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毛插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353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马海毛插入装置,包括:框架;窗框承受台,其设置在框架的一侧,在一侧面沿纵向设置有轨道,在上面以与窗框相互倾斜的面相对向的状态沿纵向固定着一列马海毛装入部件;多个老虎钳,其固定窗框和马海毛装入部件;马海毛插入机,其可往复滑动地设置在窗框承受台的轨道上,在往返移动时,在窗框中插入马海毛;驱动装置,其一部分与马海毛插入机一体连接并使马海毛插入机往返移动;剪切机,其设置在上述窗框承受台的另一侧面,切断被插入的马海毛。这种马海毛插入装置,可在窗框中自动地插入马海毛,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插入马海毛的塑料窗框,能降低产品成本,并能够排除在窗框的塑性变形区插入间马海毛,达到材料费的节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入马海毛的插入装置,更详细地是涉及在与窗框的周边缘相对设置的多个马海毛插入槽中自动地插入马海毛的马海毛插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地,窗户由玻璃和支撑玻璃的外边的窗框构成,窗框通常由四个部分组合成。进而,在该窗框上,插入具有为防风、隔音和防止害虫进入用的、带绒毛的带状的马海毛(mahair)。这样的窗户表示在图1中。图1是表示一般的窗户的构成的主视图。(a)和(b)是表示有不同的2种端部的形状的窗框2、2’的窗10、10’的图。图1的(a)表示具有倾斜的端部的窗框2,(b)表示具有直线状切断的端部的窗框2’。如图1所示,一般的窗10、10’,由支撑玻璃3、3’的四个窗框2、2’构成,为了能将各个窗框2、2’相互组合,在两端设置为倾斜面或直线面。从而,为了组合各个窗框2、2’,必须将窗框2、2’的端部如图1那样相互一致,在这样地将端部一致时,使各个窗框2、2’的端部相互粘接、使四个窗框2、2’成为单体。这时,在窗框2、2’由塑料材质构成的时候,使用加热装置,通过加热相互接触的端部、热熔窗框2、2’,能够使其一体化。即,由塑料构成的窗框2、2’,由加热装置,通过熔融相当于母材的端部进行热熔融结合成为一体。另外,在窗框2、2’的边缘部的内侧,相向地设置一对马海毛插入槽2a、2a’,在该马海毛插入槽2a、2a’中插入马海毛M。当然,为了容易进行马海毛M的插入操作,要在四个窗框2相互结合之前插入。然而,通过将窗框2的马海毛插入槽2a分别设在周边缘的两内侧,马海毛M的插入非常麻烦,所以马海毛M的插入几乎都由手工操作来完成。这样的手工操作,由插入马海毛M的插入工序,和插入完成后、将向窗框2的外部突出的马海毛M沿窗框2的倾斜面或直线面用剪子或刀子切断的切断工序构成。但是,由于对各工序由手工操作进行,就有需要很多的操作时间则生产效率下降、人工费也变得较高、产品的价格上升的问题。另外,由于直到窗框2、2’的终端为止插入马海毛M,所以在热熔融窗框2的端部的时候,被熔融而流下的塑料就硬化,而抑制处于窗框2的终端的马海毛M,由此就也有马海毛M向窗框2的内侧突出的问题。而且,这样由于由硬化物而突出的马海毛M,则窗框2不能嵌入到窗框(未图示)的槽中,有生产完成的窗10为不良的问题。另外,被插入到窗框2、2’的终端的马海毛M,相互相对向,同时进入到被热熔融的端部的空隙中,也有不能够安全熔接端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样的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窗框中自动插入马海毛、即使自动插入马海毛也不会插入到窗框的熔融部分中的马海毛插入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框的端部无论被形成倾斜面或直线面,不管窗框的端部形状如何都可以自动插入马海毛的马海毛插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插入装置,在与具有热熔融时发生塑性变形的端部的塑料窗框的周边缘相对向而设置的多个马海毛插入槽中插入马海毛,包括立起的状态的框架;窗框承受台,其为了固定窗框而纵长地设置在框架上的一侧,在一侧面具有沿纵向设置的轨道,在上面以相互的倾斜面相对向的状态沿纵向固定着一列具有与所述窗框相同的构造及倾斜面的马海毛装入部件,窗框的马海毛插入槽朝着具有轨道的一侧面固定;多个老虎钳,其固定上述窗框和上述马海毛装入部件;马海毛插入机,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窗框承受台的轨道上,沿轨道往返移动,在往返移动时,在与所述窗框相互对应而设置的一对马海毛插入槽中分别进行牵引并进行插入;驱动装置,其一体地连接上述马海毛插入机,由发生驱动力使马海毛插入机往返移动;剪切机,其设置在上述窗框承受台的另一侧面,将被插入到上述窗框中的马海毛以窗框的前端为界进行切断。这时,所述驱动装置,例如包括驱动马达,其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后方,在驱动轴上装入驱动滑轮并可正旋转和逆旋转;从动滑轮,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前方并进行空转;循环皮带,其一侧被卷挂在所述驱动滑轮上,另一侧被卷挂在所述从动滑轮上,一部分固定着所述马海毛插入机,将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力传递给马海毛插入机。(专利技术效果)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插入装置,由于能够在窗框中自动地插入马海毛,且在短时间内能够批量生产插入马海毛的塑料窗框,所以具有能够达到由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操作人员的减少带来的产品成本的下降的效果。