冷以及水系统的相互独立工作,不仅可以保障各部分的工作空间,使其发挥最佳工作效率,更可以通过明确的区域划分降低维修难度。

A Three-chamber Air-conditioning External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chamber air conditioning exterior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baffle and a horizontal baffle. The exterior machine is divided into three independent chambers, one side of the heat exchanger chamber, the other side of the upper refrigeration system chamber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lower water system chamber. The heat exchanger chamber is internally equipped with an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nd an outdoor fan. The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double suction pressure compressor, a first expansion valve, a second expansion valve, a first four-way reversing valve, a second four-way reversing valve, a first solenoid valve, a second solenoid valve and a bridge solenoid valve, and a refrigerant water heat exchanger and a water pump are installed in the chamber of the wat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vides the inner part of the chassis into regions according to its functions, realizes the independent work of heat exchange, refrigeration and water system, not only guarantees the workspace of each part, makes it play its best work efficiency, but also reduces the maintenance difficulty by definite division of reg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
技术介绍
温湿分控空调系统通常由承担室内显热负荷的干式调温设备(例如辐射吊顶)和承担潜热负荷的新风处理设备组成,由于该系统可以精准控制室内的温湿度环境,被受市场追捧。现有的温湿分控空调需要同时制取冷冻水以及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处理,这种空调系统的外机部分结构非常复杂,其部件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制冷剂-水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膨胀阀,制冷剂-水换热器膨胀阀,四通换向阀,电磁阀,桥接电磁阀,室外风机,水泵,水管等。如果将该系统应用于户式家装,所有的部件都必须集中布置在一个机壳中,这不仅要求结构紧凑,同时也要便于安装和维修,因此如何将该系统在外壳内进行合理布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将机壳内部根据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实现换热,制冷以及水系统的相互独立工作,不仅可以保障各部分的工作空间,使其发挥最佳工作效率,更可以通过明确的区域划分降低维修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包括由底板,前面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顶板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竖直隔板和一水平隔板将外机分为三个独立腔体,分别为一侧的换热器腔,另一侧上部的制冷系统腔以及另一侧下部的水系统腔,其中:换热器腔内部安装有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制冷系统腔对应的该侧侧板上安装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而制冷系统腔内安装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桥接电磁阀;水系统腔对应的该侧侧板上设有回水口和出水口,且水系统腔内安装有制冷剂-水换热器和水泵;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通过连接管汇聚后再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连接管连接侧板上的第一接口,另一路连接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室外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膨胀阀后与侧板上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管路与侧板上的第三接口连通,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管路接入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的一端,而制冷剂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管路穿过水平隔板连接第二膨胀阀后连接侧板上的第二接口,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水通道两端分别通过水管连接侧板上的回水口和出水口,且与出水口连接的管路上还串接有水泵,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通过管路串接第一电磁阀后接入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一个吸气口,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通过管路串接第二电磁阀后接入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另一个吸气口,同时两个吸气口之间通过管路串接桥接电磁阀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室外换热器正对的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室外风机正对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处设置有保护栅格。作为优选,所述室外换热器为空气-制冷剂换热器,具有相互独立的制冷剂通道和空气通道,为翅片管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作为优选,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具有相互独立的制冷剂通道和水通道,为板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作为优选,所述水平隔板一端与竖直隔板固定,另一端通过隔板支柱固定在底板上,而水平隔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穿透的孔洞,实现连接管或信号线的穿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借口为铜纳子接头或带铜纳子接头的截止阀。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回水口和出水口直接设置在侧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虽然本系统所涉及的部件数量较多,但是通过竖直隔板配合水平隔板将外机内部分为三个独立的腔体,分别为换热器腔,制冷系统腔和水系统腔,并根据安装部件的尺寸和重量,将尺寸较大的换热器设置于独立的一侧,而重量较大的水系统设备放置在另一侧的底部,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各种设备拥有充足的工作空间,且结构紧凑,适用于户式家装使用。而且根据功能进行三个独立腔体划分后,更有利于维修人员根据故障现象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只需在对应腔体内进行维修处理即可,无需进行整机拆除查找。