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21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当用激光束使镀锌钢板成为焊接体时,不使用填料等,在焊接部不形成凹痕,当对适当切割、弯折加工镀锌钢板而得到的表背面钢板(3、4)进行焊接而制成主、辅门(1、2)时,焊接部为例如将表面钢板(3)右侧的弯折部(3b)的切割面一前端面(相当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端面(3d)抵在背面钢板(4)的左右方向右端缘的表侧面(板面)上,将另一个钢板的板端面抵在一个钢板的板面上,用钇铝石榴石激光焊接该抵接部的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薄板状的钢板表面进行了镀锌加工的镀锌钢板的焊接体、钢制门,以及焊接体的焊接方法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建筑用材料,以提高强度和耐用性,这样的金属材料,有在薄板状的钢板表面镀锌的镀锌钢板,由于使用该镀锌钢板,所以能提高板材表面的防锈性能或耐腐蚀性能。可是,在使用镀锌钢板构成例如建筑用的门窗、具体地说构成安装在开口部的门的场合,要适当地弯折加工切割成适当尺寸的表背一对钢板(面板),然后,通过焊接必要的地方,形成在表背面钢板之间具有规定门厚的门。而且,虽然上述焊接的手段,一般情况下是现有的电弧焊,但由于用该电弧焊进行焊接的方法,是使金属材料的相互接合的接合部为高温状态,使其熔融进行接合的,所以,无论如何也有在接合部附近的板面上产生变形或扭曲之类的问题。因此,如图21、22所示,将表背一对钢板43、44的弯折部43a、43b、43c、44a、44b、44c,分别用点焊将其相互焊接,由此处理上述问题,但这样一来,存在焊接强度降低了的问题,在表背一对钢板43、44之间,存在需要安装不仅是配置在门的中央部的多个骨架(骨材)5、还有绕门的四周配置的骨架(所谓加强筋(力骨))5之类的其它问题。与此相对应,近年来,提倡用激光束焊接的焊接手段。该激光束焊接,除了焊接部位的周边不变成高温之外,由于激光束的照射范围小,所以,不会发生飞溅分散,也能够几乎不产生焊瘤,除了这些优点之外,还有在不同种材料之间、例如钢材和不锈钢之间能进行焊接的优点,能减少伴随着焊接而产生的变形或扭曲,能减少骨架,而且能省略加强筋,再有,便于简化焊接后的研磨作业或腻子(油灰)修补作业等后处理工作。然而,当用上述激光束焊接,对上述那样的镀锌钢板进行焊接时,例如图23所示,在一个镀锌钢板45上形成弯折成折返状的弯折片45a,相对该弯折片45a,在另一个镀锌钢板46的侧部,以沿面厚方向留有间隙的状态形成弯折成折返状的弯折片46a,形成板面相互接触的状态,在焊接该弯折片45a、46a的接触面部位的场合,在焊接的过程中,会出现气泡而在焊接表面形成凹痕(凹坑)(参照图24所示的照片),除了焊接部变弱之外,也存在对美观有损害之类的问题。这在用激光束进行焊接的场合,熔点低的锌(熔点约420℃,沸点约920℃)先于熔点高的铁(熔点约1580℃)熔化,而到钢熔化的时间很短,所以,在锌汽化以前的阶段钢就已经熔化了,出现锌的汽化与钢的熔化同时进行的状态,可以想像在焊接表面会残留气泡。特别是,众所周知,如以上所述,如沿焊接用的焊枪的抵接方向、焊接宽度较大的接触面之间那样,在接触面积较大的状态下进行焊接的场合,由于汽化了的锌没有离去的地方,所以,明显地出现这种现象。因此,为了应付这一现象,可以考虑在焊接表面添加熔点高的例如由铜线(熔点约1100℃)制成的填料,企图降低先行熔化的锌部分的温度,使其难以出现气泡,同时,在慢慢地变成高温期间,使锌汽化,以除掉气泡,实际上证实了能除掉凹痕(参照图25所示的照片)。但是,这样一来,添加填料不仅成本高了,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并不是漂亮的精加工之类的问题,在此存在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课题。再有,在使用这样的镀锌钢板形成门的场合,提倡在表背一对钢板的至少三处形成弯折部,通过用焊接使这些弯折部相互成为一体,从而形成具有规定的门厚的门,在用激光束焊接大量生产这样的钢制门的场合,必须考虑切割钢板时的尺寸误差、形成弯折部时的误差。与其相对应,在焊接弯折部时,为了使焊接部牢固而且为漂亮的精加工,在减少弯折部的相互接触面积、用激光束进行焊接的场合,由于因接触面积小钢板所产生的尺寸误差,弯折部难以沿全长相互接触,有时形成间隙。在这种场合,如果钢板的板厚较厚的话,则通过激光束焊接能掩盖间隙,但也可以想像,钢板的板厚越薄越难以掩盖间隙,不能吸收尺寸误差,存在废品的发生率较高之类的问题,这里也存在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实际情况、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而提出的,是相互焊接镀锌钢板构成的焊接体,该焊接体使一个钢板的板端面抵到另一个钢板的板面上,用激光束焊接该抵接部位。