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00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涉及电容器领域。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包括外壳、接线端子、电容器芯子以及绝缘层;无功补偿装置,所述无功补偿装置与所述电容器单元电连接,所述无功补偿装置适于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适于固定所述电容器单元和所述无功补偿装置;压电能量换能装置,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适于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并给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通过所述压电能量换能器将机械震动能转化成电能给它供电,实现了节约能量,能量再利用的功能。

A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ry Capaci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ry capacitor fo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apacitors.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ry capacitor comprises a capacitor unit,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wiring terminal, a capacitor core and an insulating layer; a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whi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apacitor unit, is suitable for compensating or balancing the inductive reactive power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a support frame, which is suitable for fixing the said support frame. The capacitor unit and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the piezo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the piezo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fixed on the housing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are suitable for conver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 energy into electric energy and charging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ry capacitor.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ry capacitor of the invention converts the mechanical vibration energy into electric energy to supply power through the piezoelectric energy transducer, thus realizing the functions of energy saving and energy re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
技术介绍
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具有可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的功能,既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可将储存的能量用于需要的的地方。但自身储存的电能多来自于供电设备的电能供给,比较消耗电能。当前日常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机械振动能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能够将这些机械振动能转化收集起来并储存在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中,以供其使用是很好的节约电能资源的方法。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以解决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包括外壳、接线端子、电容器芯子以及绝缘层;无功补偿装置,所述无功补偿装置与所述电容器单元电连接,所述无功补偿装置适于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适于固定所述电容器单元和所述无功补偿装置;压电能量换能装置,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适于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可选的,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聚丙烯薄膜及蒸镀在聚丙烯薄膜表面的金属膜。可选的,所述绝缘层为环氧树脂层。可选的,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包括:正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适于收集正电荷;负电极板,所述负电极板适于收集负电荷;外框,所述外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正电极板与所述负电极板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框中;连接结构,所述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与所述外框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压电条,所述压电条包括第一压电条和第二压电条,所述第一压电条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框连接;所述第二压电条的一端与所述负电极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框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外框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负电极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外框相连。可选的,所述正电极板上设置有第一锚点,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正电极板通过所述第一锚点连接;所述第一锚点还包括一个正向二极管,所述正电极板与所述正向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压电条与所述正向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可选的,所述负电极板上设置有第二锚点,第二连接结构与负电极板通过所述第二锚点连接;所述第二锚点还包括一个负向二极管,所述负电极板与所述负向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压电条与所述负向二极管的正极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一压电条紧邻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至少一个侧边设置,但彼此不相连;所述第二压电条紧邻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至少一个侧边设置,但彼此不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一锚点的数量为4个,其中每两个一组,两组所述第一锚点分别分布在所述正电极板的左右边缘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锚点的数量相同,且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均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锚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框的左右内侧壁相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锚点的数量为4个,其中每两个一组,两组所述第二锚点分别分布在所述负电极板的上下边缘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锚点的数量相同,且每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均与相应的所述第二锚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框的上下内侧壁相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将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放在具有震动的环境下,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感应到外界的震动而自身发生振动,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可以将自身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并将该电能传送至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中,将电荷储存在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中,从而实现了节约能量,能量再利用的功能。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容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电能量换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电能量换能装置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正电极板的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负电极板的正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正、负电极板振动产生相对移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容器单元,2-外壳,3-接线端子,4-电容器芯子,5-压电能量换能装置,6-绝缘层,7-无功补偿装置,8-支撑架,51-外框,52-正电极板,53-负电极板,54-连接结构,55-压电条,521-第一锚点,531-第二锚点,541-第一连接结构,542-第二连接结构,551-第一压电条,552-第二压电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所有方向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附图中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坐标系,仅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容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单元1,所述电容器单元1包括外壳2、接线端子3、电容器芯子4以及绝缘层6;无功补偿装置7,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与所述电容器单元1电连接,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适于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适于固定所述电容器单元1和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且与所述接线端子3电连接,适于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并给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充电。所述电容器芯子4包括聚丙烯薄膜及蒸镀在聚丙烯薄膜表面的金属膜。将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放在具有震动的环境下,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感应到外界的震动而自身发生振动,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可以将自身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当储存的电荷足够多时,便可将所储存的电荷传输至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中,将电荷储存在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中,从而实现了节约能量,能量再利用的功能。其中,聚丙烯薄膜由于在某点存在缺陷以及在过电压作用下出现击穿短路,而击穿点的金属化层可在电弧作用下瞬间熔化蒸发而形成一个很小的无金属区,使电容的两个极片重新相互绝缘而仍能继续工作。采用聚丙烯薄膜作为介质,损耗小,绝缘电阻高,极大提高了电容器工作的可靠性,具有优异的电气特性、高稳定性和长寿命,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较佳的,所述绝缘树脂4为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的绝缘性好,可以避免所述电容器芯子4发生漏电,且所述环氧树脂的导热性好,可以将所述电容器芯子4所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出去,以防止温度过高。较佳的,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与所述电容器单元1并联连接,且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可选电抗器。较佳的,所述接线端子3为两个,分别通过引线与所述电容器芯子4的正负极相连。实施例二结合图3所示,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单元(1),所述电容器单元(1)包括外壳(2)、接线端子(3)、电容器芯子(4)以及绝缘层(6);无功补偿装置(7),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与所述电容器单元(1)电连接,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适于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适于固定所述电容器单元(1)和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且与所述接线端子(3)电连接,适于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单元(1),所述电容器单元(1)包括外壳(2)、接线端子(3)、电容器芯子(4)以及绝缘层(6);无功补偿装置(7),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与所述电容器单元(1)电连接,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适于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适于固定所述电容器单元(1)和所述无功补偿装置(7);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且与所述接线端子(3)电连接,适于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子(4)包括聚丙烯薄膜及蒸镀在聚丙烯薄膜表面的金属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6)为环氧树脂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能量换能装置(5)包括:正电极板(52),所述正电极板(52)适于收集正电荷;负电极板(53),所述负电极板(53)适于收集负电荷;外框(51),所述外框(51)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正电极板(52)与所述负电极板(53)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框(51)中;连接结构(54),所述正电极板(52)、负电极板(53)与所述外框(5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54)连接;压电条(55),所述压电条(55)包括第一压电条(551)和第二压电条(552),所述第一压电条(551)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板(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框(51)连接;所述第二压电条(552)的一端与所述负电极板(5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框(51)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54)包括第一连接结构(541)和第二连接结构(54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41)的一端与所述正电极板(5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外框(5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机构(542)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克锋赵凤龙洪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江北九方和荣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