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68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本体,主轴本体为中空结构,主轴本体内设有两个出水筒,每个出水筒与主轴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进水室,冷却水由两个进水室分别进入冷却铜辊,经两个出水筒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主轴能够实现两端进水及两端出水,提高了冷却水循环速度,使得铜辊上温度均匀,进而提高了带材的平整度和成品率。

A Spindle Structure of Cooling Copper Roller for Amorphous Thin Strip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copper roller spindle structure for amorphous thin strip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spindle body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There are two water outlets in the spindle body. A water inlet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each water outle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pindle body. Cooling water enters the cooling copper roller by two water inlet chambers and is discharged by two water outlet cylinders.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spindle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mentioned above, which can realize the water inlet at both ends and the water outlet at both ends, improve the circulation speed of cooling water, make the temperature on the copper roll uniform, and thereby improve the smoothness of the strip and the yield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晶带材的生产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号为201710273143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冷却辊及其冷却方法,包括铜辊4和内筒6,铜辊4和内筒6分别呈套筒状,内筒6通过左右两个内筒端盖5固定在主轴1上,所述铜辊4的内圆柱面为内螺纹结构,与内筒6的外圆柱面形成圆柱形螺纹水道,所述铜辊4与左右两个铜辊端盖3连接并固定,左右两个铜辊端盖3分别通过左右两个轴套8与左右两个内筒端盖5连接并固定在主轴1上,铜辊端盖3内侧开有平面螺纹,与内筒端盖5形成平面螺纹水道,圆柱形螺纹水道与左右两侧的平面螺纹水道连通,形成冷却铜辊的冷却水路。主轴1的一端开有进水孔2,另一端开有出水孔7。上述结构的主轴通过其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这种结构的主轴不利于冷却水的循环,循环速度慢,铜辊上温度不均匀,造成了冷却效果差,带材的平整度和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该主轴能够实现两端进水及两端出水,提高了冷却水循环速度,使得铜辊上温度均匀,进而提高了带材的平整度和成品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本体,主轴本体为中空结构,主轴本体内设有两个出水筒,每个出水筒与主轴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进水室,冷却水由两个进水室分别进入冷却铜辊,经两个出水筒排出。以下是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出水筒通过隔离块隔离设置。进一步改进:主轴本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及第二进水口。进一步改进:主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径向进水孔、第二径向回水孔、第二径向进水孔、第一径向回水孔。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室包括第一进水室、第二进水室;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室及第一径向进水孔相互连通;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室及第二径向进水孔相互连通。进一步改进:两个出水筒包括第一出水筒、第二出水筒;第一出水筒上开设有第一径向出水孔;第二出水筒上开设有第二径向出水孔;第二径向回水孔、第一径向出水孔以及第一出水筒内腔相互连通;第一径向回水孔、第二径向出水孔以及第二出水筒内腔相互连通。进一步改进:主轴本体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其中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一主轴部,连接部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主轴部;第一主轴部、第二主轴部及连接部同轴设置。进一步改进:第一主轴部内设有第一出水筒,第一出水筒与第一主轴部同轴设置;第二主轴部内设有第二出水筒,第二出水筒与第二主轴部同轴设置;第一出水筒的一端设置在连接部内,第一出水筒的另一端由第一主轴部内伸出;第二出水筒的一端设置在连接部内,第二出水筒的另一端由第二主轴部内伸出;连接部内位于第一出水筒与第二出水筒之间的位置设有隔离块,第一出水筒与第二出水筒的端部分别与隔离块连接并通过隔离块密封。进一步改进:第一出水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缘、第二凸缘,第一出水筒的外壁、第一主轴部的内壁、连接部的内壁、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之间形成第一进水室;第一出水筒的外壁、连接部的内壁、第一凸缘及隔离块之间形成第三水腔。进一步改进:第二出水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三凸缘、第四凸缘,第二出水筒的外壁、第二主轴部的内壁、连接部的内壁、第三凸缘及第四凸缘之间形成第二进水室;第二出水筒的外壁、第二主轴部的内壁、第三凸缘及隔离块之间形成第四水腔。