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06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结构,包括:本体部,本体部上设置有用于流通气体的走气通道,走气通道具有用于与待吸附部件相接触的吸气口,走气通道用于与吸气装置相连通,吸气装置向走气通道内吸气,以使吸气口吸起待吸附部件;其中,本体部上设置有走管通道,走管通道用于供吸气装置的气管穿过,以使气管穿过走管通道后与走气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用于与吸附结构相连接的气管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Adsorp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dsorp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par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passage for circulating gas, an air passage having an air suction port for contacting the parts to be adsorbed, an air passage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air suction device, and an air suction device sucking into the air passage to enable the air suction port to suck up the parts to be adsorbed. A passage through which the trachea of the air supply and suction device passes, so that the trachea passes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ssage. The adsorpt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stability of the gas pipe used to connect the adsorption structur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附结构
本技术涉及真空吸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吸附结构吸起表针,考虑到表针是细小而精密的零部件,传统的吸嘴在吸取表针的过程中,很难稳定地将表针吸起,而且在吸附过程中会刮伤表针表面以及吸附起目标表针附近的其他表针,不利于准确快速地吸起目标表针。此外,现有的吸附结构在气管布置时,由于气管沿着机器人本体布线到达表针吸嘴,在设备正常工作中,气管会随着机器人本体大幅度晃动导致危险性增加,而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与吸附结构相连接的气管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结构,包括:本体部,本体部上设置有用于流通气体的走气通道,走气通道具有用于与待吸附部件相接触的吸气口,走气通道用于与吸气装置相连通,吸气装置从走气通道内吸气,以使吸气口吸起待吸附部件;其中,本体部上设置有走管通道,走管通道用于供吸气装置的气管穿过,以使气管穿过走管通道后与走气通道相连通。进一步地,吸气口所在的平面为矩形面,矩形面的至少部分用于与待吸附部件相接触,吸气口为多个,多个吸气口沿矩形面的长度方向设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上设置有用于流通气体的走气通道,所述走气通道具有用于与待吸附部件相接触的吸气口(11),所述走气通道用于与吸气装置相连通,吸气装置从所述走气通道内吸气,以使所述吸气口(11)吸起所述待吸附部件;其中,所述本体部(10)上设置有走管通道(15),所述走管通道(15)用于供所述吸气装置的气管穿过,以使所述气管穿过所述走管通道(15)后与所述走气通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上设置有用于流通气体的走气通道,所述走气通道具有用于与待吸附部件相接触的吸气口(11),所述走气通道用于与吸气装置相连通,吸气装置从所述走气通道内吸气,以使所述吸气口(11)吸起所述待吸附部件;其中,所述本体部(10)上设置有走管通道(15),所述走管通道(15)用于供所述吸气装置的气管穿过,以使所述气管穿过所述走管通道(15)后与所述走气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11)所在的平面为矩形面,所述矩形面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待吸附部件相接触,所述吸气口(11)为多个,多个所述吸气口(11)沿所述矩形面的长度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气通道具有用于与所述吸气装置的气管相连接的出气口(12),以使所述吸气装置通过所述出气口(12)从所述走气通道内吸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包括:吸附段(13),所述吸附段(13)上设置有所述走气通道的第一走气段,所述吸气口(11)设置在所述吸附段(13)上;转接段(14),所述转接段(14)与所述吸附段(13)相连接,所述转接段(14)上设置有所述走气通道的第二走气段,所述吸气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二走气段相连接,所述第一走气段与所述第二走气段相连通;其中,所述走管通道(15)设置在所述转接段(1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段(13)包括:第一吸附段(131),所述第一吸附段(131)与所述转接段(14)相连接;第二吸附段(132),所述第二吸附段(132)与所述第一吸附段(131)相连接,所述第二吸附段(132)的至少部分为矩形体,所述吸气口(11)设置在所述矩形体远离所述第一吸附段(131)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大姜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