另外,还具有在自动地插入马海毛时,通过在排除由加热装置带来的熔融部分的状态下进行插入,可避免在被组合的窗框的热熔接时、熔融物按压马海毛或者马海毛浸透到熔融物之间,所以可以进行窗框的牢固的结合,具有可提供高质量的窗框的效果。另外,由于在窗框的熔融部分插入马海毛,所以也有能够节约马海毛的效果。另外,由于可以变更剪切机的设置角度,所以具有即使提供带各种角度的端部的窗框、也可使用一个马海毛插入装置自动插入马海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般的窗户的构成的主视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的插入装置的俯视图。图2b是仅放大图2a所示的「A」部分的主要部分而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的插入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的插入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插入装置的动作而表示的窗框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以其他方式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插入装置的剪切机的俯视图(第1实施例)。图7是图6的马海毛的插入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剪切机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进一步以另外的方式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剪切机的立体图(第2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剪切机的角度调节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进一步以其他的方式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剪切机的立体图(第3实施例)。图12是表示进一步以另外的方式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剪切机的立体图(第4实施例)。图中100-框架,120-窗框承受台,122-轨道,140-老虎钳,300-马海毛插入机,320-插入基本体,322-引导块,324-支承座,340-促动器,350-牵引夹子,360-窗架感知传感器,400-驱动装置,420-驱动马达,422-驱动滑轮,424-从动滑轮,426-循环皮带,500-剪切机,520-剪切体,526-剪切刀,900-固定板,912-倾斜贯通孔,914-直角贯通孔,920-连接螺栓,922、952a-阴螺纹孔,930-中心柱,932、934-中心槽,950、950’-导向长孔,952、952’-导向棒,955-带垫圈螺栓,980-驱动缸。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插入装置的构成和动作。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插入装置的俯视图。图2b是仅放大图2a所示的「A」部分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插入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插入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插入装置的动作的窗框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马海毛插入装置,包括以立起的状态较长地设置的柱状的框架100,和设置在该框架100上的一侧且比窗框2长、在上面固定窗框2和马海毛装入部件200并在一侧面带有沿长方向设置的轨道122的窗框承受台120,和在窗框承受台120上固定窗框2和马海毛装入部件200的多个老虎钳140,和使窗框承受台120的轨道122往返移动、同时在与窗框2相互对应地设置的一对马海毛插入槽2a中分别插入马海毛M的马海毛插入机300,和一体地连接马海毛插入机300、使马海毛插入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海毛插入装置,在与具有热熔融时发生塑性变形的端部的塑料窗框(2)的周边缘相对向而设置的多个马海毛插入槽(2a)中插入马海毛(M),其特征在于,包括:立起状态的框架(100);窗框承受台(120),纵长地设置在所述框架( 100)上,在一侧面沿纵向设置有轨道(122),在上面,具有与该窗框(2)相同的构造的马海毛装入部件(200),与所述窗框(2)以相互的端面相对向的状态沿纵向固定着一列,在固定窗框(2)时,所述马海毛插入槽(2a)朝着轨道(122)固定;  多个老虎钳(140),在所述窗框承受台(120)上固定所述窗框(2)和马海毛装入部件(200);马海毛插入机(300),设置在所述窗框承受台(120)的轨道(122)上,沿所述轨道(122)往返移动,在往返移动时,在被设置于所 述窗框(2)上的多个马海毛插入槽(2a)中分别牵引所述马海毛(M)而进行插入;驱动装置(400),一体地连接在所述马海毛插入机(300)上,由发生驱动力使设置在所述轨道(122)上的马海毛插入机(300)往返移动;剪切机(5 00),设置在所述窗框承受台(120)的另一侧面,将被插入到所述窗框(2)中的马海毛(M)以窗框(2)的前端为界进行切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容星崔华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兴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