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线套以及带护线套的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87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弯曲的耐久性高的护线套以及带护线套的电线。护线套能在其内部插通电线。该护线套具备:第1固定部,其被固定于车门面板;第2固定部,其被固定于车辆面板;以及连结部,其能弹性变形,并且将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之间连接。在该护线套中,在车门面板相对于车辆面板关闭的关闭状态下,连结部的中间部比连结部的两个端部下垂。因此,在车门被打开时,通过车辆面板和车门面板分离,从而连结部的中间部被抬高。如此,在车门开闭时,主要通过连结部的松弛形状产生变化而使护线套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主要通过连结部的伸缩而使护线套弯曲的方式相比,护线套针对弯曲的耐久性提高。

Sheath and wire with sheat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heath with high bending durability and a wire with a sheath. The sheath can plug wires into its interior. The sheath has: the first fixed part, which is fixed on the door panel; the second fixed part, which is fixed on the vehicle panel;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which can elastically deform and connect the first fixed part and the second fixed part. In the sheath, when the door panel is closed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panel,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art sags than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art. Therefore, when the door is opene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s raised by separating the vehicle panel and the door panel. Thus, when the door opens and closes, the sheath bends mainly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relaxed shap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n the present embodiment, the durability of the sheath for bending i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bending the sheath mainly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connect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线套以及带护线套的电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于车辆的车门的护线套以及带护线套的电线。
技术介绍
通常,在线束以穿过被设置于汽车的车辆面板的贯通孔以及被设置于车门面板的贯通孔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以保护线束为目的而在该线束的周围设置有护线套。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护线套,具有山部和谷部沿护线套的轴心方向连续的波纹部。在车门面板相对于车辆面板关闭的状态下,通过两者接近而使波纹部收缩,在车门面板相对于车辆面板打开的状态下通过两者分离而使波纹部伸长。如此,护线套以伴随车门面板的开闭动作而自由弯曲的方式伸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打开2012-104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当反复进行车门面板的开闭时,护线套的伸缩次数增加。在主要通过波纹部的伸缩而追随车门面板的开闭动作的构成中,弯曲应力容易集中到局部。另外,在送货车、出租车等商用车中,与轿车相比车门面板的开闭次数增多,所以要求使用对弯曲的耐久性高的护线套。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弯曲的耐久性高的护线套以及带护线套的电线。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式涉及的护线套为一种护线套,在其内部能插通电线,其中,具备:第1固定部,其被固定于车门面板;第2固定部,其被固定于车辆面板;以及连结部,其能弹性变形,并且将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之间连接,在所述车门面板相对于所述车辆面板关闭的关闭状态下,所述连结部的中间部比所述连结部的两个端部下垂。第2方式所涉及的护线套为第1方式所涉及的护线套,在所述车门面板相对于所述车辆面板打开的打开状态下,所述连结部的中间部比所述连结部的两个端部下垂,并且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中间部的下垂量比在所述关闭状态下的所述中间部的下垂量小。第3方式所涉及的护线套为第1或者第2方式所涉及的护线套,在所述连结部中,作为在内部能插通所述电线的构成,具有:第1筒状部,其位于第1固定部侧的端部;第2筒状部,其位于第2固定部侧的端部;以及波纹部,其形成为波纹状且与所述第1筒状部以及所述第2筒状部连结,所述第1筒状部中的位于所述波纹部侧的部分和所述第2筒状部中的位于所述波纹部侧的部分均朝下方。第4方式所涉及的护线套为第1-第3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护线套,其中,所述中间部为根据所述车门面板相对于所述车辆面板打开的打开状态以及所述关闭状态的切换而变形的部分,所述两个端部为在所述打开状态以及所述关闭状态的双方具有相同形状的部分,并且所述中间部的长度比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两个端部的间隔大。