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06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包括机舱、位于所述机舱端部的轮毂和位于所述机舱顶部的测风装置,所述轮毂外侧的竖直平面上固定安装有三组多节距桨叶,任意两组所述多节距桨叶之间夹角均为120°,所述多节距桨叶与轮毂的连接处安装有主变桨调节器,所述主变桨调节器通过主变桨轴承与轮毂转动配合;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组变桨调节器,可对所述多节距桨叶的结局进行单独调节,并通过调节所述主调节叶片与所述副调节叶片的配合角度,对不同的风速进行适应调节,提高桨叶对不同风速的适应性,且提高了变桨调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
技术介绍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机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因而在当今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风力发电过程中,发电效率与风速有关,但是在风速过大时,容易损坏风机桨叶,因此需要变桨结构对桨叶的受风面积和角度进行调节,以保护风力发电机。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变桨结构通常设于风力发电机的轮毂上,对桨叶的角度进行调节,由于只能桨叶进行直接调节,调节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变桨结构通常设于风力发电机的轮毂上,对桨叶的角度进行调节,由于只能桨叶进行直接调节,调节精度较差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对桨叶角度的两级调节,在不同风速下调节上下桨叶的角度,提高桨叶对不同风速的适应性,提高变桨调节效果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包括机舱、位于所述机舱端部的轮毂和位于所述机舱顶部的测风装置,所述轮毂外侧的竖直平面上固定安装有三组多节距桨叶,任意两组所述多节距桨叶之间夹角均为120°,所述多节距桨叶与轮毂的连接处安装有主变桨调节器,所述主变桨调节器通过主变桨轴承与轮毂转动配合;所述多节距桨叶包括主调节叶片、副调节叶片和副变桨调节器,所述主调节叶片连接所述轮毂一端固定安装有变桨调节齿轮,所述变桨调节齿轮与所述主变桨调节器相接,所述主调节叶片顶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副调节叶片的副变桨轴承,所述副变桨调节器位于所述主调节叶片与所述副调节叶片的连接处;所述副调节叶片连接所述主调节叶片一端安装有副变桨齿轮,所述副变桨调节器与所述副变桨齿轮相接。作为优选,所述轮毂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机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轮毂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测风装置包括风向标和风杯式风速机,且所述测风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舱顶部。作为优选,所述副调节叶片与所述主调节叶片的长度比为1:3。作为优选,所述副调节叶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副调节叶片底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所述副变桨齿轮的转轴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副变桨齿轮与所述转轴结构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主调节叶片端部焊接有转轴,转轴与所述变桨调节齿轮键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两组变桨调节器,可对所述多节距桨叶的结局进行单独调节,并通过调节所述主调节叶片与所述副调节叶片的配合角度,对不同的风速进行适应调节,提高桨叶对不同风速的适应性,且提高了变桨调节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节距桨叶与轮毂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多节距桨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A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机舱;2、测风装置;3、轮毂;31、连接法兰;32、主变桨轴承;4、多节距桨叶;41、主调节叶片;411、副变桨轴承;42、副调节叶片;43、变桨调节齿轮;44、副变桨调节器;5、主变桨调节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包括机舱1、位于机舱1端部的轮毂3和位于机舱1顶部的测风装置2,轮毂3外侧的竖直平面上固定安装有三组多节距桨叶4,任意两组多节距桨叶4之间夹角均为120°,多节距桨叶4与轮毂3的连接处安装有主变桨调节器5,主变桨调节器5通过主变桨轴承32与轮毂3转动配合;多节距桨叶4包括主调节叶片41、副调节叶片42和副变桨调节器44,主调节叶片41连接轮毂3一端固定安装有变桨调节齿轮43,变桨调节齿轮43与主变桨调节器5相接,主调节叶片41顶部设置有连接副调节叶片42的副变桨轴承411,副变桨调节器44位于主调节叶片41与副调节叶片42的连接处;副调节叶片42连接主调节叶片41一端安装有副变桨齿轮,副变桨调节器44与副变桨齿轮相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轮毂3通过连接法兰31与机舱1固定连接,连接法兰31与轮毂3一体成型,如此设置,通过连接法兰31与机舱1的连接,可提高轮毂3与机舱1连接的紧密度和稳定性;测风装置2包括风向标和风杯式风速机,且测风装置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舱1顶部,如此设置,可通过测风装置2对风速和风向进行观测;副调节叶片42与主调节叶片41的长度比为1:3,如此设置,通过单独调节副调节叶片42与主调节叶片41的节距,可对多节距桨叶4的节距进行两级精确调节;副调节叶片42为中空结构,且副调节叶片42底端焊接固定有连接副变桨齿轮的转轴结构;副变桨齿轮与转轴结构键连接,如此设置,可提高副变桨齿轮与转轴结构连接的稳定性;主调节叶片41端部焊接有转轴,转轴与变桨调节齿轮43键连接。通过两组变桨调节器,可对多节距桨叶4的结局进行单独调节,并通过调节主调节叶片41与副调节叶片42的配合角度,对不同的风速进行适应调节,提高桨叶对不同风速的适应性,且提高了变桨调节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包括机舱(1)、位于所述机舱(1)端部的轮毂(3)和位于所述机舱(1)顶部的测风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外侧的竖直平面上固定安装有三组多节距桨叶(4),任意两组所述多节距桨叶(4)之间夹角均为120°,所述多节距桨叶(4)与轮毂(3)的连接处安装有主变桨调节器(5),所述主变桨调节器(5)通过主变桨轴承(32)与轮毂(3)转动配合;所述多节距桨叶(4)包括主调节叶片(41)、副调节叶片(42)和副变桨调节器(44),所述主调节叶片(41)连接所述轮毂(3)一端固定安装有变桨调节齿轮(43),所述变桨调节齿轮(43)与所述主变桨调节器(5)相接,所述主调节叶片(41)顶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副调节叶片(42)的副变桨轴承(411),所述副变桨调节器(44)位于所述主调节叶片(41)与所述副调节叶片(42)的连接处;所述副调节叶片(42)连接所述主调节叶片(41)一端安装有副变桨齿轮,所述副变桨调节器(44)与所述副变桨齿轮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用变桨机构,包括机舱(1)、位于所述机舱(1)端部的轮毂(3)和位于所述机舱(1)顶部的测风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外侧的竖直平面上固定安装有三组多节距桨叶(4),任意两组所述多节距桨叶(4)之间夹角均为120°,所述多节距桨叶(4)与轮毂(3)的连接处安装有主变桨调节器(5),所述主变桨调节器(5)通过主变桨轴承(32)与轮毂(3)转动配合;所述多节距桨叶(4)包括主调节叶片(41)、副调节叶片(42)和副变桨调节器(44),所述主调节叶片(41)连接所述轮毂(3)一端固定安装有变桨调节齿轮(43),所述变桨调节齿轮(43)与所述主变桨调节器(5)相接,所述主调节叶片(41)顶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副调节叶片(42)的副变桨轴承(411),所述副变桨调节器(44)位于所述主调节叶片(41)与所述副调节叶片(42)的连接处;所述副调节叶片(42)连接所述主调节叶片(41)一端安装有副变桨齿轮,所述副变桨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爱华王安正于长生李文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