在外机机壳上设置有三个连接接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共计五个接口,通过三个连接接口配合管路直接与内机进行连接,即可满足制冷剂的供回要求,通过进水口和回水口直接与干式调温设备连接供应冷热水。所有接口均位于机壳表面,安装过程无需拆开外机钣金结构,虽然整个温湿分控系统非常复杂,但是现场安装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的空调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包括由底板1,前面板2,背板3,左侧板4,右侧板5以及顶板6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竖直隔板7和一水平隔板8将外机分为三个独立腔体,分别为左侧(可以为左侧或者右侧,本实施例以左侧为例)的换热器腔9,右侧上部的制冷系统腔10以及右侧下部的水系统腔11,三个腔体相互独立,且制冷系统腔对应的右侧板上安装有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以及第三接口14,而在水系统腔对应的右侧板上开设有回水口15以及出水口16。所述竖直隔板底部直接与底板固定,而水平隔板一端与竖直隔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另一端通过搁板支柱17固定在底板上,可以加强水平隔板的支撑力,确保承受制冷系统腔内的设备重量,水平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穿透的过孔。所述换热器腔内部安装有室外换热器20和室外风机38,室外换热器呈L型,其连接端口侧位于制冷剂系统腔处,且室外换热器对应的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室外风机对应的前面板上开设有出风口24,且出风口上装有保护栅格28,且室外风机为两个并联的轴流风机,以提供较大的风量便于室外换热器进行夏季散热,冬季取热,且由于垂直隔板上不设有孔洞,故而风机吸入风不会穿透到其余腔体内。所述制冷系统腔内安装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31,第一膨胀阀27,第二膨胀阀33,第一四通换向阀18,第二四通换向阀19,第一电磁阀40,第二电磁阀43和桥接电磁阀36,且相互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水系统腔内安装有制冷剂-水换热器21和水泵37,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水通道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回水口,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水泵后连接出水口。如图5所示为本外机所应用的空调系统,具体为双吸气压力压缩机31具有两个独立的吸气口和一个独立的出气口,制冷剂从两个吸气口以不同吸气压力吸入,经过气缸压缩后以同一排气压力从出气口排出,其出气口分两路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通过管路22汇聚后再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管路23直接连接侧板上的第一接口12,另一路通过管路25连接室外换热器20的一端,室外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路26连接第一膨胀阀27后与侧板上的第二接口13连通,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管路30与侧板上的第三接口14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包括由底板,前面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顶板组成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竖直隔板和一水平隔板将外机分为三个独立腔体,分别为一侧的换热器腔,另一侧上部的制冷系统腔以及另一侧下部的水系统腔,其中:换热器腔内部安装有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制冷系统腔对应的该侧侧板上安装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而制冷系统腔内安装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桥接电磁阀;水系统腔对应的该侧侧板上设有回水口和出水口,且水系统腔内安装有制冷剂‑水换热器和水泵;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通过连接管汇聚后再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连接管连接侧板上的第一接口,另一路连接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室外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膨胀阀后与侧板上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管路与侧板上的第三接口连通,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管路接入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的一端,而制冷剂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管路穿过水平隔板连接第二膨胀阀后连接侧板上的第二接口,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水通道两端分别通过水管连接侧板上的回水口和出水口,且与出水口连接的管路上还串接有水泵,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通过管路串接第一电磁阀后接入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一个吸气口,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通过管路串接第二电磁阀后接入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另一个吸气口,同时两个吸气口之间通过管路串接桥接电磁阀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体空调外机,包括由底板,前面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顶板组成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竖直隔板和一水平隔板将外机分为三个独立腔体,分别为一侧的换热器腔,另一侧上部的制冷系统腔以及另一侧下部的水系统腔,其中:换热器腔内部安装有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制冷系统腔对应的该侧侧板上安装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而制冷系统腔内安装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桥接电磁阀;水系统腔对应的该侧侧板上设有回水口和出水口,且水系统腔内安装有制冷剂-水换热器和水泵;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通过连接管汇聚后再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连接管连接侧板上的第一接口,另一路连接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室外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膨胀阀后与侧板上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管路与侧板上的第三接口连通,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管路接入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的一端,而制冷剂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管路穿过水平隔板连接第二膨胀阀后连接侧板上的第二接口,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水通道两端分别通过水管连接侧板上的回水口和出水口,且与出水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越杨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六五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