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39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包括阀杆、阀腔本体、支撑机构、辅助机构以及固定座,阀杆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座上端上,固定座焊接在阀腔本体环形侧面上端,支撑机构固定在阀腔本体上,辅助机构连接在阀腔本体右侧,支撑机构包括上夹持环、螺母、上连接板、下连接板、T型螺栓、支撑板、底座板、中空柱、分流软管、下夹持环、插销杆、中空拉杆、固定箱体、保温布以及转动杆,辅助机构包括齿条杆、L型导向杆、左固定环、橡胶垫、固定杆、弹簧、右固定环、拉板以及销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升降支撑的功能,也可进行保温防护,也实现了安全泄放的功能,同时也可进行限位保护。

A Metal Two-way Sealing Valve Cavity with Safety Release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etal bidirectional sealing valve chamber with safety relief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valve stem, a valve chamber body,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n auxiliary mechanism and a fixed seat. The valve stem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ed seat through a bearing, the fixed seat is weld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annular side of the valve chamber body,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fixed to the valve chamber body, the auxiliary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valve chamber body, and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valve chamber body. Including upper clamping ring, nut, upper connecting plat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T-bolt, support plate, base plate, hollow column, shunt hose, lower clamping ring, pin rod, hollow pull rod, fixed box, insulation cloth and rotating rod. Auxiliary mechanism includes rack rod, L-type guide rod, left fixed ring, rubber pad, fixed rod, spring, right fixed ring, pull plate and pin shaft. Compared with the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lifting support, thermal insulation protection, safety release and limit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属于阀门配件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没有支撑机构,导致其无法进行升降支撑,需要人工添加支撑柱进行支撑,降低了安装效果,现有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在对水流进行泄放时,由于没有防护装置,导致水流容易对接口处进行冲击,造成接口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包括阀杆、阀腔本体、支撑机构、辅助机构、连接管以及固定座,所述阀杆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座上端上,所述固定座焊接在阀腔本体环形侧面上端,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在阀腔本体上,所述辅助机构连接在阀腔本体右侧,所述连接管连接在辅助机构右侧,所述阀杆后侧设置辅助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夹持环、螺母、上连接板、下连接板、T型螺栓、支撑板、底座板、中空柱、分流软管、下夹持环、插销杆、中空拉杆、固定箱体、保温布以及转动杆,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齿条杆、L型导向杆、左固定环、橡胶垫、固定杆、弹簧、右固定环、拉板以及销轴。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机构中,所述上夹持环下端与上夹持环相接触,所述上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上夹持环前后两端,所述下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下夹持环前后两端,所述T型螺栓滑动设置在下连接板上端上,所述螺母设置在上连接板上侧,所述T型螺栓上端穿过上连接板,且通过螺纹与螺母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固定在下夹持环环形侧面下端,所述支撑板下端与底座板相接触,所述中空柱固定在底座板上端面左右边缘位置,且中空柱设置在支撑板内部,所述中空柱下端与分流软管相连通,所述分流软管设置在底座板内部,所述固定箱体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板上端面,所述中空拉杆设置在固定箱体上侧,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分别与固定箱体内左右两壁相连接,所述保温布缠绕在转动杆上,所述保温布上端穿过固定箱体,且通过螺钉与中空拉杆相连接,所述上夹持环上滑动设置插销杆。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环内侧以及下夹持环内侧面均加工有防滑纹,所述下连接板上端加工有T型滑槽,且T型滑槽上设置有T型螺栓,所述上连接板上端加工有通孔一,所述T型螺栓穿过通孔一,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将阀腔本体放置在下夹持环上,然后使用人员将T型螺栓上端穿过通孔一,并将螺母转动套装在T型螺栓上,然后使用人员将T型螺栓下部滑入下连接板上的T型滑槽内,然后使用人员单独对螺母进行转动,从而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T型螺栓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将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紧密接触,实现了夹持固定效果,操作简单。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下端面内部镶嵌有充气泵,且充气泵上端与分流软管相连通,且充气泵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且导线上连接有开关,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在底座板上端面左右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板下端对称加工有凹槽,且凹槽内部设置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环形侧面与凹槽接触位置镶嵌有O型圈,在实际使用时,打开开关,从而实现充气泵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然后充气泵开始工作,从而带动空气流动,然后空气通过分流软管分别进入中空柱内,然后进入支撑板上的凹槽内,随着空气持续进入凹槽内,从而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带动下夹持环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阀腔本体向上移动,实现了对阀腔本体进行升降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杆对称设置在固定箱体内部,所述固定箱体左侧固定有电动机,且电动机右侧穿过固定箱体与转动杆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右部分别固定有圆形齿轮一以及圆形齿轮二,且圆形齿轮一与圆形齿轮二进行齿轮啮合,且电动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工作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圆形齿轮一转动,进而带动圆形齿轮二转动,从而实现两个转动杆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对保温布进行松开,然后使用人员握住两个中空拉杆并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保温布向上伸出,然后使用人员将中空拉杆移动到上夹持环上侧,然后使用人员将插销杆穿过中空拉杆,从而对中空拉杆进行限位,然后使用人员停止电动机,实现了对阀腔本体进行保温的功能。