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374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桌板、防护罩、上料口、警报器、机床主体、防护壳、控制系统、电源箱、固定底座、夹紧装置、输送带,防护罩为“]”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桌板右侧上端,所述上料口右端与控制系统右端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上移动卡扣在固定滑轨内部进行移动,随着移动卡扣的移动带动着压缩弹簧向上移动,设有的压缩弹簧启动辅助作用,移动卡扣与外壳内部的定位卡槽紧紧扣住,有效的将支撑架与桌板固定在机床主体上,避免生产时由于震动导致偏移,提高了自动上料定位的准确性。

A Machine Tool with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chine tool with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table board, a protective cover, an upper opening, an alarm, a main body of the machine tool, a protective shell, a control system, a power supply box, a fixed base, a clamping device, a conveyor belt, and a protective cover with a \]\ structure, and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right side of the table board by a buckling mod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upper opening and the control system. The right end of the system fits together. The mobile snap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moves inside the fixed slideway.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mobile snap, the compression spring moves upward. The compression spring has the auxiliary function of starting. The mobile snap is tightly fastened with the positioning chute inside the shell.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table board are effectively fix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machine tool to avoid the offset caused by vibration in production and improve the automation. Accuracy of feeding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
本技术是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属于自动上料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床大多采用框架式机架,工件机床加工上下料线对工作效率高和降低成本投入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引领着时代加工工艺的进步。但以前工件机床加工上下料线是采用人工上下料进行工件生产,需要先人工将工件装到夹具上,再通过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将工件移动到待加工位置,加工完成后再将工件返回到卸料位置,然后人工将工件从夹具上取下。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779136.2的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其关键在于:包括床架、安装在床架右端部的上料装置、安装在床架中部的加工刀架和安装在床架左端部的定位固定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座和竖直设置在该安装座左端的送料架,所述送料架为C型槽钢,该送料架下端部的两侧面均开有圆形出料口,该送料架底部封口,顶部敞口为放料口,所述送料架的下端部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该送料架的槽口背向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水平安装有送料气缸,该送料气缸活塞杆的头部设有电磁铁。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技术不具备夹紧功能,附属设备容易与机床主体分开,造成自动上料不精准,导致加工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以解决现技术不具备夹紧功能,附属设备容易与机床主体分开,造成自动上料不精准,导致加工出现问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桌板、防护罩、上料口、警报器、机床主体、防护壳、控制系统、电源箱、固定底座、夹紧装置、输送带,所述防护罩为“]”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桌板右侧上端,所述上料口右端与控制系统右端相贴合,所述机床主体右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控制系统右端中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床主体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表面上端,所述电源箱右端通过嵌入方式设于控制系统右端上侧,所述夹紧装置为矩形结构,且右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撑架右端上侧,所述输送带通过套合方式设于桌板上端,且底部与防护罩前端相连接,所述夹紧装置由固定滑轨、移动卡扣、定位卡槽、外壳、压缩弹簧组成,所述固定滑轨为矩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撑架左端上侧,所述移动卡扣底部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固定滑轨内部下端,所述定位卡槽左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左下端,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定位卡槽,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缩弹簧上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移动卡扣下端,且底部与固定滑轨上端相连接,所述移动卡扣与定位卡槽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均匀等距设有四个,且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桌板表面下端四角。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口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表面右下端。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为椭圆形结构,且采用扣合方式分别设于机床主体左侧两端中部。进一步地,所述警报器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机床主体后端顶部。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为矩形结构,且四角为圆角。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采用亚克力材质,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候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移动卡扣在固定滑轨内部进行移动,随着移动卡扣的移动带动着压缩弹簧向上移动,设有的压缩弹簧启动辅助作用,移动卡扣与外壳内部的定位卡槽紧紧扣住,有效的将支撑架与桌板固定在机床主体上,避免生产时由于震动导致偏移,提高了自动上料定位的准确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紧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紧装置第二形态示意图。