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06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包括热管管壁(4),所述热管管壁(4)内部具有密封的中空腔体(3);热管管壁(4)的一端开有一个连接口(40);连接口(40)的外侧与外部大气相连通;连接口(40)的内侧与一个中空密封的气囊(6)相连通;所述气囊(6)位于中空腔体(3)里面;所述热管管壁(4)的内壁面与气囊(6)的外壁面之间的中空腔体(3)中,预先注入有热管工质(5);所述热管管壁(4)的底部与发热设备的预设散热位置相贴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发热设备的散热需求发生突变时,及时地自动地调整设备的热流密度,使冷热源间的传热量保持实时匹配,从而保证高精度的控温要求,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和热管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以及动力设备向小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使得设备的单位面积散热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现有的自然对流和单向流体强制对流换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有电子设备以及动力设备等发热设备的高散热需求。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电子设备以及动力设备等发热设备的工作温度,将会降低电子设备以及动力设备等发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目前,热管作为一种两相传热元件,已被广泛用于散热和热管理领域,在有效解决高散热需求方面,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对于热管,其具有换热效率高、传热热阻小和传热温差小等性能优点,还具有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制造成本低等使用优点,并且由于可选择的热管工质众多,其温度适用范围广泛。对于散热用热管,一般采用中空金属管路来连接冷源和热源,通过管路内部填充的热管工质的蒸发和冷凝,来实现冷源和热源间的传热过程。但是,由于中空金属管路的结构固定,仍然存在因热管自身的热流密度调节能力不足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在散热需求可能发生瞬时变化的应用场合,例如对CPU和电池的散热。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管壁(4),所述热管管壁(4)的内部具有密封的中空腔体(3);所述热管管壁(4)的一端开有一个连接口(40);所述连接口(40)的外侧与外部大气相连通;所述连接口(40)的内侧与一个中空密封的气囊(6)相连通;所述气囊(6)位于中空腔体(3)里面;所述热管管壁(4)的内壁面与气囊(6)的外壁面之间的中空腔体(3)中,预先注入有热管工质(5);所述热管管壁(4)的底部与需要散热的发热设备的预设散热位置相贴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管壁(4),所述热管管壁(4)的内部具有密封的中空腔体(3);所述热管管壁(4)的一端开有一个连接口(40);所述连接口(40)的外侧与外部大气相连通;所述连接口(40)的内侧与一个中空密封的气囊(6)相连通;所述气囊(6)位于中空腔体(3)里面;所述热管管壁(4)的内壁面与气囊(6)的外壁面之间的中空腔体(3)中,预先注入有热管工质(5);所述热管管壁(4)的底部与需要散热的发热设备的预设散热位置相贴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为采用硅橡胶制成的气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具有弹性伸缩结构,具体为:所述气囊(6)包括沿着热管管壁(4)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多个气囊单体部(60);所述气囊单体部(60)为中空的结构;多个气囊单体部(60)相互连通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热流密度型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单体部上与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绅张憬史超航苏宇飞贾小兰魏芸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