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43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2:14
一种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吻合器身包括击发手柄组件、弯管组件和外壳,击发手柄组件安装在外壳的下侧,弯管组件安装在外壳的前端;预压力感应组件包括圆筒磁环、转轴、转柄和推杆;转轴安装在外壳内部后端,轴轴可以绕其中心旋转;圆筒磁环固定在转轴上;转柄安装在转轴上,转柄的前端与圆筒磁环在轴心方向重合的部分设有金属环;推杆的一端旋合在转轴内,另一端与弯管组件连接。上述吻合器操作方便,吻合位置确定后,吻合过程中不需要医生手动反复调节,直接将转柄拧至空转状态即可,效率高利用压力感知技术,更好的保证待吻合人体组织的正常生理状态,防止出现过吻合或吻合不到位的问题,出血更少,吻合口张力小,利于吻合处恢复。

Pre-anastomotic pressure magnetic induction tubular stap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anastomotic pressure magnetic induction tubular stapler. The stapler body comprises a hitting handle assembly, a elbow assembly and a shell. The hitting handle assembly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elbow assembly is install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the pre-pressure induction assembly includes a cylinder magnetic ring, a rotating shaft, a rotating handle and a push rod; the rotating shaft is install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shell, and the axis can rotate 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cylinder magnetic ring. The rotating handle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front end of the rotating handle and the magnetic ring of the cylinder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axis direction.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is rotated into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bow assembly. The stapler is easy to operate. After the anastomotic position is determined, the doctor does not need to adjust repeatedly and manually during the anastomotic process. It can directly twist the rotating handle to the idle state. High efficiency and pressure sensing technology are used to better ensure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state of the human tissues to be anastomosed, to prevent the problems of anastomosis or anastomotic inadequacy, less bleeding, less tension of the anastomotic site, and to facilitate the anastomotic Re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
技术介绍
用于人体各种腔道吻合的缝合器称为管型吻合器,其能够在人体组织上出入,形成同向排列的多排相互交错的缝钉,同时用环形刀将其内侧组织切断,可以的进行快速简便的管腔器官的缝合。传统的管型吻合器在使用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抵钉座和钉仓的间距来判断是否组织己经被充分挤压或正确吻合,因此,需要对抵钉座和钉仓的间距进行指示以便医生进行判断。然而,由于医生所要观察的指示针位于与击发手柄相对侧的透明指示窗口内,当医生由于操作手法或者手术要求,医生操作器械时指示窗口未朝向医生视线侧;医生为了观察器身是否旋转到可击发区域(绿色区域),并在调至可击发区域,根据组织厚度在绿色区域对指示针位置进行微调时,很影响医生对器械操作的协调性(眼、手、器械、组织)。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管型吻合器不具备预压力锁定功能,如中国专利号201220052990.X公开的《弯管型消化道颈部吻合器》、中国专利号201220732744.9公开的《指针件及设有该指针件的圆管型吻合器》、中国专利号201220732605.6公开的《圆管型吻合器》、中国专利号201210582068.6公开的《圆管型吻合器》、中国专利号201820041248.6《一种多指示窗管型吻合器》等,均没有涉及如何确定预吻合压力的方案。其中,中国专利号201820041248.6《一种多指示窗管型吻合器》提到了指示机构,该机构虽然可以绕吻合器身旋转,但结构复杂,也无法实现对预吻合压力的准确判断,依然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能和丰富经验对抵钉座和钉仓的间距来判断是否组织己经被充分挤压或正确吻合。因为,人体肠壁或胃壁组织的差异(特别是厚度不同)单纯的距离判断并不能反应两部分组织之间贴合的状态。中国专利号201220732605.6公开的《圆管型吻合器》对吻合器击发操作做了大量细节描述。管型吻合器的优点有很多,如吻合口无张力、吻合处供血良好、吻合组织无炎症、损伤、水肿或癌症组织残留等。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体质的差异,特别是人体肠壁和胃壁的组织厚度不同,导致预吻合压力(需将待吻合组织壁紧贴在一起,并保持一定的压力才能实现精确的吻合)需要完全依靠医生的经验确定,有时需要反复的调整抵钉座组件的相对位置已确定合适的预吻合压力,才能进行吻合击发作业,效率低、操作难度大,还容易造成吻合口喽、吻合口出血等问题;同时造成医生的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通过压力感知的设计直接反应待吻合肠壁或胃壁之间的预压力状态,直接、高效,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包括抵钉座组件和吻合器身,抵钉座组件安装在吻合器身的前端;所述吻合器身包括击发手柄组件、弯管组件和外壳,击发手柄组件安装在外壳的下侧,弯管组件安装在外壳的前端;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弯管组件后端的预压力感应组件,所述预压力感应组件包括圆筒磁环、转轴、转柄和推杆;所述转轴安装在外壳内部后端,轴轴可以绕其中心旋转;所述圆筒磁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柄安装在转轴上,转柄的前端与圆筒磁环在轴心方向重合的部分设有金属环;所述推杆的一端旋合在转轴内,另一端与弯管组件连接。