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化曲线拟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领域和机器学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化曲线拟合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曲线拟合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图像处理、逆向工程等领域,并且成为这些领域进行数据处理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获取数据的最终目的在于挖掘数据背后的现实意义,所以一种曲线拟合算法对于数据处理十分重要。当前,对于极化曲线函数模型参数求解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或者信赖域算法来求解,虽然这些算法的计算结果较快,但是需要设置参数初始值,并且对于初始值的要求比较高,一旦初始值取不好,结果往往不理想,所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准确率,需要人们在这方面做出大量的研究,不断提出新的方法和算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化曲线拟合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函数模型,适应性好,具备较高的鲁棒性,无需像传统曲线拟合方法一样设置参数初始值,方法简单,能够进一步提高误差精度。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S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极化曲线实验数据和函数模型表达式;S2,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适应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极化曲线实验数据和函数模型表达式;S2,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适应度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化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包括:步骤S11,将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选取其中的若干组数据作为标定数据(xi,yi),i=1,2,3…1300,xi表示实验数据中的电极电位,yi表示实验数据中的极化电流密度;步骤S12,建立极化曲线函数模型表达式:式中iFe、和分别为Fe氧化、O2还原和H2O还原反应的电流密度;bFe、和分别为Fe氧化、O2还原和H2O还原反应的Tafel斜率;是溶解O2的限制扩散电流密度;超电势η=E-Erev,Erev是可逆的潜力,将公式(4)进行转换便可确定拟合函数模型:y=a*exp(2.303/b*(x-Erev_Fe))-c*exp(-2.303/d*(x-Erev_O2))/(1+c/e*exp(-2.303/d*(x-Erev_O2)))-f*exp(-2.303/g*(x-Erev_H2O))其中a、b、c、d、e、f、g为待求的腐蚀动力学参数,Erev_Fe、Erev_O2、Erev_H2O都是已知的参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化曲线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峰,孙伟,张志伟,张天麟,戴汝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