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85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属于注塑机配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顶出活塞杆、中心顶出杆和顶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与中心顶出杆之间设置有顶出杆连接套,顶出杆连接套一端设置有凹槽Ⅰ和螺栓孔Ⅰ,另一端设置有凹槽Ⅱ和螺栓孔Ⅱ,凹槽Ⅱ设置有垂直于顶出杆连接套轴线方向的通孔,的凹槽Ⅱ的深度大于中心顶出杆的直径,通孔的轴心到凹槽Ⅱ底面的距离大于通孔的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顶出杆连接套实现了对中心顶出杆的定位;实现了不同部位维修进行分别拆装;顶出杆连接套内设置凹槽Ⅱ的深度大于中心顶出杆的直径,保证了足够的力矩,有效地防止了中心顶出杆的端部下垂导致扭转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

A Limiting Structure of Center Ejector Rod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mit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ejector rod of an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fittings, including an ejector piston rod, a central ejector rod and an ejecto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n ejector rod connecting slee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ejector plate and the central ejector rod, one end of the ejector rod connect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I and a bolt hole I,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II and a Second, the groove II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ejector rod connection sleeve, the depth of the groove II is great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central ejector rod,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xis center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II is larger than the radius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ejector rod connection sleeve realizes the positioning of the central ejector rod, realizes the maintenance of different parts and disassembles the ejector rod connection The depth of groove II in the socket is great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central ejector rod, which ensures sufficient moment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problem of torsional deformation or even fracture caused by the sagging of the end of the central ejector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机配件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中心顶出杆与顶出板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在一起,现有的中心顶出杆装置,在中心杆顶出的时候由于受力不均匀,会沿着中心顶出杆产生一个偏移中心的力,这个偏离中心的力在中心顶出杆上产生一个扭矩,此扭矩造成中心顶出杆的扭转变形甚至断裂,同时长时间的工作还会引起各螺纹紧固部分的松动。专利号为201520170622.9的国家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心顶出杆定位装置,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该装置采用螺纹连接并利用接杆实现中心定位,这种结构不易拆卸,需要借助专用的拆卸设备对接杆和中心顶出杆的螺纹部分进行拆卸,这样设备笨重且费用较高,而且设备损坏后需要多个部件同时更换,维修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维修成本较低且结构稳定的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中心顶出杆末端下垂、现有的定位结构不易拆卸和维修费用较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包括顶出活塞杆、中心顶出杆和顶出板,所述顶出活塞杆通过内六角圆柱形螺钉与顶出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与中心顶出杆之间设置有顶出杆连接套,顶出板通过连接螺钉与顶出杆连接套固定相连,所述顶出杆连接套设置成圆柱形,顶出杆连接套一端的端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固定螺钉相配合的凹槽Ⅰ,凹槽Ⅰ的两侧设置有与连接螺钉相配合的螺栓孔Ⅰ,顶出杆连接套另一端的端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中心顶出杆相配合的凹槽Ⅱ,凹槽Ⅱ的两侧设置有螺栓孔Ⅱ,螺栓孔Ⅱ内设置有限位销钉,所述凹槽Ⅱ设置有垂直于顶出杆连接套轴线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与螺栓孔Ⅱ和凹槽Ⅱ相通设置,通孔内设置有顶出杆闸板,顶出杆闸板内穿设有固定螺钉,所述顶出杆闸板的一侧与限位销钉