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405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玻璃镀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预设尺寸的2D玻璃基板,对玻璃基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将清洗烘干后的玻璃基板切割成预设大小的玻璃片体;将玻璃片体装载于光学真空镀膜机上,在3×10‑4~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采用电子枪轰击坩埚中的防蓝光薄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防蓝光薄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防蓝光薄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玻璃片体外表面,形成防蓝光薄膜层;采用电子枪枪轰击坩埚中的增透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增透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增透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防蓝光薄膜层上表面,形成增透膜层;将镀膜后的玻璃片体装载于石墨模具中,并将石墨模具连同玻璃片体放入热弯机中进行热弯处理,形成防蓝光的3D玻璃。

A Fabrication Method of 3D Glass with Blue-Proof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field of glass coating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king 3D glass with anti-blue light. It includes: providing a first preset size of 2D glass substrate, cleaning and drying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 substrate, cutting the washed and dried glass substrate into preset size glass sheets; loading the glass sheet on an optical vacuum coating machine, ranging from 3*10*4 to 3.0*10*3 P 3. Under vacuum condition, the anti-blue film material in crucible was bombarded by an electron gun, and the anti-blue film material was melted and evaporated at high temperature to form anti-blue film. Under the action of ion source, the anti-blue film layer was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glass sheet and formed. The anti-blue film material in crucible was bombarded by an electron gun, and the anti-blue film material was dissolved and evaporated at high temperature. Anti-reflective film is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anti-blue film by ion source to form anti-reflective film. The coated glass sheet is loaded into the graphite mould, and the graphite mould and the glass sheet are put into the hot bending machine for hot bending treatment to form anti-blue 3D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镀膜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蓝光可以透射普通玻璃,给观察者的眼睛造成伤害。蓝光波长短、能量高,蓝光广泛存在于电脑显示屏、手机显示屏、LED光源中,使得人工光更白,更亮,有些特别白亮的光给人一直泛蓝的感觉,这就是蓝光比例过高引起的。蓝光能穿透眼睛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对其造成光学损害,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白内障,黄斑区退化。长期暴露在蓝光下,容易造成眼睛、面部皮肤伤害。目前,手机盖板玻璃防蓝光的方法是在盖板玻璃表面贴一层保护膜,贴膜以后,透光率往往会下降,所贴的膜容易产生划痕影响视觉效果,对防蓝光效果依然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手机盖板玻璃透光率低,防蓝光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预设尺寸的2D玻璃基板,用高压气流或高压水流对玻璃基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将清洗烘干后的玻璃基板切割成预设大小的玻璃片体;将所述玻璃片体装载于光学真空镀膜机上,在3×10-4~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采用电子枪轰击坩埚中的防蓝光薄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防蓝光薄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防蓝光薄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玻璃片体外表面,形成防蓝光薄膜层;采用电子枪枪轰击坩埚中的增透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增透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增透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防蓝光薄膜层上表面,形成增透膜层;将镀膜后的玻璃片体装载于石墨模具中,并将石墨模具连同玻璃片体放入热弯机中进行热弯处理,形成防蓝光的3D玻璃。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所述3D玻璃通过钢化炉以设定温度以及设定时间进行钢化处理。优选地,所述预设温度为390℃-450℃,预设时间为3-8小时。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钢化处理完成后的所述3D玻璃凹面印刷油墨层,并进行曝光处理以及显影处理。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钢化处理完成后的所述3D玻璃的增透膜层形成防指纹的AF膜层。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所述3D玻璃夹装定位于CNC精雕机上进行磨边和倒孔处理,磨边和倒孔完成后对玻璃表面清洗并烘干。优选地,所述的清洗是采用有机溶剂清洗剂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洗,并以超声波辅助清洗。优选地,所述2D玻璃基板采用采用康宁玻璃。