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静电放电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62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8:52
一种静电放电发生器,包括供电电源、备用电源、第一监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开关S1、开关S2、高压模块、备用高压模块、第二监测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开关S3、电阻R1、电容C1、电阻C2、开关S5、开关S4、电阻R3、电容C2、电阻R4和开关S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监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控制不同开关的闭合或关断,实现交流电源和高压模块的主备用切换,保证了放电发生器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放电发生器
本技术属于电能计量
,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放电发生器。
技术介绍
静电放电指的是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它是一种常见的近场危害源,可形成高电压,强电场,瞬时大电流,并伴有强电磁辐射,形成静电放电电磁脉冲。而一般当静电放电现象发生时,用电设备暴露在静电场中时,大多数用电设备都会受到损坏。因此,用电设备的抗静电干扰能力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对该指标的评价通常是用静电放电发生器按照规定的要求,对用电设备实施不同等级的静电放电,然后考察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来实现的。传统静电放电发生器包含供电电源、高压模块、两个高压继电器,一个充电放电电路和一个放电输出端;工作时,通过控制一个高压继电器实现正负极充电,另一个高压继电器控制充电放电回路放电。当电路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准确的发现并判断故障点位置,并且电源或者高压模块发生故障会造成整个静电放电发生器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静电放电发生器,可根据监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控制不同开关的闭合或关断,实现交流电源和高压模块的主备用切换,保证了放电发生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放电发生器,其特征是包括供电电源、备用电源、第一监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开关S1、开关S2、高压模块、备用高压模块、第二监测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开关S3、电阻R1、电容C1、电阻C2、开关S5、开关S4、电阻R3、电容C2、电阻R4和开关S6;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通过开关S1与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模块的正极性输出端通过开关S3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电容C1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经过电阻R2与开关S5的一端连接,开关S5的另一端为正极性放电端;高压模块的负极性输出端通过开关S4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电容C2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经过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放电发生器,其特征是包括供电电源、备用电源、第一监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开关S1、开关S2、高压模块、备用高压模块、第二监测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开关S3、电阻R1、电容C1、电阻C2、开关S5、开关S4、电阻R3、电容C2、电阻R4和开关S6;供电电源和备用电源通过开关S1与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模块的正极性输出端通过开关S3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电容C1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经过电阻R2与开关S5的一端连接,开关S5的另一端为正极性放电端;高压模块的负极性输出端通过开关S4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麟金兆远万常韶丁戈欧阳叶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