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主轴能够实现两端进水及两端出水,提高了冷却水循环速度,使得铜辊上温度均匀,进而提高了带材的平整度和成品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轴本体,2-第一出水筒,3-第二出水筒,4-第一进水室,5-第二进水室,6-第一径向进水孔,7-第二径向进水孔,8-第一径向出水孔,9-第二径向出水孔,10-第一进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3-第二出水口,14-第二径向回水孔,15-第一径向回水孔,16-隔离块,17-第一凸缘;18-第二凸缘;19-第三凸缘,20-第四凸缘,21-第三水腔,22-第四水腔,101-第一主轴部,102-第二主轴部,103-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本体1,主轴本体1为中空结构。主轴本体1包括连接部503,连接部503的其中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一主轴部501,连接部503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主轴部502。第一主轴部501、第二主轴部502及连接部503同轴设置。第二主轴部502的直径大于第一主轴部501、第二主轴部502的直径。第一主轴部501内设有第一出水筒2,第一出水筒2与第一主轴部501同轴设置。第二主轴部502内设有第二出水筒3,第二出水筒3与第二主轴部502同轴设置。第一出水筒2的一端设置在连接部503内,第一出水筒2的另一端由第一主轴部501内伸出。第二出水筒3的一端设置在连接部503内,第二出水筒3的另一端由第二主轴部502内伸出。连接部503内位于第一出水筒2与第二出水筒3之间的位置设有隔离块16,第一出水筒2与第二出水筒3的端部分别与隔离块16连接并通过隔离块16密封。第一出水筒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缘17、第二凸缘18,第一出水筒2的外壁、第一主轴部501的内壁、连接部503的内壁、第一凸缘17及第二凸缘18之间形成第一进水室4。第一出水筒2的外壁、连接部503的内壁、第一凸缘17及隔离块16之间形成第三水腔21。第一出水筒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径向出水孔8,第一出水筒2与第三水腔21之间通过第一径向出水孔8连通。第二出水筒3的外壁上设有第三凸缘19、第四凸缘20,第二出水筒3的外壁、第二主轴部502的内壁、连接部503的内壁、第三凸缘19及第四凸缘20之间形成第二进水室5。第二出水筒3的外壁、第二主轴部502的内壁、第三凸缘19及隔离块16之间形成第四水腔22。第二出水筒3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径向出水孔9,第二出水筒3与第四水室43之间通过第二径向出水孔9连通。第一出水筒2具有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筒3具有第二出水口13。主轴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进水室4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0,主轴本体1上设有与第二进水室5连通的第二进水口11。连接部503的圆周上设有第一径向进水孔6、第一连通孔14、第二径向进水孔7、第一径向回水孔15。第一径向进水孔6与第一进水室4连通。第一连通孔14通过第三水腔21与第一出水筒2连通。第二径向进水孔7与第二进水室5连通,第一径向回水孔15通过第四水室43与第二出水筒3连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从主轴本体1的进水口通入冷却水,第一路从第一进水口10进入第一进水室4,沿第一径向进水孔6进入铜辊对其进行冷却,参与冷却后的水经第一径向回水孔15、第二径向出水孔9进入第二出水筒3,从第二出水口13流出。第二路从第二进水口11进入第二进水室5,沿第二径向进水孔7进入铜辊对其进行冷却,参与冷却后的水经第一连通孔14、第一径向出水孔8进入第一出水筒2,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本体(1),主轴本体(1)为中空结构,主轴本体(1)内设有两个出水筒,其特征在于:每个出水筒与主轴本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进水室,冷却水由两个进水室分别进入冷却铜辊,经两个出水筒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本体(1),主轴本体(1)为中空结构,主轴本体(1)内设有两个出水筒,其特征在于:每个出水筒与主轴本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进水室,冷却水由两个进水室分别进入冷却铜辊,经两个出水筒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出水筒通过隔离块隔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轴本体(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0)及第二进水口(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轴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径向进水孔(6)、第二径向回水孔(14)、第二径向进水孔(7)、第一径向回水孔(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包括第一进水室(4)、第二进水室(5);第一进水口(10)、第一进水室(4)及第一径向进水孔(6)相互连通;第二进水口(11)、第二进水室(5)及第二径向进水孔(7)相互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出水筒包括第一出水筒(2)、第二出水筒(3);第一出水筒(2)上开设有第一径向出水孔(8);第二出水筒(3)上开设有第二径向出水孔(9);第二径向回水孔(14)、第一径向出水孔(8)以及第一出水筒(2)内腔相互连通;第一径向回水孔(15)、第二径向出水孔(9)以及第二出水筒(3)内腔相互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轴本体(1)包括连接部(503),连接部(503)的其中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一主轴部(501),连接部(503)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晓群隋建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瑞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