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边框显示屏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37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在胶框朝向光源的一侧上设置了入光口和出光口,其中,入光口设置于胶框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出光口分别设置于胶框顶部,入光口与所述出光口连通,特别地,入光口的高度和出光口的宽度为面板边缘暗影区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入光口的位置也与所述最近LED点光源的位置有关,此设计可以保证光源的光线依次通过入光口、出光口反射到面板边缘暗影区,以此改善窄边框屏幕的可操作区四周边缘存在的暗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窄边框显示屏的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显示屏的构造,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显示领域中,背光模组质量的优劣程度决定了显示屏显示效果的好坏。在很多大型场合都会用到拼接屏来显示画面来满足多人数观看的需求,但是,由于拼接屏的主流拼缝(即可操作区到边框的距离)太过狭小,仅仅为3.5毫米,会导致面板可操作区四周边缘处因光线无法到达而成为暗带,从而降低屏幕的画质,如图1、图2所示。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窄边框屏幕的可操作区四周边缘存在暗带问题,以至于影响屏幕的画质,因此,现有技术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至少包括:胶框、设置于所述胶框底部的背板、设置于所述胶框顶部的扩散板、以及分布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光源;所述扩散板包括亮面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亮面区域边缘的粘接区域,所述扩散板的粘接区域与所述胶框表面粘接固定;在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开设有入光口,所述胶框顶部开设有出光口,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出光口连通,以实现所述光源的光经所述胶框内壁反射至所述粘接区域,以提升所述粘接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胶框、设置于所述胶框底部的背板、设置于所述胶框顶部的扩散板、以及分布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光源;所述扩散板包括亮面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亮面区域边缘的粘接区域,所述扩散板的粘接区域与所述胶框表面粘接固定;其中,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开设有入光口,所述胶框顶部开设有出光口,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出光口连通,以实现所述光源的光经所述胶框内壁反射至所述粘接区域,以提升所述粘接区域的亮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胶框、设置于所述胶框底部的背板、设置于所述胶框顶部的扩散板、以及分布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光源;所述扩散板包括亮面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亮面区域边缘的粘接区域,所述扩散板的粘接区域与所述胶框表面粘接固定;其中,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开设有入光口,所述胶框顶部开设有出光口,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出光口连通,以实现所述光源的光经所述胶框内壁反射至所述粘接区域,以提升所述粘接区域的亮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口的高度为所述粘接区域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出光口的宽度为所述粘接区域宽度的二分之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口的所在面与所述光源所在面相互垂直,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光源所在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光源与所述入光口的所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为tan(30°±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净远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