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77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辅助换热装置包括散热器、管路、循环泵和换热套管;所述散热器、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换热套管通过所述管路依次连接形成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内盛装有换热工质,所述换热套管适于套设在空调器室外机的低温管段的外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辅助换热装置无额外焊接点,可靠性高;换热工质不依赖冷媒,对冷媒种类无要求,适用可燃制冷剂;工质由循环泵强制流动,换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的温度较高,当室外温度较高的时候,室外机换热器的热量来不及扩散导致换热器散热效果变差,使散热器温度较高,由于电控盒设置于所述室外机内部,离所述换热器较近,从而导致电控盒的温度升高,使位于电控盒上的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过高,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甚至会出现电子元件失效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辅助换热装置,与空调室外机温度较高的区域热交换,使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降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辅助换热装置,所述辅助换热装置包括散热器、管路、循环泵和换热套管;所述散热器、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换热套管通过所述管路依次连接形成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内盛装有换热工质,所述换热套管适于套设在空调器室外机的低温管段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套管包括换热套管本体,所述换热套管本体沿所述换热套管本体轴向的两端为封闭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套管还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均从所述换热套管本体的周向表面与所述换热套管本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换热管和散热片,所述换热管分布于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本体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的其中一端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出口管相连,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进口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套管本体包括工质管,所述工质管沿径向内凹,所述工质管的内凹侧形成卡接部,所述工质管通过所述卡接部套设于所述低温管段外。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套管本体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工质管外凸侧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本体由铝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在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弯折形成多段折弯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助换热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所述散热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处,可以对所述电控盒进行散热,避免电控盒温度过高造成电子元件负载工作或者工作效率变低;通过将所述散热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处,与所述换热器热交换,提高所述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所述辅助换热装置无额外焊接点,可靠性高;换热工质不依赖冷媒,对冷媒种类无要求,适用可燃制冷剂;工质由循环泵强制流动,换热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所述的辅助换热装置。所述空调器与辅助换热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辅助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散热器1的主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散热器1的下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换热套管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夹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换热套管的装配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辅助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9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散热器,2-换热器,3-循环泵,4-管路,5-换热套管,6-换热管,7-散热器本体,8-散热片,9-出口管,10-进口管,11-换热套管本体,12-保温层,13-工质管,14-加强环,15-卡接部,16-低温管卡口,17-换热套管本体卡口,18-低温管段,19-管路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文中所有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仅为了方便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包括散热器1、管路4、循环泵3和换热套管5;所述散热器1、所述循环泵3和所述换热套管5通过所述管路4依次连接通形成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内盛装有换热工质,所述换热套管5套设于所述空调器室外机的低温管段18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低温管段18为空调室外机换热系统的组成部分,冷媒在换热系统的管路内经过节流后,温度降低,导致换热系统的部运行,所述辅助换热装置的所述循环通路内循环有换热分管路温度较低,该温度较低的管路称为所述低温管段18。这里,所述辅助换热装置独立工质,所述换热工质在所述散热器1处与所述空调室外机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工质带走部分热量后流动至所述换热套管5,所述换热工质在所述换热套管5处与所述空调室外机换热系统的所述低温管段18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工质的温度降低,然后所述换热工质在所述循环泵3的作用下循环至所述散热器1处,所述换热工质继续与所述空调室外机温度较高的区域热交换,带走部分热量。所述换热工质在所述循环泵3的作用下依此循环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辅助换热装置所采用的换热工质可以与空调室外机换热系统的冷媒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换热工质可以为水、氨水或者其他冷却剂;所述管路4为金属软管,材料可以为铜或者其它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通过将所述散热器1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处,可以对所述电控盒进行散热,避免电控盒温度过高造成电子元件负载工作或者工作效率变低;通过将所述散热器1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2处,与所述换热器2热交换,提高所述空调室外机换热器2的换热效率。所述辅助换热装置无额外焊接点,可靠性高;换热工质不依赖冷媒,对冷媒种类无要求,适用可燃制冷剂;工质由循环泵强制流动,换热效果好。实施例二如图2和图3所示,图2A为所述散热器1的主视图,图2B为所述散热器1的下视图,图3为图2中B-B截面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包括散热器本体7、换热管6和散热片8,所述换热管分布于所述散热器本体7内部,所述散热片8设置于所述散热器本体7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所述换热管6在所述散热器1内的换热面积,所述换热管6在所述散热器本体7内部弯折形成多段折弯结构,从而使所述换热管6的长度增加,所述换热管6的一端通过所述管路4与所述循环泵3的入口相连,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管路4与所述换热套管5的出口相连。较佳的,所述换热管6在所述散热器本体7内弯折形成多个U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散热器本体7由铝或者其它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散热片8,所述散热片8可以增大换热面积。通过在所述散热器本体7上设置卡扣或者螺孔,实现所述散热器本体7与其他结构的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散热器1在所述散热器本体7内设置多段折弯的所述换热管6,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辅助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图4为所述换热套管5的主视图,所述换热套管5包括换热套管本体11,进口管10和出口管9,所述进口管10和所述出口管9均与所述换热套管本体11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包括散热器(1)、管路(4)、循环泵(3)和换热套管(5);所述散热器(1)、所述循环泵(3)和所述换热套管(5)通过所述管路(4)依次连接形成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内盛装有换热工质,所述换热套管(5)适于套设在空调器室外机的低温管段(18)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装置包括散热器(1)、管路(4)、循环泵(3)和换热套管(5);所述散热器(1)、所述循环泵(3)和所述换热套管(5)通过所述管路(4)依次连接形成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内盛装有换热工质,所述换热套管(5)适于套设在空调器室外机的低温管段(18)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套管(5)包括换热套管本体(11),所述换热套管本体(11)沿所述换热套管本体(11)轴向的两端为封闭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套管(5)还包括进口管(10)和出口管(9),所述进口管(10)和所述出口管(9)均从所述换热套管本体(11)的周向表面与所述换热套管本体(1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包括散热器本体(7)、换热管(6)和散热片(8),所述换热管(6)分布于所述散热器本体(7)内部,所述散热片(8)设置于所述散热器本体(7)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会宾张新浩胡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