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顶出杆的端部设置有凹槽Ⅲ,凹槽Ⅲ与固定螺钉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Ⅱ的深度大于中心顶出杆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轴心到凹槽Ⅱ底面的距离大于通孔的半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创造性地设置顶出杆连接套,通过简单的卡合关系实现了对中心顶出杆的限位;固定螺钉和限位销钉的配合,实现了不同部位维修进行分别拆装,并且操作简单,仅通过固定螺钉或限位销钉即可实现不同结构的拆装;顶出杆连接套内设置凹槽Ⅱ的深度大于中心顶出杆的直径,保证了足够的力矩,有效地防止了中心顶出杆的端部下垂导致扭转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顶出杆连接套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顶出杆连接套剖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内六角圆柱形螺钉、2.顶出杆连接套、3.顶出杆闸板、4.中心顶出杆、5.限位销钉、6.固定螺钉、7.顶出板、8.顶出活塞杆、9.凹槽Ⅲ、10.连接螺钉、11.凹槽Ⅱ、12.螺栓孔Ⅱ、13.通孔、14.凹槽Ⅰ、15.螺栓孔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1-3更全面地描述。在对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后”、“左下”、“右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包括顶出活塞杆8、中心顶出杆4和顶出板7,所述顶出活塞杆8通过内六角圆柱形螺钉1与顶出板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7与中心顶出杆4之间设置有顶出杆连接套2,顶出板7通过连接螺钉10与顶出杆连接套2固定相连,所述顶出杆连接套2设置成圆柱形,顶出杆连接套2一端的端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固定螺钉6相配合的凹槽Ⅰ14,凹槽Ⅰ14的两侧设置有与连接螺钉10相配合的螺栓孔Ⅰ15,顶出杆连接套2另一端的端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中心顶出杆4相配合的凹槽Ⅱ11,凹槽Ⅱ11的两侧设置有螺栓孔Ⅱ12,螺栓孔Ⅱ12内设置有限位销钉5,所述凹槽Ⅱ11设置有垂直于顶出杆连接套2轴线方向的通孔13,所述通孔13的一侧与螺栓孔Ⅱ12和凹槽Ⅱ11相通设置,通孔13内设置有顶出杆闸板3,顶出杆闸板3内穿设有固定螺钉6,所述顶出杆闸板3的一侧与限位销钉5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顶出杆4的端部设置有凹槽Ⅲ9,凹槽Ⅲ9与固定螺钉6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Ⅱ11的深度大于中心顶出杆4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通孔13的轴心到凹槽Ⅱ11底面的距离大于通孔13的半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具体工作时,1.首先将顶出杆连接套2与顶出板7的通过连接螺钉10固定,然后,将中心顶出杆4缓慢地插入凹槽Ⅱ11内,并利用固定螺钉6与中心顶出杆4的端部设置有凹槽Ⅲ9卡合,最后将螺栓孔Ⅱ12内的限位销钉5对顶出杆闸板3进行限位;2.正常使用时,通孔13的轴心到凹槽Ⅱ11底面的距离大于通孔13的半径,保证了中心顶出杆4在顶出杆连接套2内两端均卡合固定;通孔13的轴心到凹槽Ⅱ11底面的距离大于通孔13的半径,避免了沿着中心顶出杆4产生偏移中心的力,造成中心顶出杆4的扭转变形甚至断裂;3.当中心顶出杆4损坏时,只需用螺丝刀将固定螺钉6松开,中心顶出杆4就可以抽出;当顶出杆连接套2损坏时,只需用螺丝刀将连接螺钉10松开,再将固定螺钉6松开,将顶出杆连接套2更换,避免了对中心顶出杆4较大受力及位移,省去了对中心顶出杆4的校正。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包括顶出活塞杆(8)、中心顶出杆(4)和顶出板(7),所述顶出活塞杆(8)通过内六角圆柱形螺钉(1)与顶出板(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7)与中心顶出杆(4)之间设置有顶出杆连接套(2),顶出板(7)通过连接螺钉(10)与顶出杆连接套(2)固定相连,所述顶出杆连接套(2)设置成圆柱形,顶出杆连接套(2)一端的端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固定螺钉(6)相配合的凹槽Ⅰ(14),凹槽Ⅰ(14)的两侧设置有与连接螺钉(10)相配合的螺栓孔Ⅰ(15),顶出杆连接套(2)另一端的端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中心顶出杆(4)相配合的凹槽Ⅱ(11),凹槽Ⅱ(11)的两侧设置有螺栓孔Ⅱ(12),螺栓孔Ⅱ(12)内设置有限位销钉(5),所述凹槽Ⅱ(11)设置有垂直于顶出杆连接套(2)轴线方向的通孔(13),所述通孔(13)的一侧与螺栓孔Ⅱ(12)和凹槽Ⅱ(11)相通设置,通孔(13)内设置有顶出杆闸板(3),顶出杆闸板(3)内穿设有固定螺钉(6),所述顶出杆闸板(3)的一侧与限位销钉(5)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中心顶出杆限位结构,包括顶出活塞杆(8)、中心顶出杆(4)和顶出板(7),所述顶出活塞杆(8)通过内六角圆柱形螺钉(1)与顶出板(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7)与中心顶出杆(4)之间设置有顶出杆连接套(2),顶出板(7)通过连接螺钉(10)与顶出杆连接套(2)固定相连,所述顶出杆连接套(2)设置成圆柱形,顶出杆连接套(2)一端的端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固定螺钉(6)相配合的凹槽Ⅰ(14),凹槽Ⅰ(14)的两侧设置有与连接螺钉(10)相配合的螺栓孔Ⅰ(15),顶出杆连接套(2)另一端的端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中心顶出杆(4)相配合的凹槽Ⅱ(11),凹槽Ⅱ(11)的两侧设置有螺栓孔Ⅱ(12),螺栓孔Ⅱ(12)内设置有限位销钉(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群戴强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通佳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