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及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85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及电极,所述汇流线为金属线路,所述金属线路呈液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液相金属制作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汇流线,可使得薄膜太阳能电池更耐弯折,与现有其他技术制备的银、铜、金、铂、钯、钛、铝、锡及合金的导电汇流线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电汇流线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全面适用于砷化镓、铜铟镓硒、碲化镉等柔性太阳能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及电极
本技术属于光伏太阳能电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及电极。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加快了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目前,除传统晶体硅电池外,已经在较大范围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电池作为太阳电池领域的重要分支近几年发展迅速,其种类涵盖了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碲化镉薄膜电池、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等多种。薄膜电池在完成光电转换功能层的制备和分割以后,需要在其背电极上设置引流汇流装置将电流引出,以保证载流子源源不断的流出并传递到用电器或锂离子电池的两极。目前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不耐反复弯折,在弯折多次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或相邻结构容易破碎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不耐反复弯折的问题。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汇流线为金属线路,所述金属线路呈液态。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路在常温下呈液态。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路由导电流体构成;所述导电流体中至少包括:液相金属或液相合金。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流体为由液相金属或液相合金与以下一种或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导电流体;导电增强材料;分散剂;基材润湿剂;偶联剂。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增强材料为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金粉、铂粉、银粉、铜粉、镍粉、导电炭黑、导电石墨、镍包石墨粉、银包铜粉、银包镍粉。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增强材料为导电颗粒,其粒径为1nm–100μm。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增强材料为导电颗粒,其粒径为10nm–50μm。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增强材料的形状为球状、片状、棒状或枝状。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流体的组分包括:镓、铟、银、铜,其占比分别为21%、65%、4%、10%。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流体的组分包括:镓、锡、银、铜,其占比分别为20%、70%、3%、7%。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流体的组分包括:镓、银、铜,其占比分别为90%,6%,4%。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流体为液相合金,其组分包括:21%-25%的镓、75%-79%的铟。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流体为液相合金,其组分包括:26%的镓、74%的锡。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流体为液相金属,其组分包括:100%的镓。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汇流线呈由一条金属线路多次迂回的栅状结构。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栅状结构的金属线路为第一金属线路;所述汇流线,还包括:至少一条架设在所述第一金属线路上的第二金属线路;每条所述第二金属线路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多个点位接触。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线路的宽度。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线路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相交呈30°-90°的角度。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线路的宽度为500nm–1mm。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线路的宽度为100μm–300μm。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宽度为1μm–500μm。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宽度为10μm–50μm。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路的厚度为100nm–300μm。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线路厚度为1μm-100μm。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电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太阳能电池不耐反复弯折的问题。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电极,包括:上述的汇流线、以及柔性基底;所述汇流线附着在所述柔性基底的表面上。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还包括:用以隔绝所述汇流线与空气接触的封装层。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的材质为紫外光和可见光透光率不少于85%的聚氨酯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EVA树脂或有机硅树脂。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基底的材质为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氧化铟锡、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硼掺杂氧化锌、铝掺杂氧化锌、银掺杂氧化锌、金掺杂氧化锌、钛掺杂氧化锌、铬掺杂氧化锌、氟掺杂氧化锌、镍掺杂氧化锌和氟化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通过采用液相金属制作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汇流线,可使得薄膜太阳能电池更耐弯曲、弯折,与现有其他技术制备的银、铜、金、铂、钯、钛、铝、锡及合金的导电汇流线相比,本技术导电汇流线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全面适用于砷化镓、铜铟镓硒、碲化镉等柔性太阳能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电流体的液相形态示例;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电流体的液相形态示例;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的俯视图。其中,1为基底层、2为金属汇流线、3为封装层、4为玻璃衬底、5为金属背电极、6为光吸收层、7为过渡层、8为第一窗口层、9为第二窗口层、10为减反射膜、11为金属栅电极、12为片状导电增强颗粒、13为棒状枝状导电增强颗粒;201为第一金属线路,202为第二金属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技术或技术构思。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中的汇流线主要采用镀锡铜线和导电银浆制作,采用镀锡铜线制作汇流线使用的情况下,镀锡铜线由于其材质因素,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刚性金属的可塑性,不具备适应及恢复性,在弯曲过度或多次弯曲的情况下,镀锡铜线较易撑破其封装薄膜,以及部分线体与基底层分离,甚至整个线体从基底层脱离。而采用导电银浆制作汇流线时,导电银浆在成型后自身同样为刚性固态,与采用镀锡铜线面临同样的问题,并且其成本远超镀锡铜线。目前市面上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的柔韧性主要是受到汇流线和基底的曲率半径的影响,以镀锡铜线和导电银浆为例,其制作的汇流线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上时,曲率半径一般不会低于10cm,而传统的基底的曲率半径则在5cm左右,也就是说目前市面上的汇流线是造成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弯曲程度较低、不耐反复弯折的主要问题所在,针对于此本技术中利用液相金属其流体的柔韧性和适应性可极大的降低汇流线的曲率半径,可达到比柔性基底更小的曲率半径,并且其流体的空间适应能力可避免撑破其表面的封装薄膜,可实现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的反复弯曲、弯折、降低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卷曲收纳所需要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线为金属线路,所述金属线路呈液态;所述汇流线呈由一条所述金属线路多次迂回的栅状结构;所述栅状结构的金属线路为第一金属线路;所述汇流线,还包括:至少一条架设在所述第一金属线路上的第二金属线路;每条所述第二金属线路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多个点位接触;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线路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线为金属线路,所述金属线路呈液态;所述汇流线呈由一条所述金属线路多次迂回的栅状结构;所述栅状结构的金属线路为第一金属线路;所述汇流线,还包括:至少一条架设在所述第一金属线路上的第二金属线路;每条所述第二金属线路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多个点位接触;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线路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路在常温下呈液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路由导电流体构成;所述导电流体中至少包括:液相金属或液相合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宽度为1μm–500μm;所述第二金属线路的宽度为500nm–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路的宽度为10μm–50μm;所述第二金属线路的宽度为100μm–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仕晋汪海波朱唐于洋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