而且,这样一来,既能用激光束焊接镀锌钢板,又能无凹痕地、牢固地进行焊接。在该技术中,本专利技术的焊接体可以是使用表背一对镀锌钢板构成的钢制门。再有,该技术,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钢制门的表背面钢板中,可以弯折一个钢板的侧部,使另一个钢板的板端面抵到该弯折部的板面、进行焊接。而且,本专利技术当在表背面一对钢板的至少三个周缘部上形成弯折部,用激光束焊接相互对峙的弯折部构成具有规定的门厚的钢制门时,周缘部中的上缘部或下缘部、或者上下两缘部的弯折部分别形成L字状的L字状部,能自由调整门厚地将这些L字状部进行层叠而构成钢制门。而且,这样一来,可在能进行门厚方向的调整的状态下进行焊接,能使在左右缘部上的弯折部的相互对顶部不出现间隙,能可靠且牢固地用激光束进行焊接,在大量生产钢制门的场合,能减少废品的出现。该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钢制门的左右两缘部,可以是焊接一个钢板的弯折部的板面和另一个钢板的弯折部的端面的抵接部位构成的,这样一来,除了能进行门厚方向的调整之外,还能进行左右方向的调整,焊接更加可靠且牢固,能提高制品的可靠性。再有,该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表背面对峙的钢板的弯折部,可以使其结构为一个被制成L字状的L字状部,另一个被制成折返状的折返部,能自由调整门宽度地将L字状部的板端面抵在折返部的板面上,焊接可靠且牢固,能提高制品的可靠性。另外,该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表面钢板的一个缘部的弯折部制成L字状部,另一个缘部的弯折部制成折返状部,背面钢板的一个缘部的弯折部制成折返状部,另一个缘部的弯折部制成L字状部,各缘部以使L字状部的板端面能自由调整门宽度地抵在折返状部的板面上的方式构成,焊接可靠且牢固,能提高制品的可靠性。另外,本专利技术当相互焊接镀锌钢板时,使一个钢板的板端面碰到另一个钢板的板面上,用激光束沿全长焊接该抵接部位。而且,这样一来,能使焊接部不形成凹痕且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门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X-X线截面图。图3是图1的Y-Y线截面图。图4(A)、(B)、(C)分别是主要部位的截面图。图5是拍摄相当于图4(A)的截面图的焊接部的一部分的照片图。图6是拍摄相当于图4(B)的截面图的焊接部的一部分的照片图。图7是拍摄相当于图4(C)的截面图的焊接部的一部分的照片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整个钢制门的主视图。图9(A)、(B)分别是图8的X-X线截面图、Y-Y线截面图。图10是图8的Z-Z线截面图。图11(A)、(B)分别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板面的变形的测定状态的现有型门和新型门的主视图。图12是表示测定第二实施方式的钢制门的变形的间隙量规的测定值的图表。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钢制门的横截面图。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主门的主视图。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主门的横截面图。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主门、辅门的纵向截面图。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辅门的主视图。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辅门的横截面图。图19(A)、(B)、(C)分别是第五、第六、第七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的截面图。图20(A)、(B)、(C)、(D)分别是用于说明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21是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镀锌钢板的焊接体,所述焊接体由相互焊接镀锌钢板而构成,其特征是:该焊接体使一个钢板的板端面抵在另一个钢板的板面上,用激光束焊接所述抵接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山俊彦富山良司内田明邦
申请(专利权)人:三和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