第5方式所涉及的带护线套的电线,具备第1方式-第4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护线套以及被插通到所述护线套的内部的电线。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1-第4方式,在车门相对于车辆面板关闭的关闭状态下,连结部的中间部比两个端部更下垂。因此,在门被打开时,通过车辆面板和车门面板分离,从而连结部的中间部被抬高。如此,在车门开闭时,主要通过连结部的松弛形状产生变化而使护线套被弯曲。在本方式中与主要通过连结部的伸缩而使护线套被弯曲的方式相比,对弯曲的护线套的耐久性提高。根据第2方式,在车门面板相对于车辆面板打开的打开状态下,连结部的中间部比两个端部下垂。另外,在打开状态下的中间部的下垂量比在关闭状态下的中间部的下垂量小。如此,在打开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双方都使中间部下垂的方式中,主要通过松弛形状变化而使护线套被弯曲,从而对弯曲的护线套的耐久性提高。根据第3方式,第1筒状部中的位于波纹部侧的部分和第2筒状部中的位置波纹部侧的部分均朝朝下。由此,与第1筒状部以及第2筒状部连结的波纹部在重力作用下被维持为下垂的状态,所以波纹部与周边部件不容易发生干扰,能够以省空间的方式配置波纹部。根据第4方式,中间部的长度比在打开状态下的两个端部的间隔大。如此,因为伴随车门面板的开闭而产生变形的中间部的长度被充分地确保,所以在车门面板开闭时作用于护线套的应力被分散,由此对弯曲的护线套的耐久性提高。根据第5方式,因为使用对弯曲的耐久性高的护线套而对电线进行保护,所以即使反复进行车门面板的开闭动作也能有效地维持电线的保护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被安装于汽车之前的护线套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在关闭状态下的护线套的概要俯视图。图3是示出在打开状态下的护线套的概要俯视图。图4是示出在关闭状态下的护线套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在打开状态下的护线套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在关闭状态以及打开状态下的护线套的轴心路径的概念图。图7是示出第1比较例所涉及的直线状护线套的轴心路径的概念图。图8是示出第2比较例所涉及的S字状护线套的轴心路径的概念图。图9是示出第3比较例所涉及的S字状护线套的轴心路径的概念图。图10是示出第4比较例所涉及的S字状护线套的轴心路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护线套1进行说明。图1表示被安装于汽车之前的护线套1的侧视图。图2表示被安装于汽车,并且在车门面板5关闭的关闭状态下的护线套1的概要俯视图。图3表示被安装于汽车,并且在车门面板5打开的打开状态下的护线套1的概要俯视图。护线套1形成为由橡胶或者弹性体等弹性体构成的筒状,并且为在其内部能插通电线8的部件。另外,在图1中,用点划线描绘出护线套1的内部空间的轴心7。在此,轴心7相当于将筒状的护线套1的内部空间中的各个横截面的中心连接的线。作业者将电线8沿轴心7插通于护线套1的内部空间,从而得到带护线套的电线9。该带护线套的电线9在穿过被设置于汽车的车辆面板6的贯通孔以及被设置于车门面板5的贯通孔而布设电线8时使用。车辆面板6是相对于汽车主体不动的部分,而车门面板5能够在向车辆面板6接近的方向或者从车辆面板6离开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讲,车门面板5以在图2以及图3中简单示出的铰链100为中心而能在向车辆面板6接近的方向或者从车辆面板6离开的方向上弧状地移动。在图2以及图3中,用弧状的双向箭头示出车门面板5能移动的方向。在此,将通过使车门面板5最接近于车辆面板6而使汽车的车门关闭的状态称为关闭状态,将车门面板5的一部分从车辆面板6离开而使汽车的车门打开的状态称为打开状态。当车门面板5相对车辆面板6开闭时,护线套1能够追随车门面板5的开闭动作而自由弯曲地变形。另外,通过车门面板5的开闭动作,电线8也被护线套1的内壁按压而使其布线路径变化。在带护线套的电线9中,护线套1发挥如下作用:保护被插通于其内部的电线8不受到冲击以及水分的影响。在此,对被插通于护线套1内的电线8为将多个电线捆扎而成的线束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电线8也可以由1个电线构成。图4是表示被安装于汽车,并且在车门面板5关闭的关闭状态下的护线套1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被安装于汽车,并且在车门面板5打开的打开状态下的护线套1的立体图。另外,在图4以及图5中,从示出护线套1的构成的观点出发,省略了车门面板5以及车辆面板6。以下,参照图1-图5,对护线套1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纸面跟前为铅垂上方,纸面底侧为铅垂下方。另外,在图4以及图5中,纸面上方为铅垂上方,纸面下方为铅垂下方。护线套1以内部空间沿轴心7连通的状态具有第1固定部10、第2固定部20以及连结部30。第1固定部10在其外表面具有环状的槽11,第1固定部10是被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线套,在其内部能插通电线,其中,具备:第1固定部,其被固定于车门面板;第2固定部,其被固定于车辆面板;以及连结部,其能弹性变形,并且将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之间连接,在所述车门面板相对于所述车辆面板关闭的关闭状态下,所述连结部的中间部比所述连结部的两个端部下垂。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2 JP 2017-1498071.一种护线套,在其内部能插通电线,其中,具备:第1固定部,其被固定于车门面板;第2固定部,其被固定于车辆面板;以及连结部,其能弹性变形,并且将所述第1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之间连接,在所述车门面板相对于所述车辆面板关闭的关闭状态下,所述连结部的中间部比所述连结部的两个端部下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套,其中,在所述车门面板相对于所述车辆面板打开的打开状态下,所述连结部的中间部比所述连结部的两个端部下垂,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中间部的下垂量比在所述关闭状态下的所述中间部的下垂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线套,其中,在所述连结部中,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谷弥村濑庆恭河崎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