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42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2:12
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在顶端设置有导管的透明三通,在导管和透明三通的内部设置有钢针,在透明三通底端内部的钢针上套装有白色隔离塞,透明三通的侧面设置有斜向接口,斜向接口上安装有延长管,延长管的末端安装有正压接头,在延长管上设置有单手夹,所述的透明三通的侧面设置有长方形片状结构的持针柄,在持针柄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持针柄现有蝶形的结构改为长方形的结构,并在持针柄的前端和后端,即护士在穿刺过程中手指需要接触的部分设计为粗糙的圆点结构,方便护士以习惯的方式将拇指和中指分别置于持针柄的前后方,食指置于持针柄的上方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An improved Y-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with needle handle

An improved Y-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with needle handle includes a transparent tee with a catheter at the top, a steel needle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atheter and the transparent tee, a white isolation plug on the inner steel needle of the bottom of the transparent tee, an oblique joint on the side of the transparent tee, an extension tube on the oblique joint, a positive pressure joint at the end of the extension tube and a positive pressure joint on the extension tube. A single-handed clamp is arranged, the side of the transparent tee is provided with a needle holding handle with rectangular sheet structure, and an anti-skid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needle holding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existing butterfly-shaped structure of the needle holding handle into a rectangular structure, and the front end and back end of the needle holding handle, i.e. the part that the nurse needs to touch during puncture, are designed as a rough circular point structure. The nurses used to place thumb and middle finger in front and back of the needle handle respectively, and index finger above the needle handle for puncture, which improved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或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留置针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开放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密闭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使用留置针容易穿刺,相关的穿刺技术容易学习保护病人血管,减轻病人痛苦,感觉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有许多不同的结构产品可选择,有不同长度导管供选择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合理用药,避免每天多次间断输液时,减少穿刺而未按时用药,避免药物之间反应减少费用,减少头皮针穿刺导致渗出治疗的成本。目前医护人员使用的Y型静脉留置针为蝶形的持针柄,在为患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Y型留置针的持针柄设计适合护士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持针柄的上下方,食指垫放在透明三通与实施穿刺的皮肤之间,由于食指和斜向接口的阻挡,穿刺角度不易控制,为了根据血管情况,掌握合适的穿刺角度,护士实际的操作方式是将拇指和中指置于持针柄的前后方,食指置于持针柄的上方,这样减少了食指的阻挡,穿刺角度易控制,但是目前持针柄后端为弧形设计,护士的拇指置于后方时容易滑出,不方便护士操作。这种持针方法相对于原持针方法虽然能够解决穿刺角度的问题,但存在穿刺时拇指滑出造成穿刺失败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方便护士操作,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方便护士操作,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本技术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在顶端设置有导管的透明三通,在导管和透明三通的内部设置有钢针,在透明三通底端内部的钢针上套装有白色隔离塞,透明三通的侧面设置有斜向接口,斜向接口上安装有延长管,延长管的末端安装有正压接头,在延长管上设置有单手夹,所述的透明三通的侧面设置有长方形片状结构的持针柄,在持针柄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的防滑装置为半球形凸块组,持针柄的两侧均设置有半球形凸块组,半球形凸块组的底部与持针柄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在持针柄两侧的半球形凸块组均是由两排均等分布的半球形凸块组成的。所述的持针柄的安装位置与斜向接口的安装位置相反,持针柄的内侧底部与斜拉连接块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持针柄的长度不大于透明三通的长度。