抵钉座组件包括抵钉座和缝切机构、及用于驱动抵钉座和缝切机构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调节杆,调节杆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外壳内。调节杆与推杆连接在一起,并由推杆带动前后移动。所述圆筒磁环包括至少2块永磁体块,通过注塑或胶粘固定在转轴上,永磁体块为圆弧形块。所述金属环为铁钛合金环或永磁铁环,所述金属环与圆筒磁环的间隙不小于0.5mm,优选间隙为1mm~2.5mm。所述转轴为中空结构,包括前滑环、中间连接筒和后滑环;所述中间连接筒位于前滑环和后滑环之间;所述前滑环与中间连接筒之间设有定位凸台,后滑环和中间连接筒之间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后滑环的后端部设有磁铁安装环面,后滑环的后部外侧设有圆滑槽,后滑环的后部设有梯形内螺纹。梯形内螺纹具有自锁功能,防止操作完成击发前预压力的突变。所述转柄为中空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后部的多个滑爪,该滑爪与圆滑槽的尺寸匹配,并可沿圆滑槽旋转。转柄为预吻合压力驱动机构,利用磁力带动转轴旋转,转轴通过梯形螺纹带动推杆前后运动,推杆与调节杆连接,实现抵钉座与缝切机构间的相对位置调节。当抵钉座与缝切机构之间的待吻合人体组织之间的压力超过圆筒磁环与金属环之间的磁力时,转柄便开始空转,预吻合力保持不变。此时,便可以进行吻合器的击发操作。所述滑爪包括爪根、爪身和爪头,抓根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爪身垂直固定在爪根上,爪头垂直固定在爪身上;所述爪头前部为倾斜面。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爪头与圆滑槽的摩擦力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所述推杆包括前叉、后螺纹柄和中间连杆;前叉与弯管组件连接,后螺纹柄旋合在转轴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操作方便,吻合位置确定后,吻合过程中不需要医生手动反复调节,直接将转柄拧至空转状态即可,效率高。2.吻合效果好,利用压力感知技术,可以更好的保证待吻合人体组织的正常生理状态,防止出现过吻合或吻合不到位的问题,出血更少,吻合口张力更小,更利于吻合处恢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轴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轴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推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抵钉座;2、缝切机构;3、弯管组件;4、外壳;5、调节杆;6、击发手柄组件;7、转柄;8、推杆;9、转轴;10、圆筒磁环;11、金属环;12、前滑环;13、中间连接筒;14、后滑环;15、定位凸台;16、磁铁安装环面;17、圆滑槽;18、梯形内螺纹;19、爪根;20、爪身;21、爪头;22、金属环安装槽;23、后螺纹柄;24、中间连杆;25、前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在传统吻合器的基础上,将原来人工控制的吻合器的收紧过程简化为依靠特定的磁力控制,该磁力大小通过计算和试验取得,一般设为15N~25N,对应圆筒磁环10的特定长度和厚度。使用时,收紧吻合器只需要将转柄7按要求方向旋转,当吻合器收紧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带吻合组织处于紧贴状态,此时为预吻合压力峰值,圆筒磁环10产生的磁力已经不足以克服上述压力峰值,再转动转柄7时,转柄7与圆筒磁环10之间产生空转现象,即:转柄7独自绕其中心旋转,而圆筒磁环10静止,此时转轴9也处于静止状态,推杆8同样处于静止状态。如果进行吻合器的击发操作,及其击发装置的结构参见中国专利号201220732605.6公开的《圆管型吻合器》。为实现上述目的,上述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包括抵钉座组件和吻合器身,抵钉座组件安装在吻合器身的前端,这一点与传统吻合器相同。钉座组件和吻合器身均采用与传统吻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包括抵钉座组件和吻合器身,抵钉座组件安装在吻合器身的前端;所述吻合器身包括击发手柄组件、弯管组件和外壳,击发手柄组件安装在外壳的下侧,弯管组件安装在外壳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弯管组件后端的预压力感应组件,所述预压力感应组件包括圆筒磁环、转轴、转柄和推杆;所述转轴安装在外壳内部后端,轴轴可以绕其中心旋转;所述圆筒磁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柄安装在转轴上,转柄的前端与圆筒磁环在轴心方向重合的部分设有金属环;所述推杆的一端旋合在转轴内,另一端与弯管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包括抵钉座组件和吻合器身,抵钉座组件安装在吻合器身的前端;所述吻合器身包括击发手柄组件、弯管组件和外壳,击发手柄组件安装在外壳的下侧,弯管组件安装在外壳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弯管组件后端的预压力感应组件,所述预压力感应组件包括圆筒磁环、转轴、转柄和推杆;所述转轴安装在外壳内部后端,轴轴可以绕其中心旋转;所述圆筒磁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柄安装在转轴上,转柄的前端与圆筒磁环在轴心方向重合的部分设有金属环;所述推杆的一端旋合在转轴内,另一端与弯管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磁环包括至少2块永磁体块,通过注塑或胶粘固定在转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吻合压力磁感应式管型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为铁钛合金环或永磁铁环,所述金属环与圆筒磁环的间隙不小于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诚晨刘羊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