进一步地,在所述辅助机构中,所述齿条杆右部滑动设置在L型导向杆上部上,所述L型导向杆右端穿过左固定环以及右固定环,所述L型导向杆环形侧面右边缘位置套装有拉板,所述拉板通过销轴与L型导向杆相连接,所述弹簧套装在L型导向杆上,且弹簧左侧与右固定环相接触,且弹簧右侧与拉板相接触,所述橡胶垫设置在左固定环以及右固定环之间,所述左固定环右端下部固定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右侧穿过右固定环。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外观呈一种环形侧面中间位置内凹的形状,所述橡胶垫内凹部位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环形垫片,且环形垫片上设置有锁紧螺栓,且锁紧螺栓左侧穿过环形垫片以及左固定环,并通过螺纹与紧固块相连接,且锁紧螺栓右侧穿过环形垫片以及右固定环,并通过螺纹与紧固块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环形垫片、锁紧螺栓以及紧固块的设计可实现橡胶垫分别与左固定环以及右固定环相紧密接触,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在需要使用阀腔本体进行泄放水流时,水流经过阀腔本体内部,并与橡胶垫内侧面相接触,橡胶垫内侧从而对水流进行阻碍,避免水流直接对连接管进行冲击,在水流流速较快时,水流在对橡胶垫进行冲击时,可导致橡胶垫的变形,从而实现橡胶垫的内孔面积变大,橡胶垫的长度变长,从而扩大了水流的流动面积,实现了安全泄放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右固定环右侧上下部位均加工有通孔二,且L型导向杆以及固定杆均穿过通孔二,所述左固定环左端面上部加工有通孔三,所述L型导向杆右端穿过通孔三,所述阀杆上固定有环形齿轮,且环形齿轮与齿条杆进行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杆下端通过滑轨与固定座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若水流的速度持续增大,从而对橡胶垫进行持续拉长,进而带动右固定环向右移动,右固定环向右移动可对弹簧进行压缩,然后弹簧恢复形变带动拉板向右移动,拉板向右移动从而带动L型导向杆沿着通孔二以及通孔三向右移动,L型导向杆向右移动带动齿条杆向右移动,齿条杆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环形齿轮转动,环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阀杆转动,进而对阀腔本体进行关闭,从而停止了水流的流动,然后橡胶垫恢复形变带动右固定环向左移动,进而实现右固定环与弹簧相分离,实现了限位保护的功能,提高了阀腔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本技术通过添加上夹持环、螺母、上连接板、下连接板、T型螺栓、支撑板、底座板、中空柱、分流软管、下夹持环、插销杆、中空拉杆、固定箱体、保温布以及转动杆,实现了升降支撑的功能,也可进行保温防护。本技术通过添加齿条杆、L型导向杆、左固定环、橡胶垫、固定杆、弹簧、右固定环、拉板以及销轴,实现了安全泄放的功能,同时也可进行限位保护。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中支撑机构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包括阀杆、阀腔本体、支撑机构、辅助机构、连接管以及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座上端上,所述固定座焊接在阀腔本体环形侧面上端,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在阀腔本体上,所述辅助机构连接在阀腔本体右侧,所述连接管连接在辅助机构右侧,所述阀杆后侧设置辅助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夹持环、螺母、上连接板、下连接板、T型螺栓、支撑板、底座板、中空柱、分流软管、下夹持环、插销杆、中空拉杆、固定箱体、保温布以及转动杆,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齿条杆、L型导向杆、左固定环、橡胶垫、固定杆、弹簧、右固定环、拉板以及销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包括阀杆、阀腔本体、支撑机构、辅助机构、连接管以及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座上端上,所述固定座焊接在阀腔本体环形侧面上端,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在阀腔本体上,所述辅助机构连接在阀腔本体右侧,所述连接管连接在辅助机构右侧,所述阀杆后侧设置辅助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夹持环、螺母、上连接板、下连接板、T型螺栓、支撑板、底座板、中空柱、分流软管、下夹持环、插销杆、中空拉杆、固定箱体、保温布以及转动杆,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齿条杆、L型导向杆、左固定环、橡胶垫、固定杆、弹簧、右固定环、拉板以及销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机构中,所述上夹持环下端与上夹持环相接触,所述上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上夹持环前后两端,所述下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下夹持环前后两端,所述T型螺栓滑动设置在下连接板上端上,所述螺母设置在上连接板上侧,所述T型螺栓上端穿过上连接板,且通过螺纹与螺母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固定在下夹持环环形侧面下端,所述支撑板下端与底座板相接触,所述中空柱固定在底座板上端面左右边缘位置,且中空柱设置在支撑板内部,所述中空柱下端与分流软管相连通,所述分流软管设置在底座板内部,所述固定箱体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板上端面,所述中空拉杆设置在固定箱体上侧,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分别与固定箱体内左右两壁相连接,所述保温布缠绕在转动杆上,所述保温布上端穿过固定箱体,且通过螺钉与中空拉杆相连接,所述上夹持环上滑动设置插销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环内侧以及下夹持环内侧面均加工有防滑纹,所述下连接板上端加工有T型滑槽,且T型滑槽上设置有T型螺栓,所述上连接板上端加工有通孔一,所述T型螺栓穿过通孔一,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将阀腔本体放置在下夹持环上,然后使用人员将T型螺栓上端穿过通孔一,并将螺母转动套装在T型螺栓上,然后使用人员将T型螺栓下部滑入下连接板上的T型滑槽内,然后使用人员单独对螺母进行转动,从而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T型螺栓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将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紧密接触,实现了夹持固定效果,操作简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下端面内部镶嵌有充气泵,且充气泵上端与分流软管相连通,且充气泵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且导线上连接有开关,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在底座板上端面左右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板下端对称加工有凹槽,且凹槽内部设置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环形侧面与凹槽接触位置镶嵌有O型圈,在实际使用时,打开开关,从而实现充气泵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然后充气泵开始工作,从而带动空气流动,然后空气通过分流软管分别进入中空柱内,然后进入支撑板上的凹槽内,随着空气持续进入凹槽内,从而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带动下夹持环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阀腔本体向上移动,实现了对阀腔本体进行升降的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泄放功能的金属双向密封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明陈亚方高应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达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