所述的延长管上设置的单手夹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的斜拉连接块的一端与钢针末端固定连接,斜拉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持针柄的内侧固定连接,钢针的顶端从导管中伸出,钢针与透明三通内部活动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首先,本技术结构简单,本技术对留置针的持针柄进行了改进,现有技术中的蝶形持针柄,不符合护士临床实施穿刺的操作习惯,本技术通过将持针柄现有蝶形的结构改为长方形的结构,方便护士捏持,并且在持针柄的前端和后端,即护士在穿刺过程中手指需要接触的部分设计为粗糙的圆点结构,结构组成简单;其次本技术成本低,易于制作,本技术仅针对持针柄的形状进行了改造,使其更符合护士的使用习惯,在制作过程中,工艺不需要改变,只需要改变持针柄的模具即可,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花费少,成本低且容易制作;另外,方便护士操作,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穿刺角度由于食指的阻挡不易控制与捏拿持针柄时容易产生滑动的问题,在护士为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过程中习惯将拇指和中指分别置于持针柄的前后方,食指置于持针柄的上方,本技术设计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方便护士拿持以适合的角度进行穿刺,在持针柄上护士手指接触的部分设计为粗糙的圆点结构,增大了护士在实施穿刺是手部与持针柄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持针柄上的圆点结构在持针柄表面均匀分布,保持了持针柄外形的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在顶端设置有导管2的透明三通1,在导管2和透明三通1的内部设置有钢针3,在透明三通1底端内部的钢针3上套装有白色隔离塞4,透明三通1的侧面设置有斜向接口10,斜向接口10上安装有延长管6,延长管6的末端安装有正压接头7,在延长管6上设置有单手夹8,所述的透明三通1的侧面设置有长方形片状结构的持针柄5,在持针柄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的防滑装置为半球形凸块组9,持针柄5的两侧均设置有半球形凸块组9,半球形凸块组9的底部与持针柄5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在持针柄5两侧的半球形凸块组9均是由两排均等分布的半球形凸块组成的。所述的持针柄5的安装位置与斜向接口10的安装位置相反,持针柄5的内侧底部与斜拉连接块11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持针柄5的长度不大于透明三通1的长度。所述的延长管6上设置的单手夹8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的斜拉连接块11的一端与钢针3末端固定连接,斜拉连接块11的另一端与持针柄5的内侧固定连接,钢针3的顶端从导管2中伸出,钢针3与透明三通1内部活动连接。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在顶端设置有导管2的透明三通1,在导管2和透明三通1的内部设置有钢针3,在透明三通1底端内部的钢针3上套装有白色隔离塞4,透明三通1的侧面设置有斜向接口10,斜向接口10上安装有延长管6,延长管6的末端安装有正压接头7,在延长管6上设置有单手夹8,所述的透明三通1的侧面设置有长方形片状结构的持针柄5,在持针柄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的防滑装置为半球形凸块组9,持针柄5的两侧均设置有半球形凸块组9,半球形凸块组9的底部与持针柄5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在持针柄5两侧的半球形凸块组9均是由两排均等分布的半球形凸块组成的。所述的持针柄5的安装位置与斜向接口10的安装位置相反,持针柄5的内侧底部与斜拉连接块11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持针柄5的长度不大于透明三通1的长度。所述的延长管6上设置的单手夹8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的斜拉连接块11的一端与钢针3末端固定连接,斜拉连接块11的另一端与持针柄5的内侧固定连接,钢针3的顶端从导管2中伸出,钢针3与透明三通1内部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在实施静脉输液时,将输液器针头留置针相连,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选择粗、直、易于固定的静脉,清理干净穿刺点周围的毛发,用纱布擦拭局部,消毒皮肤2遍,拔去留置针保护帽,旋转钢针,松动导管,将拇指和中指分别置于持针柄的前后方,食指置于持针柄的上方,持针柄的长方形片状结构方便护士捏持,有利于护士实施穿刺时根据血管的情况,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在顶端设置有导管(2)的透明三通(1),在导管(2)和透明三通(1)的内部设置有钢针(3),在透明三通(1)底端内部的钢针(3)上套装有白色隔离塞(4),透明三通(1)的侧面设置有斜向接口(10),斜向接口(10)上安装有延长管(6),延长管(6)的末端安装有正压接头(7),在延长管(6)上设置有单手夹(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三通(1)的侧面设置有长方形片状结构的持针柄(5),在持针柄(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的防滑装置为半球形凸块组(9),持针柄(5)的两侧均设置有半球形凸块组(9),半球形凸块组(9)的底部与持针柄(5)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在持针柄(5)两侧的半球形凸块组(9)均是由两排均等分布的半球形凸块组成的;所述的持针柄(5)的安装位置与斜向接口(10)的安装位置相反,持针柄(5)的内侧底部与斜拉连接块(11)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持针柄(5)的长度不大于透明三通(1)的长度;所述的延长管(6)上设置的单手夹(8)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的斜拉连接块(11)的一端与钢针(3)末端固定连接,斜拉连接块(11)的另一端与持针柄(5)的内侧固定连接,钢针(3)的顶端从导管(2)中伸出,钢针(3)与透明三通(1)内部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持针柄的Y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在顶端设置有导管(2)的透明三通(1),在导管(2)和透明三通(1)的内部设置有钢针(3),在透明三通(1)底端内部的钢针(3)上套装有白色隔离塞(4),透明三通(1)的侧面设置有斜向接口(10),斜向接口(10)上安装有延长管(6),延长管(6)的末端安装有正压接头(7),在延长管(6)上设置有单手夹(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三通(1)的侧面设置有长方形片状结构的持针柄(5),在持针柄(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的防滑装置为半球形凸块组(9),持针柄(5)的两侧均设置有半球形凸块组(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艳红梁万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