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肌梗死预后风险指数检测装置及心肌梗死预后预警模型的建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227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43
本公开涉及一种心肌梗死预后风险指数检测装置及心肌梗死预后预警模型的建立方法。本公开通过利用Pearson和Spearman两种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基线血浆中Ang‑(1‑7)等48种蛋白因子水平与ΔEDV、ΔLVEF和ΔE'/A'的相关性,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回归方程和ΔEDV、ΔLVEF及ΔE'/A'等左室重构和功能指标的独立预警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肌梗死预后风险指数检测装置及心肌梗死预后预警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心肌梗死预后风险指数检测装置及心肌梗死预后预警模型的建立方法,属于生物医学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逐年下降,而慢性心肌重构所致远期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心肌重构一般是指左室重构,不同患者左室重构的速度和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影响左室重构的因素很多,包括心肌梗死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再灌注时间、患者年龄、性别及合并症等。能否对远期左室重构的严重程度做出科学预测直接影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的开展。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的早期预警技术成为目前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心力衰竭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心肌重构,表现为心脏大小、形状和功能的变化,是心脏对损伤或炎症的普遍反应。心肌梗死诱导心肌重构和功能障碍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已证实多种原因所致的心肌重构存在一个共同的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过度激活。心肌缺血可激活RAS,促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催化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I,Ang-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II,Ang-II)。Ang-II通过结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IItype1receptor,AT1R)而发挥作用,诱导心肌重构和心肌纤维化,进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ACE抑制剂和AT1R拮抗剂剂能延长心力衰竭患者的寿命,减轻甚至逆转心肌重构某些参数的恶化,是心肌重构治疗的基石。其他机制如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紊乱及间质纤维化,也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中的RAS新成员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由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2,ACE2)在内的几种肽链内切酶和羧基肽酶催化分解Ang-I和Ang-II而产生。最近,本申请人和其他研究者均报道,ACE2和Ang-(1–7)在体内和体外均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此外,本申请人还发现,血浆Ang-(1–7)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心肌损伤的改善和左室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然而,血浆Ang-(1–7)水平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重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前据本申请人知晓,其他的血浆蛋白因子,例如肾素、Ang-II、缓激肽(bradykinin,BK)、醛固酮、皮质醇、儿茶酚抑制素(catestatin,CS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骨膜蛋白(periostin,PN)、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MMP-2、MMP-3、MMP-8、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1,TIMP-1)、TIMP-2、TIMP-4、和肽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纤维胶凝蛋白2(ficolin-2,FCN2)、甘露糖凝集素(mannose-bindinglectin,MBL)、甘露糖凝集素/纤维胶凝蛋白相关蛋白1(MBL/Ficolin-associatedProtein-1,MAP-1)、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2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1型受体(solubletu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1,sTNFR1)和2型受体(sTNFR2)、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CC趋化因子配体4(chemokineC-Cmotifligand4,CCL4)、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chemokineligand8,CXCL8)、CXCL10、CXCL16、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脂联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DL,OX-LDL)、颗粒酶B、肌腱蛋白C(Tenascin-C,Tn-C)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telopeptideofcollagentypeI,ICTP)等也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相关。而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预后预警技术中并没有采用多种相关蛋白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影响预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微珠芯片本质是流式细胞和酶标检测两种成熟技术有机结合,由于利用微珠在溶液中反应,克服了片膜芯片在大分子检测时受表面张力、空间效应等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样品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综上,目前尚缺乏同时集成检测批量蛋白因子的微珠悬浮芯片,亦无采用多种相关蛋白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进行早期预警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本公开旨在建立定量多重检测左室重构相关蛋白因子的微珠芯片集成检测系统,并与现有技术比较,寻找快速、准确、简便的左室重构相关因子检测方法。同时评价微珠芯片检测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合临床因素构建预警模型。以此为基石建立的新型预警技术将协助临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和早期个体化治疗,最终减少或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在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的微珠芯片,该微珠芯片包括微珠固体基质,即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所述微珠固体基质通过酰胺键偶联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抗体。在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检测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的微珠悬浮芯片产品,其特点是:每100μL含1×106~2×106个微珠,所述微珠包括上述微珠芯片和未被偶联的活化后的微珠固体基质,其中,所述微珠芯片所占比例(个数)为70~80%。在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上述微珠悬浮芯片产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检测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的微珠芯片,其特征是:该微珠芯片包括微珠固体基质,材质为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所述微珠固体基质通过酰胺键偶联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抗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检测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的微珠芯片,其特征是:该微珠芯片包括微珠固体基质,材质为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所述微珠固体基质通过酰胺键偶联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抗体。2.一种能够检测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的微珠悬浮芯片产品,其特征是:该产品每100μL含1×106~2×106个微珠,所述微珠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珠芯片和未被偶联的活化后的微珠固体基质,其中,所述微珠芯片所占比例为70~80%。3.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检测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的微珠悬浮芯片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活化微珠:采用微珠洗涤液洗涤,分离,然后加入微珠活化缓冲液,震荡后超声,使微珠完全悬浮;向悬浮的微珠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ulfo-NHS)进行反应,然后加入PBS缓冲液,震荡后超声,得到羧基化微珠溶液;(2)偶联抗体:向羧基化微珠溶液中加入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抗体,避光震荡孵育;孵育结束后,洗涤,分离,加入封闭液封闭微珠抗体;再进行洗涤,加入储存液重悬微珠,即制备得到微珠悬浮芯片产品。4.一种检测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的试剂盒,其特征是:该试剂盒至少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珠芯片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珠悬浮芯片产品,还包括:不同浓度的抗原标准品、微珠固体基质、PBS缓冲液、微珠活化缓冲液、微珠洗涤液和封闭液。5.一种检测与心肌梗死预后预警相关的蛋白因子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珠悬浮芯片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珠悬浮芯片产品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进行检测的步骤。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微珠悬浮芯片产品加入至96孔抽滤板,真空抽干;加入微珠洗涤液,洗涤后真空抽干;分别加入待测血浆样本、不同浓度的抗原标准品,贴上封板膜;室温避光条件下孵育,真空抽滤;;加入生物素标记二抗,室温避光条件下孵育,真空抽滤;加入微珠洗涤液,洗涤后真空抽干;加入链亲和素-藻红蛋白;室温避光条件下孵育,真空抽干;加入微珠洗涤液,洗涤后真空抽干;加入封闭液重悬微珠,检测其荧光强度,得到不同抗原浓度的标准品的荧光强度变化曲线,制作线性关系曲线以及得到待测血浆样本的荧光强度,然后根据所述线性关系曲线得到待测血浆样本中蛋白因子的含量。7.一种心肌梗死预后风险指数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该检测装置至少包括:蛋白因子检测系统,该系统至少能够检测血浆中以下三组中至少一组的数值:样本中Ang-(1-7)和TNF-α的含量值,样本中肾素活性值和CTNI的含量值,样本中Ang-I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盼盼刘燕萍李贵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