图4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支撑架-1、桌板-2、防护罩-3、上料口-4、警报器-5、机床主体-6、防护壳-7、控制系统-8、电源箱-9、固定底座-10、夹紧装置-11、固定滑轨-1101、移动卡扣-1102、定位卡槽-1103、外壳-1104、压缩弹簧-1105、输送带-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桌板2、防护罩3、上料口4、警报器5、机床主体6、防护壳7、控制系统8、电源箱9、固定底座10、夹紧装置11、输送带12,所述防护罩3为“]”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桌板2右侧上端,所述上料口4右端与控制系统8右端相贴合,所述机床主体6右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控制系统8右端中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床主体6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10表面上端,所述电源箱9右端通过嵌入方式设于控制系统8右端上侧,所述夹紧装置11为矩形结构,且右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撑架1右端上侧,所述输送带12通过套合方式设于桌板2上端,且底部与防护罩3前端相连接,所述夹紧装置11由固定滑轨1101、移动卡扣1102、定位卡槽1103、外壳1104、压缩弹簧1105组成,所述固定滑轨1101为矩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撑架1左端上侧,所述移动卡扣1102底部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固定滑轨1101内部下端,所述定位卡槽1103左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10左下端,所述外壳1104内部设有定位卡槽1103,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缩弹簧1105上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移动卡扣1102下端,且底部与固定滑轨1101上端相连接,所述移动卡扣1102与定位卡槽1103相贴合,所述支撑架1均匀等距设有四个,且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桌板2表面下端四角,所述上料口4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10表面右下端,所述防护壳7为椭圆形结构,且采用扣合方式分别设于机床主体6左侧两端中部,所述警报器5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机床主体6后端顶部,所述输送带12为矩形结构,且四角为圆角,所述防护罩3采用亚克力材质,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候性。本专利所说的防护罩3是能够严防灰尘及切屑、硬沙粒等进入轨道,减少硬质颗粒状的异物对滑动轨面的损伤,能够减少导轨因操作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保持机床加工精度。防护罩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且防护罩不应影响视线和正常操作,应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启动控制系统8,设有的桌板2上面放置输送带12,进而方便输送带12从上料口4倒进,然后在机床主体6内进行加工,当桌板2上面的输送带12受到电源箱9内部电力驱动,受到震动时可以通过移动卡扣1102在固定滑轨1101内部进行移动,随着移动卡扣1102的移动带动着压缩弹簧1105向上移动,设有的压缩弹簧1105启动辅助作用,移动卡扣1102与外壳1104内部的定位卡槽1103紧紧扣住,有效的将支撑架1与桌板2固定在机床主体6上,避免生产时由于震动导致偏移,提高了自动上料定位的准确性。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技术不具备夹紧功能,附属设备容易与机床主体分开,造成自动上料不精准,导致加工出现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移动卡扣1102在固定滑轨1101内部进行移动,随着移动卡扣11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桌板(2)、防护罩(3)、上料口(4)、警报器(5)、机床主体(6)、防护壳(7)、控制系统(8)、电源箱(9)、固定底座(10)、夹紧装置(11)、输送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为“]”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桌板(2)右侧上端,所述上料口(4)右端与控制系统(8)右端相贴合,所述机床主体(6)右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控制系统(8)右端中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床主体(6)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10)表面上端,所述电源箱(9)右端通过嵌入方式设于控制系统(8)右端上侧,所述夹紧装置(11)为矩形结构,且右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撑架(1)右端上侧,所述输送带(12)通过套合方式设于桌板(2)上端,且底部与防护罩(3)前端相连接;所述夹紧装置(11)由固定滑轨(1101)、移动卡扣(1102)、定位卡槽(1103)、外壳(1104)、压缩弹簧(1105)组成,所述固定滑轨(1101)为矩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撑架(1)左端上侧,所述移动卡扣(1102)底部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固定滑轨(1101)内部下端,所述定位卡槽(1103)左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10)左下端,所述外壳(1104)内部设有定位卡槽(1103),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缩弹簧(1105)上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移动卡扣(1102)下端,且底部与固定滑轨(1101)上端相连接,所述移动卡扣(1102)与定位卡槽(1103)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机床,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桌板(2)、防护罩(3)、上料口(4)、警报器(5)、机床主体(6)、防护壳(7)、控制系统(8)、电源箱(9)、固定底座(10)、夹紧装置(11)、输送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为“]”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桌板(2)右侧上端,所述上料口(4)右端与控制系统(8)右端相贴合,所述机床主体(6)右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控制系统(8)右端中部,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床主体(6)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固定底座(10)表面上端,所述电源箱(9)右端通过嵌入方式设于控制系统(8)右端上侧,所述夹紧装置(11)为矩形结构,且右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撑架(1)右端上侧,所述输送带(12)通过套合方式设于桌板(2)上端,且底部与防护罩(3)前端相连接;所述夹紧装置(11)由固定滑轨(1101)、移动卡扣(1102)、定位卡槽(1103)、外壳(1104)、压缩弹簧(1105)组成,所述固定滑轨(1101)为矩形结构,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撑架(1)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宝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