优选地,所述2D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45-0.55m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通过电子枪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并在磁场的作用下轰击坩埚中的镀膜材料,通过动能对热能的转换产生高温使得材料溶化并蒸发成薄膜,蒸发出来的纳米分子使其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到盖板玻璃并最终在盖板玻璃上沉积成膜,以此改进镀膜的工艺,所形成的防蓝光膜层能够显著截止有害蓝光和紫外线以及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射线,且増透膜层可提高可见光的透光率,视觉效果好,整体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更好地满足连续批量化的生产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通过电子枪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并在磁场的作用下轰击坩埚中的镀膜材料,通过动能对热能的转换产生高温使得材料溶化并蒸发成薄膜,蒸发出来的纳米分子使其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到盖板玻璃并最终在盖板玻璃上沉积成膜,以此改进镀膜的工艺,所形成的防蓝光膜层能够显著截止有害蓝光和紫外线以及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射线,且増透膜层可提高可见光的透光率,视觉效果好,整体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更好地满足连续批量化的生产需求。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详述如下:在步骤S101中,提供第一预设尺寸的2D玻璃基板,用高压气流或高压水流对玻璃基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将清洗烘干后的玻璃基板切割成预设大小的玻璃片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2D玻璃基板采用采用康宁玻璃,所述2D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45-0.55mm。在步骤S102中,将所述玻璃片体装载于光学真空镀膜机上,在3×10-4~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采用电子枪轰击坩埚中的防蓝光薄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防蓝光薄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防蓝光薄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玻璃片体外表面,形成防蓝光薄膜层。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玻璃片体装载于光学真空镀膜机上,在3×10-4~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通过电子枪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并在磁场的作用下轰击坩埚中的防蓝光薄膜材料,通过动能对热能的转换产生高温使得防蓝光薄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防蓝光薄膜,蒸发出来的纳米分子使其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到玻璃片体表面并最终在玻璃片体表面上沉积形成防蓝光薄膜层。其中,所述真空值可为3.0×10-3或3×10-4Pa,具体不做任何限制。在步骤S103中,采用电子枪枪轰击坩埚中的增透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增透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增透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防蓝光薄膜层上表面,形成增透膜层。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玻璃片体装载于光学真空镀膜机上,在3×10-4~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通过电子枪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并在磁场的作用下轰击坩埚中的增透膜材料,通过动能对热能的转换产生高温使得增透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增透膜,蒸发出来的纳米分子使其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到防蓝光薄膜层表面并最终在防蓝光薄膜层表面上沉积形成增透膜层。其中,所述真空值可为3.0×10-3或3×10-4Pa,具体不做任何限制。在步骤S104中,将镀膜后的玻璃片体装载于石墨模具中,并将石墨模具连同玻璃片体放入热弯机中进行热弯处理,形成防蓝光的3D玻璃。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设置一个石墨模具,该石墨模具包括动模板和定模板,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时能形成一个与玻璃片体形状相同的模腔,将玻璃片体放置在定模板上并定位;然后,将石墨模具连同玻璃片体放入加热炉中,加热使玻璃片体的温度达到500-600℃,保持该温度4-7分钟;继续加热使玻璃片体的热压温度至950-1050℃,对动模板施加0.1-0.4MPa的压力,驱动动模板向定模板向定模板逐步靠近直至合模,动模板和定模板顶压在玻璃片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该玻璃片体在高温状态下弯曲变形形成模腔形状的玻璃片体,保持压力和温度6-9分钟;最后,将石墨模具进行降温处理,降低至预设温度从加热炉中取出,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预设尺寸的2D玻璃基板,用高压气流或高压水流对玻璃基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将清洗烘干后的玻璃基板切割成预设大小的玻璃片体;将所述玻璃片体装载于光学真空镀膜机上,在3×10‑4~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采用电子枪轰击坩埚中的防蓝光薄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防蓝光薄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防蓝光薄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玻璃片体外表面,形成防蓝光薄膜层;采用电子枪枪轰击坩埚中的增透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增透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增透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防蓝光薄膜层上表面,形成增透膜层;将镀膜后的玻璃片体装载于石墨模具中,并将石墨模具连同玻璃片体放入热弯机中进行热弯处理,形成防蓝光的3D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蓝光的3D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预设尺寸的2D玻璃基板,用高压气流或高压水流对玻璃基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将清洗烘干后的玻璃基板切割成预设大小的玻璃片体;将所述玻璃片体装载于光学真空镀膜机上,在3×10-4~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采用电子枪轰击坩埚中的防蓝光薄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防蓝光薄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防蓝光薄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玻璃片体外表面,形成防蓝光薄膜层;采用电子枪枪轰击坩埚中的增透膜材料,在高温下使得增透膜材料溶化并蒸发形成增透膜,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沉积到防蓝光薄膜层上表面,形成增透膜层;将镀膜后的玻璃片体装载于石墨模具中,并将石墨模具连同玻璃片体放入热弯机中进行热弯处理,形成防蓝光的3D玻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所述3D玻璃通过钢化炉以设定温度以及设定时间进行钢化处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起宝
申请(专利权)人: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